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逍遥学能  2014-03-28 16:35




语 文 试 题
(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第Ⅰ卷(,共50分)
一、积累与运用(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彷徨(páng) 枘凿(ruì) 绰刀(chāo) 恪(kè)尽职守
B.风骚(sāo) 佝偻(lǒu) 秘诀(jué) 锲而不舍(qiè)
C.嬉戏(xǐ) 恐吓(hè) 作揖(zuò) 吹毛求疵(cī)
D.污蔑(iè) 嗔怒(zhēn) 襁褓(qiáng) 根深蒂固(dì)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孟子》一书,相传是孟子的弟子所作。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B.《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光是西汉时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本篇记叙了陈胜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
C.《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D.《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
B.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C.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日本首相小泉肆无忌惮地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4、找出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 )
A.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
B.广泛的课外是提高我们语文水平的重要方法。
C.进入中学以后,他的成绩始终一直在我们班名列前茅。
D.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家乡是浙江绍兴。
5、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风流:杰出不凡。)
B.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吹嘘:嘴里嘘气。)
C.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拮据: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D.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不言而喻:此处指这些明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6、请选出下列句子与原文一致的一项( )
A、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燕去无留意。
B. 风住沉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C.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D.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7、下面句中没使用比喻的一项是( )
A、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
B.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C.海浪发出汨汨的声音,像是谁在海底吐着气。
D.把一种思想用的形式表达出来,就好像一块生铁经过反复锤炼,结果成了熟铁。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先看那后记,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书没有切边。
B.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
C.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D.他问我饿了没有?这正中了我们的心事。
二、(每题2分,共34分)
(一)阅读下列语段,回答9---13题
①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紧咬,不省人事。②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③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众邻居都吓了一跳。④走出大门不多远,一脚 在塘里, 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 一身的水。⑤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9. 文中空缺处,依次应填的一组词是( )
A. 走、站、从头到脚 B. 踹、挣、淋淋漓漓
C. 踏、跳、浑身上下 D.踩、爬、滴滴嗒嗒
10. “噫!好!我中了!”三个句子,皆用了三个 叹号,其作用是( )
A、表现范进对几十年来朝思暮想的中举美梦突然来临时大喜过望的心情。
B.表现范进对中举一事难以置信。
C.表现范进一旦中举后过分激动时一种无意识的自言自语。
D.表现范进对中举胸有成竹,所以才会很轻松的说: “噫!好!我中了!”
11. 对文中加点词句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看了一遍,又念一遍(信疑参半,如在梦中,又看又念,方才确信)
B. 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喜不自禁,得意忘形,不由自主,失常变态)
C. 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昏厥初醒,惊魂未定,夺门而出,喜传捷报)
D. 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疯走狂奔,不辨东西,狼狈不堪,丑态毕现)
12. 下面对文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和表达效果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对范进动作、语言等,嘲讽了那种如痴如狂追求功名的读书人。
B. 通过对众人动作、语言等,反映了社会上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心态。
C. 用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表达了改革不完善的科举制度的愿望。
D. 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揭露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心灵的摧残乃至对社会的毒化。
13、选段中画线的词语“好了”的深层含义是( )
A对自己考试成绩感到比较满意。
B.考试终于结束了,自己感到十分轻松。
C.考试结果终于出来了,自己以后再也不必害怕胡屠夫了。
D.应试成功,自己终于能过上荣华富贵的日子了。
(二)阅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4—17题。
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14.这几段文字的论点是( )
A.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B.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C.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D.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15.这几段文字没有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举例论证 B.对比论证 C.道理论证 D.比喻论证
16、下列材料中,不属于事实论证的一项是(   )
A.他(古登贝尔)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机械。
B.布歇尔发明了对战型乒乓球游戏。
C.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的调查研究。
D.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17.创造力有哪些必需的要素?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常保持好奇心;探求新思路;产生小的灵感。
B.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产生小的灵感。
C.不断积累知识;运用所得的知识;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D.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21题。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8.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 ② 太守谓谁
B.① 秦王不悦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C、① 安陵君其许寡人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D、① 愿终守之 ②愿借子杀之
19.下列句子中表达反问语气的一项是( )
A.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B.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C.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D.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0.给“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选择恰当译文。( )
A.秦王变了脸色,长跪着向唐雎表示感谢。
B.秦王变了脸色,长跪着向唐雎道歉。
C.秦王变了脸色,长时间跪着向唐雎道歉。
D.秦王的脸色表现屈服,长跪着向唐雎表示感谢。
21.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
(四)阅读《曹刿论战》,完成22~25题。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2.第②段对曹刿语言、行动的描写,表现了曹刿( )
A.忠君报国的思想 B.勇于牺牲的决心
C.急切取胜的心理 D.卓越的指挥才能
23.对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庄公在见曹刿之前对迎战齐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B.曹刿主动参战,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C.鲁国取胜的原因是,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D.鲁庄公听取了曹刿的建议,并与他一起指挥战斗。
24.选文详写战前、战后论战,略写战争过程,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突出战争前准备的重要性。
B.强调战争取胜的原因。
C.突出曹刿的深谋远虑。
D.强调战争过程很短。
25.强大的齐国将攻打弱小的鲁国,下面诗句可表现鲁国当时岌岌可危形势的一项是( )
A.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013——2014学年度九年级 语 文 试 题
第Ⅰ卷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

第Ⅱ卷(表述题,共70分)
三、文言文阅读
灵公① 好妇人而丈夫饰②者。国人尽服之③。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裳,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④而不止。晏子见⑤ ,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逾月,而国人莫之服。
  注释: ①灵公:指卫灵公。②丈夫饰:穿男子服装。 ③尽服之:都跟着穿戴男子服饰。 ④相望:指(国人)纷纷埋怨责怪。 ⑤见:求见。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 )②公使吏禁之曰 ( )
  ③逾月( ) ④莫之服( )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公何以不使内勿服?
(2)逾月,而国莫之服。
3.结合内容说说“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在该国的具体表现:“悬牛首于门”指 ,“卖马肉于内”指 。(3分)
4你从这则小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31-35题。
悠悠寸草心
① 日本一名牌大学毕业生应聘于一家大公司。
② 社长审视着他的脸,出乎意外地问:“你替父母洗过澡擦过身吗?”
③ “从来没有过。”青年很老实地回答。
④ “那么,你替父母捶过背吗?”
⑤ 青年想了想:“有过,那是我在读小学的时候,那次母亲还给了我10元钱。”
⑥ 在诸如此类的交谈中,社长只是安慰他别灰心,会有希望的。
⑦ 青年临走时,社长突然对他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刚才你说从来没有替父母擦过身,明天来这里之前,希望你一定要为父母擦一次。能做到吗?”
⑧ 这是社长的吩咐,因此青年一口答应。
⑨ 青年虽大学毕业,但家境贫寒。他刚出生不久父亲便去世了,从此,母亲为人做佣拼命挣钱。孩子渐渐长大,读书成绩优异,考进东京名牌大学。学费虽令人生畏,但母亲毫无怨言,继续帮佣供他上学。直至今日,母亲还去做佣,青年到家时母亲还没有回来。
⑩ 母亲出门在外,脚一定很脏,他决定替母亲洗脚。母亲回来后,见儿子替她洗脚,感到很奇怪:“脚,我还洗得动,我自己来洗吧。”于是青年将自己必须替母亲洗脚的原委一说,母亲很理解,便按儿 子的要求坐下,等儿子端来水盆,把脚伸进水盆里。青年右手拿着毛巾,左手去握母亲的脚,他这才发现母亲的那双脚已经像木棒一样僵硬,他不由得搂着母亲的脚潸然泪下。在读书时,他心安理得地花着母亲如期送来的学费和零花钱,现在他才知道,那些钱是母亲的血汗钱。
⑪ 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对社长说:“现在我才知道母亲为了我受了很多的苦,你使我明白了在学校没有学过的道理,谢谢社长。如果不是你,我还从来没有握过母亲的脚,我只有母亲一个亲人,我要照顾好母亲,再不能让她受苦了。”
⑫ 社长点了点头,说:“你明天到公司上班吧。”
1. 第⑨段从记叙的顺序看应属于 ,有何作用?

2.青年在替母亲洗脚时发现了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这说明了什么?
3.大公司选聘职员,社长为什么希望大学生一定要为父母擦一次身?

4.题目“悠悠寸草心”对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五、(40分)
   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 请以“生活需要________”为题,写一篇。
要求:(1)、在题目横线上可填上适当的词语(如互助、欢乐、掌声、阳光、理智、感动……)使题目完整,并将题目抄写在正文第一行。(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2013——2014学年度九年级学业水平测试
语 文 试 题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ABDCDCCABACCD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CDCCBCBBDADB
三、答案
1、、1、喜欢 2、派3、超过4、穿
2、您为什么不在宫廷内禁止女扮男装呢?
过了一个月,都城里就没有女人穿男人的衣服了。
3.齐灵公允许宫廷殡妃女扮男装;齐灵公对外禁女扮男装。
4.上行下效。或:以身作则,才能取信于人。上行下效,灵公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晏子就让他为君做人,都要表里一致,说明要想纠正某种不正之风,上级领导的以身作则比规定更有效。
译文:春秋时齐国国君齐灵公喜欢宫里的女人使用男人的服饰,都城里的女人都跟着穿起了男子的服装。齐灵公便派遣官吏去禁止都城里的女人说:“哪个女人使用男人的服饰,就撕裂她的衣服,扯断她的衣带!”结果,裂衣断带的女人在街上一个接一个,女扮男装的情况却没有禁止得了。晏子进见齐灵公,齐灵公问晏子说:“我派官吏去禁止都城里的女人穿男子的服装,撕裂她们的衣服,扯断她们的衣带,这样的女人在大街上一个接一个,却不能禁止妇女做男人打扮,这是为什么呢?” 晏子回答说:“国君您在宫廷内让女的穿男人的衣服,却在宫廷外禁止这样做,这就好比是挂羊头卖狗肉。您为什么不在宫廷内禁止女扮男装呢?那样,宫廷外面就不敢了。” 齐灵公说:“好。”让宫廷内的女人不着男装,过了一个月,都城里就没有女人穿男人的衣服了。
四、阅读(每小题4分)
1. 插叙,写出了母亲的默默付出
2.(1)“才发现母亲的那双脚已经像木棒一样僵硬”。(2)说明青年在给母亲洗脚之前,并不了解母亲为养育他所受的辛劳。
3.因为不爱父母者,不会热爱企业。
4.题目化用了孟郊《游子吟》中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以此为题,更生动地表达了父母含辛茹苦培养子女长大成人;子女不应该忘记父母的恩情,要好好孝顺他们,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2013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版)
下一篇:2013年中考语文对联题汇编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201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相关文章
【201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