逍遥学能 2017-08-30 17:30
作者:朱宝军
2015年12月26日,李伟老师执教的“多角度观察景物”作文训练一课,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今天翻阅听课笔记,又有新的收获,故而认真整理教学实录,以供研究。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作者惜墨如金,仅用十八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
师:我们回顾一下,十八字为何有此魅力?
生:巧用比喻,将澄澈的月光比成积水,用竹柏的影子比喻交错相生的水草。
生:虚实结合,“积水”“水草”之虚和“月光”“影子”之实相映成趣。
生:动静结合,“月光”静美和“水草”动美相融合。
生:正侧结合,正写“月光”,侧写“水草”。
(师板书比喻,虚实,动静,正侧)
师:由此看来,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我们也能也能象苏轼一样,对景物进行多角度地生动描写。
(学生摇头,觉得很难)
师:从初一到现在,我们学过了很多写景的文章或片段,我们静心回顾一下,作者在进行景物描写时,除过我们上边谈过的,还用到了哪些方法?大家先议一议。
(小组议论约3分钟)
生:空间角度,如《答谢中书书》中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生:空间角度,还有《桃花源记》中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等。
生:时间角度,如《三峡》中的“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生:时间角度,还有《答谢中书书》中的“晓雾将歇,夕日欲颓”。
生:感官角度。
师:感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身等。(面对刚才发言学生)能否举例?
生:《社戏》中的“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是味觉,“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是视觉,“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是听觉。
生:动植物的角度,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鸣蝉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油蛉低唱,蟋蟀们弹琴”等。
生:此处还有从高到低,从低到高的角度进行描写。
师:这也属于空间角度。
(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如何运用,这很关键。下来我们实战演练。
(老师大屏幕打出一幅图画)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这幅图画,运用我们刚才探讨的方法,选择自己描写的角度,进行片段写作。
(学生自由创作15分钟)
师:小组交流,讨论修改,推选较优秀的习作进行课堂汇报。
小组1:天是蓝的,蓝得透亮,蓝得深沉,蕴藏万物的灵气。团团的白云儿游逸着,为沉寂的天点缀出活泼的欢愉。远处的小丘们,疏懒地排列着。金灿灿的阳光洒在小小的丘陵上,留下点点明丽的光斑。成片成片麦子呵,在风中摇曳着它们半黄半绿的身躯,挥洒着阵阵清香。轻快的风是最好的指挥家,他往这里一挥手,滚滚麦浪便裹挟着清新奔袭而来;向那里一点头,小丘上的墨绿便蠢蠢欲动;朝天上一挥手,云儿便在湛蓝的舞池内欢快的跳起舞来。天与云与麦,共同谱出一支夏之小调。
(小组解释:从空间、修辞、感官等角度进行描写)
小组2:风缓缓拂过,整块麦田都动了,像在狂欢庆祝什么开心的事。中间宽阔的柏油路,将一马平川的麦田一分为二,通向不知的远方。远处的一个个静静的小丘,应该是不孤独的,天上一团一团的白云,像一个个小丘,莫非是谁在空中放了一个平面镜,投出了地上小丘的影子。
(小组解释:从动静结合、修辞、空间等角度进行描写)
小组3:鼻尖漫绕过丝丝缕缕的麦香,那被风带来的香气轻轻绾起麦子的发梢。“飒------”风吹麦浪的声音像一曲悠扬的歌。这歌声飘呀飘呀,直飘到那白云上、蓝天下。云是个顽皮的姑娘,被这歌声撩拨的跳起舞来,洁白的衣袂飘起,在那天上显得尤为梦幻。蓝天宠溺的看着白云舞动,像一位深沉的父亲,笑而不语。远处的山丘仍保持着沉稳的风格,定定的望着白云舞蹈。被白云飘起的衣袂遮的一块明一块暗,也许在山丘的深沉、稳重的外衣中,有一颗白云似的天真的心吧。
(小组解释:从感官、修辞、空间等角度进行描写)
我的反思:
很有效,具体表现:一是这种训练利于学生观察景物时的有序性、丰富性的习惯养成;二是枯燥的写作技巧知识融通于学生熟悉的文本中,通过字词句的揣摩体悟慢慢上升到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三是富有创意的表达,这是学生创造力的一种体现。
作者:朱宝军
2015年12月26日,李伟老师执教的“多角度观察景物”作文训练一课,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今天翻阅听课笔记,又有新的收获,故而认真整理教学实录,以供研究。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作者惜墨如金,仅用十八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
师:我们回顾一下,十八字为何有此魅力?
生:巧用比喻,将澄澈的月光比成积水,用竹柏的影子比喻交错相生的水草。
生:虚实结合,“积水”“水草”之虚和“月光”“影子”之实相映成趣。
生:动静结合,“月光”静美和“水草”动美相融合。
生:正侧结合,正写“月光”,侧写“水草”。
(师板书比喻,虚实,动静,正侧)
师:由此看来,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我们也能也能象苏轼一样,对景物进行多角度地生动描写。
(学生摇头,觉得很难)
师:从初一到现在,我们学过了很多写景的文章或片段,我们静心回顾一下,作者在进行景物描写时,除过我们上边谈过的,还用到了哪些方法?大家先议一议。
(小组议论约3分钟)
生:空间角度,如《答谢中书书》中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生:空间角度,还有《桃花源记》中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等。
生:时间角度,如《三峡》中的“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生:时间角度,还有《答谢中书书》中的“晓雾将歇,夕日欲颓”。
生:感官角度。
师:感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身等。(面对刚才发言学生)能否举例?
生:《社戏》中的“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是味觉,“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是视觉,“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是听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