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6-21 16:20
"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过程”教学,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教学中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按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开展教学
"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需要关注的是学生数学的结果,更要需要关注的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对此,老师应改变过去那种轻过程,重结论而依靠重复操练的"经验性"教法,按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开展教学,减轻学生大量的重复操练产生的课业负担,我们要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二、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全过程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着力点之一。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真正把学生当作数学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对此,在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的心理规律,情境创设,注重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参与动机,强化参与意识,提高参与兴趣。从而使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老师要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并作出评价调控。使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于有畏难情绪不积极参加学习的学生,老师应给予真诚的鼓励、热情的帮助、细心的辅导,促其从"要我参与"转变为"我要参与",增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为了我们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参与活动的时间尽量多些,参与活动的效率尽量高些,老师应多考虑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由"静态"变为"动态"的画面,有利于反映事物变化的过程,易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说、议、做、练等多种活动的机会,我们要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努力营造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的浓厚氛围。与此同时,老师还要教给学生参与的方法,提高参与的质效,达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使学生在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数学的思维方法。
三、重视释疑解难过程的调控
"课标"中指出,要我们要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习惯。"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多鼓励学生大胆设疑、质疑、释疑、辨错。
设疑,即放手让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学生如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表明他们已在积极探索事物之间的关系,是积极思维的表现。通过设疑,培养学生追根问底,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对此,老师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和积极的鼓励。
质疑,即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不满足于老师的讲解,对老师的讲解产生疑问时,老师应加以肯定和鼓励,不要忙于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应采用交流讨论的形式,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互相启发,触发思维,寻求正确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好学甚解,凡是多问的精神,我们要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释疑,即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疑难问题。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我们要让学生把自己当作学习的主人,敢于举手发表与师生不同的意见,积极去找问题找病因,找解题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富有创新、敢于实践、独立思考的精神。
辨错,即学生对老师的有意"示错"进行分析、判断,提高防错能力。在教学中,老师有时可恰到好处,有意地把估计学生易错的做法显示给学生,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通过师生共同分析错因,加以纠错。达到及时、有效预防,并避免学生出现类似错误的目的。这样,可防患于未然,并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讲究教与学过程的统一
学生课堂心理紧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法不科学,学法不得当造成的。为此,老师要不断地改进教法,指导学法,把教与学过程很好地统一起来。
首先,要着眼于诱导,变学生"苦学"为"乐学"。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老师要千方百计地诱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与正确的学习动机,以及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昂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体验,保持旺盛的学习情绪和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其次,要着重于指导,变"学会"为"会学"。就是说,在教学中,老师要认真指导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包括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认知策略的指导,老师对学生学法指导科学得体,就可以促进学生变知识为能力,变"学会"为"会学",学生就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自学分析、解决新知识和新问题,从而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李竹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