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4-03-19 16:20
2009年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综览课改实验区的5套理综生物学试题,我们能明显感受到渗透其中的新课程理念,接收到浓郁的“新高考”气息。无论是率先进行课改的山东、宁夏等省区,还是加快步伐的天津、安徽、福建、辽宁等省市,在试题命制上,都坚持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学科主干核心知识”的命题方向,彰显出“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稳中求改“的命题特点。
1 试题设计选材新颖,重视了生物科学素养的考查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高考大纲在考试内容中的开篇之句就是“生物学科的命题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因此,重视生物科学素养的考查是课标高考试题的必考内容。
生物学素养的高低,首先反映在对生物科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上。因此,在这5套高考理综试题中,都加大了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涉及到人类的生产、生活等多个方面。例如,福建卷第26-Ⅱ(2)题,“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抗菌物质等转移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该题提供了“体内有炎症”、“注射乙型流感疫苗”、“侵入机体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等每个公民都曾经历、面临的生活情境,非常自然而又人性化的考查了有关免疫调节的基础知识。再如,安徽卷第2题将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的授予引入试题,并给出“发现和研究水母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将该融合基因转入真核生物细胞内”等大众科普出现的词语,洋溢出浓郁的时代气息;天津卷第30题把“血型遗传”“新生儿溶血”“新生儿胃肠功能不健全”等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话题,作为命题考查的情境。这些既有浓厚生活气息又承载生物学知识的话题被命题人员大力选用,其重视生物学素养考查的命题特点彰显无疑。
2 核心知识重点考查,昭示高中生物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课程的内容标准有了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5套高考理综试题的命制,以统一的考试大纲作为命题依据,在注重全面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突出了核心知识的重点考查。考虑到课改实验区的不同学校使用不同版本的教科书,试题的命制比较灵活,回避了教材的少许差异,保证了在同一套试卷下,对所有考生都能公平的竞争,从而体现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5套试卷对核心知识的命题情况如下表:
类别
核心知识考点的命题情况
细胞的代谢
遗传和变异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山
东
卷
第26题,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细胞呼吸;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第7题,孟德尔定律;第27题,孟德尔定律、遗传信息的表达; 染色体结构变异;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第3题,神经-体液调节与稳态的维持;
第6题,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中的维持;
第8题,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第26题,植物激素的应用
第5题,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第6题,种群的数量变化
宁
夏
辽
宁
卷
第2题,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第3题,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第29题,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第6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第31题,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第4题,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
第5题,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第30题,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第32题,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安
徽
卷
第1题,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第5题、第31题,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第30题Ⅰ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第30题Ⅱ体温调节
第3题,种群的数量变化
福
建
卷
第26题Ⅰ,细胞呼吸
第3题,生物可遗传变异;
第27题,遗传信息的表达、孟德尔定律
第4题,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第26题Ⅱ,体温调节、免疫系统与稳态的维持
第2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天
津
卷
第6题,细胞呼吸;第8题(4),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第7题,基因的分离定律;
第8题,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
第7题,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第5题,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8题,群落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3 突出了对体验性、实践性内容的考查,着力倡导开展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作为由众多生物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高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就是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然而,在课改实验区的某些学校,高中生物教学实施的现状仍然是:象征性地“讲”实验,为了赶超备考进度放弃实验,致使探究性学习很难实施。因此,高考试题的考查方向,将直接影响着高中生物教学。2009年的高考理综试题,则继续加大了对体验性、实践性内容的考查力度,意在倡导高中教学切切实实地开展探究性学习。
例如,山东卷第27(3)题“小鼠常被用作研究人类遗传病的模式动物。请填充观察小鼠细胞减少分裂的实验步骤:……”,宁夏(辽宁)卷31题“多数真核生物基因中编码蛋白质的序列被一些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隔开,每一个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称为一个内含子。这类基因经转录、加工形成的RNA中只含有编码蛋白质的序列。某同学为检测某基因中是否存在内含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宁夏(辽宁)卷32题“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的分解起重要作用。请回答:……”。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天津卷的第2题,让考生对“一些著名科学家通过研究取得重要理论成果”进行判断,供选答案中的“虎克(R.Hooke)在显微镜下观察木栓组织发现蜂窝状细胞,建立了细胞学说”、“坎农(B.Cannon)通过研究细胞内基因表达的过程,提出了内环境稳态概念”、“摩尔根(T.H.organ)对雄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分析,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韦尔穆特(I.Wilut)等在体外条件下将羊体细胞培养成了成熟个体,证明了哺乳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等,都是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教材中重点阐述的科学范例。这些成功范例,为学生提供了科学方法、探究程序,能让学生在模拟、分析中提高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透过这类高考试题,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命题者力图通过具有“指挥棒”功能的高考试题,促进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师生进入到主动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
4 选修内容的考查“点到为止”,有效地减缓了师生教学、备考压力
在课标教科书的教学过程中,选修教材的学习与备考,一直让课改实验区的师生感到困惑:“怎样处理教材的繁杂与考纲的简约要求之间的矛盾?众多的概念、程序和应用事例是否应该深入挖掘、广泛展开?那些与考纲知识点有密切关系、但又不在考纲要求范围之内的知识点要不要补充?”等,这些让一线老师们难以解答的问题,随着2009年高考试题的问世而得到了解答。2009年的5套高考理综试题,不约而同地出现了“点到为止”、以“填空”为主的特点,所考查的内容多为科技常识或一些常见考查点,考生只要认真选学了选修教材中某些模块,便可稳稳地拿到高分,这一命题信息将有效的缓解师生教学和备考的压力,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行。
5 每套试卷都各有新点,继续创新的命题理念无“卷”不在
高考试题由于其评价和选拔的功能,每年都备受学校教师瞩目,也深受社会各界关注,人们在期待拍案叫绝的精彩试题,在期待能突破教学桎梏“指路题”,2009年的5套理综试题,同样新点频闪。
例如,福建卷的第1题的4个选项分别涉及到了4个教材实验,将6分的分值更慷慨、也更突出地赋予了基础实验,这在理综试卷中尚数首次;又如,山东卷有多道试题都给予了详细的试题情境,对生物学素养的考查最为到位;天津卷的两道非选择题,一题涉及新生儿溶血症、一题涉及水体酸化等热点话题,对人体健康和社会问题给予极高的关注;安徽卷的第28、29和30题,都是与实验相关的试题,探究性实验所占比例之大,为多年少见;宁夏、辽宁卷的第32题,涉及到遗传学中“内含子和外显子”的背景知识,首次将“边缘”知识推向了命题舞台。
这些命题现象的出现,必将引起高中教师和学生,更深刻地去研读教材,重视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综上所述,2009年的高考理综生物学试题回归平实,回归基础,回归教学的实际。大部分试题似曾相识,意在减轻高考复习教学的负担;试题表述简洁明了,所需解题思路清晰易找,意在突出学科思想;试题不过分刻意追求能力立意,意在彰显生命科学的本色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