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6-16 10:34
高考历史三轮复习如何有效地进行?高三三轮复习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高三总复习阶段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是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科能力、提高高考成绩的关键阶段,这就需要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三轮复习的有效性。
整合知识,构建网络体系。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是以模块+专题,中外历史混编的方式呈现的,教学跨度大,对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带来较大障碍。虽说第一轮复习时已经对考点进行了全面梳理,但容易遗忘,学生在做题时往往出现知识点混淆、漏答错答、思路狭窄等问题,原因是复习时没有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加工。解决的办法应从不同的角度整合历史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效地储存并灵活运用知识。一是从大处着眼,宏观把握,形成专题知识线。二是重视通史体系下的知识整合,准确把握历史阶段的特征。二轮复习要实现知识的连贯和系统化,就必须帮助学生抓好通史复习,构建知识体系。
用多元史观指导复习,提高备考效率。综观近几年来的江苏高考试卷,都涉及史学研究这一领域,新史观不断涌现。《考试大纲》明确规定: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三学生在进行二轮复习时有必要了解多种史观的内涵,并用多元史观理解考点、解读历史,以提高二轮复习的有效性,从容应对高考。
关注高频考点,追踪社会热点。要提高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的有效性,必须多研究考点、考题,理清命题思路,善于捕捉高考新信息。研究2008-2014年江苏历年高考试题,不难看考查的核心考点有:必修一: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希腊民主政治、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抗日战争、两极格局的形成、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必修二: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晚期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罗斯福新政、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经济体制改革、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必修三: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启蒙运动。以上这些高频考点值得我们在二轮复习中高度重视,也必定是复习的重点,必须加强复习。
精选试题,适度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在二轮复习阶段,教师精选题目尤显重要,要让学生精练,教师可以多做题,而学生必须少做题。有价值的模拟卷教师先做,精心筛选后再让学生练习,不要选难题、怪题,教师不会做的或看了答案以后也讲不清楚的不要选,单纯是教材知识再现的少选,尽量选一些具有典型、示范性(尽量模仿高考卷)的练习题,基础薄弱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教师帮助选择一套试卷进行针对性练习。在习题训练中,教师要遵照“以能力立意”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突出对“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近年来,江苏卷命题中创设了“新材料”“新情景”和小论文命题,以此来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正确解读信息、运用历史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灵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能力是练出来的。因此,二轮复习应该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培养学生历史思维为目标,尤其要突出对材料解析题的训练。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流程包括粗读材料,了解命题意图;带着设问逐一细读材料,这个环节审题最重要,必须认真审读解答问题、限定条件、答题依据、答题要求;最后是组织行文。答题形式要规范,按分答题,尽量用学科语言作答。
文章来源于精品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