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文本的密码-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

逍遥学能  2017-08-15 11:40

作者:丁维升

吕叔湘先生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文本细读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什么?是语言。从语言进入思想内涵,再从思想内涵出来,回到语言,走一个来回。语文教师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轻易放过,对文本潜心涵咏,品味语言的艺术,发掘文本的核心价值。

一、沉入词语,潜心涵泳

老舍先生、国学大师王国维,都是沉湖而死的,他们的死法特有诗意,非常从容,一步一步地,慢慢地和水接触。语言和水的关系也是这样,细读就是要浸润语言之中。当你全身心地和语言文字接触就叫做“沉入词语”,这才是真正的细读,朱熹说的“虚心涵泳”也是这个意思。

人教版课标本第六册课文《七颗钻石》中有这样一段话:“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这段话中“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应特别注意,是一个“过路人”,这里翻译得特别好,只能是“过路人”,而不能把这个人物坐实。这篇童话的主题是“爱”,从文章开头的找水喝,“爱”一直是因为有血缘关系,爱的境界在不断提升。所以,文中的“过路人”十分重要,它把爱的境界一下子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由血缘关系的爱提到了对所有人的爱,达到了博爱的境界。假如忽略了“过路人”这个词语,对文本的解读就会大打折扣。

二、参照对比,有效整合

比较不是为了比个高低,而是参照对比,让各自的特点更明显。

《题临安邸》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两首诗结合起来学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句诗。教师可以问学生:你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吗?诗人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整整65年了。65年足以使一个哇哇落地的孩童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翁啊!这些被北宋朝廷遗留下来的百姓,此时不仅仅是被遗留,而是被遗忘、被遗弃啊!那是谁遗忘、遗弃了他们呢?“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那些北宋的官员仍旧过着醉生梦死、纸醉金迷的生活,哪里还顾得上老百姓的死活啊!通过参照对比,学生对两首古诗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单独教学一首诗,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这种效果。

四、还原场景,培养语感

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

语文教师对于语言文字,应有高度的敏感和警觉。这是语文教师的语文意识。

人教版课标本第十二册《一夜的工作》有这样一段话: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多数老师教学时都会关注“极其简单”这个词语,可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何其芳用心良苦,他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很大的背景??“宫殿式的房子”,这“宫殿式的房子”与总理办公室的陈设形成了强大的反差。根据学生情况,他们头脑里缺乏“宫殿式的房子”的空间概念,这就需要教师还原场景。两种场景的对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种巨大的反差就是语言的张力,就是文本的秘妙,正是因为对比,才让“极其简单”变得更加简单,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五、寻找缝隙,倾听声音

王尚文教授强调指出,语文课要“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文本的细微声响”在哪里?我们说,“文本的细微声响”在缝隙,文本的缝隙就是破绽,就是矛盾,而这个破绽和矛盾不是作者的失误,而是作者有意为之。

比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中的“孤帆”就是一处巨大的破绽。古时出游无非是水、陆两种,长江是黄金水道,黄鹤楼到扬州,一般都走水道,那应该是千帆竟渡啊!怎么会是“孤帆”呢?很显然,这是诗人李白有意为之,这就需要细读。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唱的,“我的眼里只有你”,老朋友孟浩然一个人在去扬州的船上,难免有孤独之感,或许送别的李白因为感同身受才会有“孤帆”的意象的出现。再如杜牧诗的“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难道杜牧是千里眼不成?这里的缝隙关联到两种读诗的逻辑,一个是科学的逻辑,一个是情感的逻辑,而循着情感的逻辑这条线才能探寻到文本的秘妙。文本就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承载着情感的逻辑。

六、解读语言,体悟风格

文本语言风格不同,或风趣幽默,或恬淡明丽,或清新隽永,或凝练含蓄。教师解读文本,要对语言文字有敏锐的感受力,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有感悟;要使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能体验;要使学生有感动,教师首先要感动。

人教版课本第十二册教材《匆匆》一文,朱自清多处地方用了修辞手法,巧妙运用了大量的叠词,大多句子都是短句,简朴而轻灵:“燕子去了……杨柳枯了……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这诗一般的语言,这诗一般的意境,带给我们的是诗一般的感觉!这就是朱自清先生语言文字的奥妙之处啊!教学时,我们就应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在朗读中体悟朱自清先生自然流畅、清新隽永的语言特色。

人教版课本第九册课文《窃读记》,语言很有风格:1、自语式独白,留驻真态细节:“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表达出终于发现书并没有卖出去,又可以接着读的惊喜;“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这是利用“下雨天,留客天”理所当然的借口,自我安慰,让读者体悟到作者一边享受着阅读的快乐,一边时刻关注着周围的环境。2、抓住细腻动作,精写动情一瞬:“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了。”这些细致动作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开掘意蕴,触摸冰山

施特劳斯说:“在字里行间阅读。”字与字之间是空白,行与行之间是空白,在空白处阅读,开掘文本的意蕴。字与字之间有什么?什么也没有,是空白。行与行之间是什么?也是空白。字里行间就是空白啊!文章的意蕴在哪里?不在文字处,在文字的空白处。文字说出来的是冰山一角,没有说出来的才是冰山的底座。

人教版课本第九册课文《慈母情深》有这样一段话:“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这段文字很有特点:1、我的母亲出现了三次,这叫一唱三叹,回环复沓。2、按常理,“我的母亲”应搁在句前,而作者把“我的母亲”放在句后面。3、三次母亲后面是省略号,不是句号。我们就要在这些空白处,细细地品读。我们看电影,经常看到“慢镜头”,就是为了让观众看得更仔细、更真切、更形象。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发挥想像,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作者没写,是空白。这里就要求你读出来,这是一位极瘦弱的母亲、弯曲的、佝偻着背。作者是第一次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看到自己的母亲,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怎么可能是我母亲的背呢?我的母亲的背在我的记忆中并不是这样的啊?这些空白之处要用自己的想像、自己的体验、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开掘、充实、拓展。这样的细读就有滋有味。你读出的不再是冰山的一角,你更能触摸到冰山的庞大的基座。

七、咀嚼细节,把握人文内涵

细读文本,我们会发现很多课文的动人魅力大多隐藏在细节里,教师若能关注这些细节,便可突出重点,迅速进入文本语言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与作品融为一体。

《将相和》是一篇老课文,如果我们重新细读,就会对文本蕴含的人文内涵理解更深。如廉颇主动到蔺相如门上请罪,文中的叙述是:“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我们常常以“负荆”来说明廉颇请罪的诚意,而忽略了“脱下战袍”这一细节。针对这一细节我们可以这样想:这身战袍曾陪伴着廉将军驰骋沙场,杀敌无数;这身战袍曾陪伴着廉将军大败齐国,攻取阳晋;这身战袍曾陪伴着廉将军固守长平,逼退秦兵……这一身战袍,对于战功赫赫的廉大将军而言,意味着什么?荣誉、地位、名利……而今,廉将军脱下战袍,又意味着什么?放下了自己的荣誉、名利、地位!细细咀嚼“脱下战袍”这一细节,我们就能更准确地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更准确把握文本的人文内涵。

生动的语言往往并不华丽,但能通过细微处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丰富内涵,使人产生联想。

八、凭借文本,学用语言

语言不单单是出发点,也是终点。中间的过程是语言所承载的思想内涵。语文课要在语言中,在文本中和学生一起走一个来回。

人教版课标本第十册课文《威尼斯的小艇》有一段介绍小艇的文字: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有的老师教学这段文字时,进行了这样的处理:让学生读一读这段话,再说一说小艇有什么特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梳理出如下特点:又窄又深、两头翘起、轻快灵活,这就是小艇的特点啊。到这里教师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的教法存在着什么问题呢?主要问题在于这位教师根本没有关注语言文字本身,只是组织学生围绕着“写了什么”思考,只是关注了文本的内容,没有关注作者是怎么写的。

这样的课,师生只关注了文本内容,是所有学科都有的特点,这样的课算不上语文课,语文课应该重点关注作者是怎么写的,最终落实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上来。这样上课,是自然课、常识课。语文课必须研究语言文字的运用。

这段文字的语言很有特点,表达上用了像字句,“有点像”、“像”、“仿佛”,在写作上,语言要有变化,要有节奏。这与小艇的特点也很密切相关,体现了小艇的变化很灵活,很有情调和趣味。这里要注意,马克?吐温为什么用了那么多比喻句?因为见到威尼斯小艇的读者很少,所以他才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多种事物加以形容,这是作家语言运用的独具匠心。“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一句中的“轻快,灵活”是用逗号隔开的,不是“轻快灵活”,也不是“不仅轻快而且灵活”。正是这个逗号“,”准确地表现出了小艇的轻快、灵活。这些语言的特色是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深切体味的,这才是语文课的核心任务,这才是语文教师的独担之任。

实际上,解读文本有法,但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作者:丁维升

吕叔湘先生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文本细读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什么?是语言。从语言进入思想内涵,再从思想内涵出来,回到语言,走一个来回。语文教师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轻易放过,对文本潜心涵咏,品味语言的艺术,发掘文本的核心价值。

一、沉入词语,潜心涵泳

老舍先生、国学大师王国维,都是沉湖而死的,他们的死法特有诗意,非常从容,一步一步地,慢慢地和水接触。语言和水的关系也是这样,细读就是要浸润语言之中。当你全身心地和语言文字接触就叫做“沉入词语”,这才是真正的细读,朱熹说的“虚心涵泳”也是这个意思。

人教版课标本第六册课文《七颗钻石》中有这样一段话:“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这段话中“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应特别注意,是一个“过路人”,这里翻译得特别好,只能是“过路人”,而不能把这个人物坐实。这篇童话的主题是“爱”,从文章开头的找水喝,“爱”一直是因为有血缘关系,爱的境界在不断提升。所以,文中的“过路人”十分重要,它把爱的境界一下子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由血缘关系的爱提到了对所有人的爱,达到了博爱的境界。假如忽略了“过路人”这个词语,对文本的解读就会大打折扣。

二、参照对比,有效整合

比较不是为了比个高低,而是参照对比,让各自的特点更明显。

《题临安邸》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两首诗结合起来学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句诗。教师可以问学生:你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吗?诗人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整整65年了。65年足以使一个哇哇落地的孩童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翁啊!这些被北宋朝廷遗留下来的百姓,此时不仅仅是被遗留,而是被遗忘、被遗弃啊!那是谁遗忘、遗弃了他们呢?“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那些北宋的官员仍旧过着醉生梦死、纸醉金迷的生活,哪里还顾得上老百姓的死活啊!通过参照对比,学生对两首古诗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单独教学一首诗,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这种效果。

四、还原场景,培养语感

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

语文教师对于语言文字,应有高度的敏感和警觉。这是语文教师的语文意识。

人教版课标本第十二册《一夜的工作》有这样一段话: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多数老师教学时都会关注“极其简单”这个词语,可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何其芳用心良苦,他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很大的背景??“宫殿式的房子”,这“宫殿式的房子”与总理办公室的陈设形成了强大的反差。根据学生情况,他们头脑里缺乏“宫殿式的房子”的空间概念,这就需要教师还原场景。两种场景的对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种巨大的反差就是语言的张力,就是文本的秘妙,正是因为对比,才让“极其简单”变得更加简单,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语文常见病句六种类型
下一篇:有关中秋节的诗歌之中秋月思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解读文本的密码-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相关文章
【解读文本的密码-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