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2 第7单元考点复习教案
逍遥学能 2014-03-08 09:29
必修2 第7单元
考点12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前自主学习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十月革命后,国内外敌对势力发动强大军事攻势,企图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里。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3)特点:兼有“ 战时 ”和“ 共产主义 ”两种特色。
(4)主要内容:实行 余粮收集 制、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 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和实行 普遍义务 劳动制。
(5)评价:一方面,对于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保障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政策损害了 农民 利益,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诱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
(2)制定: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3)内容:
①农业:以 粮食税 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
②工业:解除了部分企业 国有化 ,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 租让 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③贸易: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 商品交换 。
④分配:废除 实物分配 制,实行按劳分配。
(4)评价:提高了人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找到了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向 社会主义 过渡的正确道路。
【疑点1】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指点迷津:重视商品经济、开放市场、允许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与扩大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3.“斯大林模式”:
(1)背景:
①1922年底, 苏联 成立;
②1924年,列宁逝世。
(2)内容:
①为实现工业化,采取了优先发展 重工业 方针。
②实行单一的 公有制 和高度集中的 计划 经济。
③推行了农业 集体化 运动。
(3)评价:
①功绩:斯大林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 市场经济 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 工业化 模式;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为后来 反法西斯 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弊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不高;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以后 苏联解体 重要原因。
【疑点2】如何理解“斯大林模式”形成的“特定的历史条件”?
指点迷津:
①经济因素:苏联当时是小生产者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
②政治因素:过渡时期斗争激烈,外部环境险恶。
③思想文化因素:长期的封建专制遗留了大量的个人专断和迷信。
④个人因素:斯大林的专断独行。
课堂精讲精练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对比。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背景苏维埃政权遭到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形势严峻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时间1918~1921年1921~20世纪20年代末
目的最初:为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战胜国内外敌人
后来:“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直接: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根本:最终“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内
容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工业全面国有化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于国家暂无力经营的矿产、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贸易取消自由贸易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
分配实行配给制废除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的工资制
其他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是在战时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②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评价①使国内革命战争取得了胜利
②但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它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它不是无产阶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①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
②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在小农占优势的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例1】(2010?全国新课标文综)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解析:把题干材料与选项对照,也许学生很容易做出选B的判断。但要讲清理由似乎不易。学生已有的知识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目的是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从选项与材料的相关性程度看,选B。另有一个捷径:圣彼得堡??彼得格勒(1917)??列宁格勒(1924)??圣彼得堡(1991),从同一个城市名称的变化出发可以迅速排除C、D。内战导致粮荒,粮荒引出余粮收集制,其目的是巩固困难重重的新生政权,故A排除。
答案:B
变式训练:关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1921春苏俄发生经济政治危机的重要原因
B.实践证明,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
C.农业集体化方针确立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D.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解析:本题立足于两种政策内容的比较,要注意选择不正确的。显然,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答案:D
2.“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有哪些方面?如何评价它的历史作用?其在实践中有哪些经验教训?
(1)主要表现:政治上:
①党政职权不分,以党代政;
②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
③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和终身制;
④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缺乏有效的人民监督。经济上: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④优先发展重工业;⑤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2)历史作用:功绩:
①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②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③在当时的环境中曾有效地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④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⑤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弊端:僵化的体制与苏联的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②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③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④特别是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⑤对东欧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过很大影响。
(3)经验教训: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没有现成的固定的模式,只有根据本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反复实践,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例2】(2010?江苏)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
请回答:
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是用来“解读”。图③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图像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苏联工业化的局限性的理解。第一小问不准确,因为苏联工业化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第二小问优点:宣传海报多与重要事件有关;局限:有明显的倾向性。
【参考答案】不准确。忽视轻工业发展,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特点:宣传海报多与重要事件有关;有明显的倾向性。
变式训练: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他强调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 )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B.冷战格局形成美苏对峙
C.苏联处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
D.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
解析:本题强调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A、B、D三项都发生在二战之后。
答案:C
特别提示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适应了战时需要,是必要的。但作为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政策是错误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余粮收集制是适应战时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但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固定的粮食税减轻了农民负担,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遗憾的是很快被取消;农业集体化的实行,基本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但措施过当,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3.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系在前期是必要的,而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只是到了后期,因苏联领导人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调整生产关系,此体制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斯大林体制都排斥商品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新经济政策则利用商品和市场的作用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