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逍遥学能  2017-07-25 14:50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和灵长类动物发病且致死率很高的生物安全四级(BiosafetyLevel4)烈性病毒。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自1976年首次被发现至今,埃博拉病毒已经在非洲肆虐了近40年;3月开始,一场以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为中心的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疫情迅速在整个西非蔓延开来,共导致了28000多人感染,死亡人数接近11000人。

1月15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福研究团队的文章EbolaViralGlycoproteinBoundtoItsEndosomalReceptorNiemann-PickC1(《埃博拉病毒糖蛋白结合内吞体受体NPC1的分子机制》),从分子水平阐释了一种新的病毒膜融合激发机制(第五种机制),这种新型机制与之前病毒学家们熟知的四种病毒膜融合激发机制都大为不同,成为近年来国际病毒学领域的一大突破;该研究为抗病毒药物设计提供了新靶点。

来自微生物所高福研究团队的王寒、施一、宋健、齐建勋是该篇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高福为通讯作者。

该研究加深了人们对埃博拉病毒入侵机制的认识,为应对埃博拉病毒病疫情及防控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埃博拉疫情在西非爆发,中国政府派出首批62名工作人员组成首批移动实验室检测队出征塞拉利昂,高福受命任中国CDC实验室检测队前方工作组副组长,主要负责与国际组织的沟通、外联等工作,工作期间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OnthegroundinSierraLeone(《行走在塞拉利昂大地上》)的现场工作纪实文章,并随后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埃博拉病毒基因进化重大研究成果。 埃博拉病毒是一类囊膜病毒,其对宿主的入侵可以分成两个重要步骤,首先是病毒粘附到宿主细胞膜表面,然后是病毒通过细胞内吞进入细胞内部,形成内吞体,在内吞体内,病毒发生膜融合过程,释放自身遗传物质。

人的TIM分子是一类广泛分布于免疫细胞上的免疫分子,在过敏反应、哮喘、移植耐受以及自身免疫等免疫应答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前不久,高福团队的研究发现,人TIM分子不与埃博拉病毒囊膜表面糖蛋白直接相互作用,而是通过结合病毒囊膜上的磷脂酰丝氨酸分子来促进病毒感染。该成果以《埃博拉病毒入侵:人TIM分子的结构与结合PS的分子基础》为题发表在《科学通报》上,同时被该杂志收录为第35期的封面文章。

在此基础上,高福团队进一步探索埃博拉病毒进入细胞后在内吞体里发生的入侵机制。前人研究发现内吞体膜上的NPC1分子是埃博拉病毒入侵所必需的,但是NPC1分子如何介导病毒入侵却一直是个未解之谜。NPC1分子是负责胆固醇转运的多次跨膜蛋白,具有三个大的腔内结构域(A,C和I)。埃博拉病毒囊膜表面糖蛋白在内吞体里经过宿主蛋白酶Cathepsin的酶切处理,变成激活态糖蛋白,暴露出受体结合位点与NPC1分子的腔内结构域C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启动后续的病毒膜融合过程,实现病毒的感染生活史。该研究团队率先解析了NPC1分子的腔内结构域C的三维结构,发现其具有一个由α螺旋和β折叠组成的球状核心结构域和两个突出来的环状结构。随后,研究人员解析出激活态糖蛋白与腔内结构域C的复合物三维结构,发现结构域C主要利用两个突出来的环状结构插入激活态糖蛋白头部的疏水凹槽里,从而发生相互作用。这一重大发现预示着人们能够针对激活态糖蛋白头部的疏水凹槽设计小分子或多肽抑制剂,来阻断埃博拉病毒的入侵过程。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激活态糖蛋白与腔内结构域C结合后,会发生构象变化,使得糖蛋白的融合肽更容易暴露出来,插入内吞体膜上,从而启动膜融合过程。

所有已知病毒传播链全部终结 ■世界卫生组织1月14日在日内瓦宣布,利比里亚复燃的埃博拉疫情已于14日结束,目前所有已知的埃博拉病毒传播链在西非地区全部终结。根据世卫组织规定,超过42天没有新增埃博拉病例即可宣告疫情结束。利比里亚曾于去年5月首次宣布埃博拉疫情结束,但随后埃博拉病毒两次在该国出现。14日距离该国最后一例确诊病例两次检测呈阴性已过去42天 战胜疫情,中国发挥重要作用

■在西非抗击埃博拉疫情进程中,中国是全球提供援助最早的国家之一,向相关疫情国家提供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世卫组织应急风险管理和人道主义应对司司长里克?布伦南14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感谢中国援助资金与物资,大量派遣医护人员和专家,他们在治疗患者、调查病例与追踪接触对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福院士研究团队的文章“埃博拉病毒糖蛋白结合内吞体受体NPC1的分子机制”,从分子水平阐释了一种新的病毒膜融合激发机制(第五种机制),这种新型机制与之前病毒学家们熟知的四种病毒膜融合激发机制都大为不同,成为近年来国际病毒学领域的一大突破;该研究为抗病毒药物设计提供了新靶点。

来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研究团队的王寒、施一、宋健、齐建勋是该篇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高福院士为本文通讯作者,其中年龄最小的宋健1993年出生,还不满23岁。该研究加深了人们对埃博拉病毒入侵机制的认识,为应对埃博拉病毒病疫情及防控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埃博拉疫情在西非爆发,中国政府派出首批62名工作人员组成移动实验室检测队出征塞拉利昂,高福受命任中国CDC实验室检测队前方工作组副组长,主要负责与国际组织的沟通、外联等工作。其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行走在塞拉利昂大地上”的现场工作纪实文章,并随后在《自然》杂志上发表埃博拉病毒基因进化重大研究成果。 “帮助非洲兄弟抗击埃博拉病毒是中国政治外交的重大成就,中国走在了全世界前面。”高福院士说,“在整个抗击埃博拉过程中,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并实现了‘零感染’。”

事实上早在高福和他的团队就开始对包括埃博拉病毒在内的“囊膜病毒”开展基础研究。之所以能在近两年取得突破,高福将主要原因总结为两点:一是在非洲亲身经历了疾病带给人类的痛苦和吞噬生命的残酷,给我们团队巨大的勇气和动力;二是上海光源等一批国家大科学装置的兴建,为科研和实验提供了基础。高院士说:“以前我们的口号是与国际接轨,但所谓接轨最多的就是跟在别人后面。作为GDP世界第二的大国,应该要‘生产火车头’,拥有一些世界领先的成果,这些都离不开科研基础设施和大科学装置的建设。目前符合埃博拉病毒等级的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全国只有在武汉的唯一一家,力量仍需继续加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新基因疗法或可恢复嗅觉功能
下一篇:马铃薯一跃入“主”百姓餐桌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埃博拉病毒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相关文章
【埃博拉病毒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