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与反干扰--例谈成语辨析题中的“知彼”

逍遥学能  2014-02-27 09:23

从某种意义上看,考试是命题者与考生间的一场智力游戏。命题者施放层层迷雾,设计种种伪装,布置重重陷阱来干扰考生,考生除了要练就一身扎实的基本功,还需具备“知彼”的战略思想,才能做到“百战不殆”。

  比如,如果我们对成语运用中常见的误解词义、用错对象、褒贬不分、搭配不当等问题有了明确清楚的认识,就可以对这类错误产生“免疫”,就能将命题者按照这几种思路


苦心设计的陷阱一一识破,做到“知彼”,才能克服干扰,做出正确选择。

  ①他卓尔不群的性格、特立独行的做法,在大多数人看来是一个十足的另类。

  单凭语感,“卓尔不群”的“性格”似乎并没什么问题。到底有没有错呢?我们从反干扰的角度来考查这个句子,发现有两个词语似乎是在努力地与“卓尔不群”形成照应,那就是“特立独行”与“另类”。再深入一想就明白了,原来命题者正是要通过这两个词语来引导我们将“不群”(超出一般)误解成“不合群”,从而做出错误判断。

  这个例子提醒我们,只要我们留意那些看似无意的句子成分,就能发现命题者苦心伪装时露出的一些蛛丝马迹,比如此例中与“卓尔不群”显得有些过分密切的“特立独行”、“另类”等。

  ②王同纪《新世纪现代汉语词典》中,随心所欲、口若悬河的释义如此之多,到底会把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何方?

  注意到了吗?“口若悬河”后面有一个“如此之多”与之照应。这就是机关所在 学习规律,“口若悬河”的确有“话多”的意思,考生稍一疏忽便会落入圈套。细心一点,你会发现“口若悬河”前面还有一个“随心所欲”。“信口开河”的意思才是“‘随心所欲’地说”,原来命题者在这里是故意混淆了“口若悬河”和“信口开河”这两个成语。小小的一道题中竟然暗藏两道机关,真是用心良苦。

  这个例子提醒我们要格外重视一些近义成语的辨析,尤其是那些有一个或多个共同语素的近义成语,如“鱼龙混杂”与“鱼目混珠”,“不以为然”与“不以为意”等等。在解题过程中,如果你想到了一个可以用来替换的近义成语,那么你可要注意了,机关多半就在这里。

  ③我们只有虚心求教,广纳良策,才能使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永立潮头,古诗云:从善如流呀。

  这是一道很有意思的题目。也许它并不难,可是错得让人莫名其妙。“从善如流呀!”感叹的是什么呢?细心揣摩,发现命题者似乎是在把“从善如流”拆分成“从善”与“如流”两部分,前者与“虚心求教,广纳良策”照应,后者与“永立潮头”相照应。虽然这一“匠心”略显笨拙,但对我们认识命题者的干扰思路却不无帮助。

  干扰与反干扰的对抗将是一场持久的较量,只要我们具备了“知彼”意识,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注意研究命题者设计干扰项的出发点和意图,就一定能在高考这场决战中占得上风。(江苏省赣榆县海头中学 匡立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现代文阅读模拟试题要点解析
下一篇:政治复习应该分成四个阶段来复习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干扰与反干扰--例谈成语辨析题中的“知彼”】相关文章
【干扰与反干扰--例谈成语辨析题中的“知彼”】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