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8-15 11:22
说起污水处理,大多数人可能会想到大大小小的污水处理厂。这种集中式污水处理技术是我国污水处理的主要方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用地的紧张,其大投资、大用地、耗能多、二次污染风险、对周边居民影响大等副作用逐渐显现。有没有一种克服这些弊端的新技术?在广州,一种利用生态透析治理生活污水的新技术正逐渐走俏,并已在全国多个地方得到应用推广。污水处理工业革命4.0版开始起航了。
小生物大作用
一群小细菌、一个小水箱,黑乎乎的污水流进其中,几个小时后,水变得清净了,连污泥也都不见了。这不是魔术,在珠海市斗门区莲州镇莲江村,由广州赛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建设的污水处理点,记者看到了这种生态透析技术的神奇魅力。
莲江村环境优美、交通方便。全村地域面积3平方公里,人口约为460人,每日约产生100吨污水。如何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一直是当地政府亟须解决的头等大事之一。
“当时莲江村的生活污水大部分排入附近鱼塘,导致鱼塘水体富营养化,发黑发臭。为解决污水处理难题,莲江村主动找到了我们。”赛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糜红伟说。
据介绍,他们采用的技术被称为“生态透析技术”,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原则,通过模拟自然界河流的弯曲和生物多样性,利用比表面积大的改性高分子材料作为基质,将河流大弯曲微型化,构成无数弯弯曲曲的小河流,从而创立了一个有利于微生物?浮游动物?小动物各个生物群落生态位协同匹配的生态链及生态系统。在人工强化控制各个生态因子的条件下,使流经本系统的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快速降解去污,转化为氮气、二氧化碳、氧气、水,实现污水无化学添加、无臭气排放、无固体残渣的“三无”处理。
“我们其实是在做一个完整的水循环系统。污水收集后,进入生态透析机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水再次进入收集池,和其他污水进行化学反应,最后再排入池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现生态透析技术‘以水治水’的,就是这个道理。”糜红伟说。
没有管道、没有添加任何化学药剂,仅仅两个大水箱、一个沉淀池,莲花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就建设完毕。8月,经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珠海监测站检测,处理后的水符合城镇排放水一级A标准以上和地表水(GB3838-2002)Ⅲ类。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在初组织专家论证,一致认为该技术在国内外属首创,位于国际领先水平。
不仅仅在农村,城市污水处理中生物透析技术同样能发挥作用。
在中山市雅乐凯茵新城小区内有着大约6000多立方米透析的景观湖,由于没有活水无法实现湖内水循环,致使湖水又黑又臭,过往居民不得不掩面而行。利用了生态透析技术后,仅在湖边使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房子,放置了6台水箱,就实现了湖水循环并进行了去污处理。“我们做的就是将水流动起来,利用微生物进行水体净化。”糜红伟说。
在城市中,地铁已经成为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可你想过地铁内卫生间的污水如何处理吗?
“由于地下轨道交通的特殊性,其主体结构均低于市政污水管网,污水收集及排放难度较大。目前已有技术或是利用地下汇集井,进行污水废物的转移提升,治标不治本,污水臭气污染严重;或是利用各种添加物对污水废物进行初步处理,处理效果差、成本高、管理难,二次污染严重。”糜红伟告诉记者。
生态透析治污技术再次“大显神通”!
“我们将地铁内原有泵房进行改造,将泵房及集水坑的臭气及污水抽入生态透析机,以集水坑中的污水作为培养基,人工的在系统内构造出一条完整的生态链和生态系统。当污水、臭气及致病菌被输送进入系统内时,其生态链逐级吸附、降解及吞噬,形成无臭无害的气体,随排气口排放。处理后的出水还可以回用于厕所冲洗用水,兼具有吸附除臭作用。”糜红伟说。
小系统大前景
事实上,生态透析污水治理技术走俏市场并不是偶然。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为89.21%。若以县级以上城市统计口径计,我国的污水处理率接近80%。剩余20%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成为造成河流污染的重要原因。然而,由于管网堵塞、污水渗漏以及日常管理跟不上等原因,污水处理厂运行时实际处理率远低于设计目标。
生态透析技术实现了三个满意:即老百姓满意、政府部门满意、技术部门满意。生态透析技术处理后的出水,可达到排放水、景观水以及回用水的各项指标要求,能通过技术部门的检测与验收,获得技术部门的认可。
说起成本,糜红伟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我国农村污水的治理情况特殊,更加要遵循小型化、无害化、低成本、高效率的原则,生态透析技术的优势正在于此。”赛特公司推出“5?5?5?2”模式,即500人口,投资50万元,占地50平方米,月运营费200元。若按标准平均每人每天污水排放量为0.2吨/人/天,500人每天污水排放总量为100吨/天,即3000吨/月,则其吨水运营成本为0.067元,远远低于污水厂治理目标达到一级A标准所投入的成本。
尤其是其系统不大,在基建投资、运行维护费用、占地面积、电耗及人力等方面均远低于现行传统污水处理工艺,而且运行管理灵活方便、处理稳定,对于解决由于资金不足而无法有效治理区域性水体污染的困难局面,缓解水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赛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永旭说,“目前全世界开始进入工业革命4.0时代,生态透析技术可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设计生产方案,满足不同水量,达到客户所需的水质要求,如城镇排放水一级A标准,景观水、回用水等。我们已进入了污水处理工业4.0版了。”
小型化大方向
在郑永旭看来,目前我国有些地方片面强调把污水处理厂做大,这种固定的处理模式,容量是一个致命性的瓶颈。“纵观世界各国水务的最新发展趋势,都是往小型化方向发展。小型化可以更注重细节,调节变更灵活。之所以说生态透析技术是一场新的革命,就是因为此技术可以化整为零,化大为小,分散在每个污染源,就地处理,而且是随时随地,不是先积累再处理。”
很多专家看好这个新技术的发展前景。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彭建勋告诉记者:“采用生态透析污水处理技术,能实现小型化原地处理。不仅减少了污水因治理需要而产生的输送成本,彻底杜绝污水渗漏和偷排现象,而且降低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压力,甚至不需要污水处理厂。”
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副主任张寿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污水处理应该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源头治理和末端治理相结合;常规技术和新技术相结合。”
尽管生态透析技术可行、前景可观,但郑永旭仍然形容自己在“夹缝中生存”。
他分析,这一方面是因为一部分人仍然认为污水处理必须建设“高大上”的污水厂才能解决问题,“甚至有些学者也有这种固定思维模式”。另一方面,是由于现行的污水处理收费体制不利于民营环保企业的发展。“城市居民的污水处理费都包含在自来水费中,被相关部门一次性收走,我们再想从中分一杯羹其实很难。”郑永旭说。
郑永旭所面临的难题并非个例。
缘于对环保事业的追求,十多年来,郑永旭一直孜孜不倦地投入到生态透析技术的研发和生产中。“目前这种状况,离依靠技术来赚钱还早了点,要不是有别的产业支撑,我也很难支撑下去。”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张化永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种治污思路非常值得肯定,也符合我国目前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尤其在现行的污水治理体制下,还有企业不断推动它走向应用,这非常不容易。”
“政府应该进一步放开市场,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努力为企业创造条件。”张寿全建议,“比如引入具有技术和资本实力的污水治理环保企业,凭借其灵活的机制,发挥其技术和成本优势。”
可喜的是,目前生态透析技术已经得到不少地方政府和专家的认同和赞赏。如珠海市政府和广州轨道交通总公司已开始全面推广应用此项技术。安徽省已有多个县也在应用推广中。此外生态透析技术在全国公交、地铁、高铁、高速公路也进入了设计推广阶段。
彭建勋表示:“期待国家层面重视生态透析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治污或将掀起污水处理技术的新革命,或将能够成为今后污水污泥处理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