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重在积累

逍遥学能  2014-03-29 15:40

在语文学习中,积累就是不断丰富语言和相关知识,形成语感和提高读写技能的过程。唐代大诗人杜甫用诗句形象地阐明了这个道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后人又作了引申和补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将积累提到一个重要位置。课程总目标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此外,还具体说明了积累的来源:课内外阅读、生活实际;积累的内容:优美的词语、精彩的语段、古代诗词;并阐明了积累与阅读体验、生活实际、审美情趣的关系。

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是学生积累语文知识、丰富语言的有效途径。通过阅读名著,学生能汲取人类文化中的精华,学会纯正优美的语言,提高文化品位,培养审美情趣。《课程标准》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背诵古今优秀诗文240篇。教师应当对其中难以把握的语调和句读、难以理解的语句、难以领悟的艺术境界进行指导,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逐步积累语文知识和技能。

搜集语言也是语文积累的重要手段 高中语文,应随时将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语言信息收集起来,并经常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使用这些语言,使语言的积累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有些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时,偏重于书本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生活这个重要渠道。事实上,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宋代朱熹有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保持语文这“半亩方塘”的清澈,最好的源头活水就是生活。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经历是学生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人们在生活中使用的口语化、大众化的语言是最鲜活、最有生命力的。学生在写作中要经常使用生活语言,教师在写作讲评中也要设立语言大众化、生活化的评价标准。

《课程标准》中也提到:“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后者主要包括: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辨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等。”这些媒介和载体都来自实际生活。

当代语文教育家魏书生提出了著名的“大语文教育”观点,即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积累语言。这是很有见地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文解读
下一篇:《我有一个梦想》预习提示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语文学习重在积累】相关文章
【语文学习重在积累】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