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授课物理知识点总结:超重和失重现象

逍遥学能  2014-04-03 12:52

  

  对于此次太空授课,是我国利用载人航天飞行普及航天知识的一次尝试。授课内容主要是介绍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学生们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目的是向中小学生传递航天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

  1.超重现象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叫超重现象。

  产生原因: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

  2.失重现象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叫失重现象。

  产生原因: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3.完全失重现象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等于零的情况即与支持物或悬挂物虽然接触但无相互作用 高中地理

  产生原因:物体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就是重力加速度,即只受重力作用,不会再与支持物或悬挂物发生作用。是否发生完全失重现象与运动方向无关,只要物体竖直向下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即可。

  【超重和失重就是物体的重量增加和减小吗?】

  答:不是。

  只有在平衡状态下,才能用弹簧秤测出物体的重力,因为此时弹簧秤对物体的支持力(或拉力)的大小恰等于它的重力。假若系统在竖直方向有加速度,那么弹簧秤的示数就不等于物体的重力了,大于mg 时叫“超重”小于mg叫“失重”(等于零时叫“完全失重”)。

  注意: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地球作用于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大小也无变化。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与物体的速度V方向无关,只取决于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在“完全失重”(a=g)的状态,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比如单摆停摆、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受浮力等。

  另外,“超重”或“失重”状态还可以从牛顿第二定律的独立性(是指作用于物体上的每一个力各自产生对应的加速度)上来解释。上述状态中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大小也无变化,自然其产生的加速度(通常称为重力加速度g)是不发生变化的,自然重力不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高三一轮落后的考生 二轮复习策略
下一篇:高三高效学习法:打造超凡的记忆力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太空授课物理知识点总结:超重和失重现象】相关文章
【太空授课物理知识点总结:超重和失重现象】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