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逍遥学能 2017-07-25 14:50
高中生物知识中包含的概念、规律特别多,大部分的知识原形是肉眼不能看到、目前无法完成或者是操作过程耗时特别长,所以应用模型构建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对相应概念、规律的探索研究,帮助其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无论是从新的教学理念或者是从提升教学效果来看,模型构建都是
高中生物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应用模型构建进行全面研究,可促进高中生物教学的良性发展。
一、数学模型的应用
数学模型就是运用数理逻辑方法和数学语言构建的科学或工程模型。在生物教学中应用数学模型就是将生物知识用数学方式进行表达,其中包括图、表、公式等,这样可以将所要教授的知识形象地表现出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重点与本质。例如,对植物激素浓度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讲解时,就可以构建数学模型,将两者的关系清晰明了地表现出来(如图1)。当然,除此之外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以及氧气含量的变化;染色单体、染色体、DNA三者之间的关系等知识都可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来进行更为明确的讲解。所以教师需要训练学生制作图表的方法,提升其对相应数据进行处理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数学模型理解知识的本质,有效提升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
二、物理模型的应用
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表达需认识对象的特征的模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对物理模型的应用通常是实体模型,以对相应知识进行直观表达,可以将抽象的生物知识形象地展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对细胞与分子进行讲解时,可以直接构建细胞分子模型,这样学生就可以直观地对相应知识进行分析理解,以对细胞结构进行明确掌握。此外,对原生质层进行讲解时,学生对抽象的定义很难得到深刻理解,但是有了细胞结构实体模型(如图2),就可以轻松掌握这一知识点。可是有时知识点对应的实体模型不易制作,如果课上制作会对课程进度造成影响。所以教师可以组织课外兴趣活动,让学生制作喜欢的物理模型,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相应知识的掌握,提升教学效果。而物理模型中除了实体模型,还有示意图模型,这对于较为复杂的知识学习而言具有很大作用。教师对知识进行简单介绍,让学生自由讨论,对制作模型的方法进行探讨,将抽象的文化知识形象化、实体化,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拥有深刻印象,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三、概念模型的应用
概念模型就是对相应知识进行概括解释的图,与数学、物理模型相比,缺少了直观性与趣味性。所以教师需要将关键词汇标出,让学生构建关系模型。这样不仅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知道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以构建整体的系统模型。例如,对生态系统进行讲解时,因为具备较高的层次性,学生对其中的知识容易混乱,所以构建概念模型最合适不过,可以让学生在分明的层次图中修正自己的错误,以碳循环系统为例(如图3)。同时在整体复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构建概念图,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对概念模型进行灵活应用。
总而言之,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构建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相应的教学知识选取对的模型类型也非常重要。对此,教师需要合理应用模型构建,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将模型构建与生物教学进行有效结合,能发现构建方法,良好地开展生物教学,提升生物教学质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