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7-16 15:20
生物学是实验性科学,新教材中实验的份量比以往有所加大,同时近年的高考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提高,这对教师使用在新教材过程中上好实验课的要求也相也提高。而课前对实验和研究方法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将有助于加深对课内实验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完成和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有助于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培养,也有助于兼顾提高应试能力,方法上可归纳出系列的问题串作为线索。
上课时应明确所有动手实验的目的、材料、用具、程序、原理等,从中体验实验研究的方法和设计,同时与实验所有有关的内容,设计成成串的问题,逐个问题予以解决,例如:
1.“生物组织中鉴定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实验,应注意如下问题:
(1)鉴定的原理是什么?因此选材该注意什么?
(2)为什么斐林A和斐林B要先混合后再使用?
(3)通过对斐林A的和斐林B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何者过量,为什么如此配制?
(4)斐林试剂与还原糖混合后在水浴中反应时间过长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5)斐林A和双缩脲A,以及斐林B和双缩脲B比较有何异同?
(6)为什么双缩脲A和双缩脲B需要先后滴加?
(7)为什么双缩脲B的浓度较低,而且滴加量较少?
(8)所需要观察的脂肪在哪里可以找到?因此切片该如何才有利于寻找?
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应注意如下问题:
(1)为什么要用长至5mm的洋葱根做实验材料?
(2)为什么要切取2~3mm的根尖来进行实验操作?
(3)为什么要用盐酸对根尖进行解离?
(4)解离后为什么要用清水进行漂洗?
(5)为什么要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进行染色?主要染细胞的哪些结构?
(6)制装片时为什么要把根尖弄碎?为什么制装片后还要用手指轻轻按压?
(7)观察装片时应找到根尖的哪部分的细胞?该部分细胞有什么特点?
(8)观察到的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各有什么特点?
(9)视野中哪个时期的细胞数目最多?为什么?
(10)视野中观察到的是活细胞还是死细胞?为什么?
3.“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应注意如下问题:(可参照2003年广东高考卷第33题)
(1)研磨叶片时,为什么要加入少许Si02和CaC03?
(2)研磨叶片时,为什么要加入2mL丙酮?
(3)研磨叶片时,为什么要迅速而充分?
(4)将研磨液过滤后的滤液收集到小试管中,为什么要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
(5)划滤液细线为什么线条越细越好?
(6)划滤液细线为什么要重复划2-3次?划多次的效果将会怎样?
(7)为什么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
(8)为什么要用培养皿盖盖在盛有层析液的烧杯上?
(9)实验结果显示滤纸条上的色素带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依次是什么?
(10)色素为什么能在滤纸条上分离?
(11)各种色素中,扩散速度最快的是哪一种色素?具有什么样的颜色?
(12)各种色素中,扩散速度最慢的是哪一种色素?具有什么样的颜色?
(13)各种色素中,最宽的色素带是什么色素?具有什么样的颜色?
(14)为什么各种色素带的宽窄有差异?
(15)实验后的滤纸条,经干燥后为什么要避光保存?
4.“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应注意如下问题:
(1)为什么要选用紫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做观察材料?
(2)质壁分离的“质”和“壁”分别指细胞的哪些结构?
(3)质壁分离发生时,水分子渗透所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有哪些?
(4)质壁分离复原时,水分子渗透所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有哪些?
(5)质壁分离发生后,“质”与“壁”之间的空隙里有什么?为什么?
(6)质壁分离发生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紫颜色的范围、深浅的变化是怎样的?
(7)如果用蔗糖的质量浓度为3g/mL的溶液再做此实验,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为什么不再复原?
(8)如果用0.3mol/L的NaCl溶液做此实验,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为什么会自动复原?
(9)与渗透作用的物理装置相比较,一个植物细胞与之有何相似之处?
(10)当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时,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什么?
有了上述的分析,学生才有可能在试验过程中有所思考,而非只顾埋头操作但不明其中道理。并可以在实验后用这些内容来分析过去从未见过的实验或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
附:2003年广东高考卷第33题
33、分别在A、B、C三个研钵中加2克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即: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
处理
A
B
C
SiO2(少量)
+
+
+
CaCO3(少量)
-
+
+
95%乙醇(10毫升)
+
-
+
蒸馏水(10毫升)
-
+
-
注:“+”表示加;“-”表示不加。
试回答:(1)A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 ,原因是 。
(2)B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 ,原因是 。
(3)C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 ,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