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

逍遥学能  2017-06-02 11:34

基于四个条形码联合片段构建的系统发育邻接树,显示杜鹃属植物亚属和组水平上的鉴定率

杜鹃属(Rhododendron)是中国种子植物最大的属,在中国有590种左右(包括近年来发表的新种),占全球该属植物的60%。喜马拉雅-横断山区是杜鹃属植物的起源和分化中心之一,分布有317种杜鹃花,其中210种为本地区特有种,占中国杜鹃属物种数的55.5%。快速辐射物种形成和种间自然杂交导致杜鹃属不同物种间形态界限模糊,物种的准确鉴定非常困难,被认为是最困难的分类类群之一。

最近,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连明研究组和李德铢研究组合作,利用四个DNA条形码片段(ITS、psbA-trnH、matK和rbcL)对分布于喜马拉雅-横断山区的173种(531个个体)杜鹃花进行了DNA条形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分析方法(NJ,PWG和BLAST)对物种的鉴别率有所不同,BLAST分析通常能得到最高的物种鉴别率,而基于系统发育邻接树(NJ)分析法得到的物种鉴别最低,使用不同分析方法得到的物种分辨率之间不易直接比较。基于PWG的鉴定结果,四个DNA条形码对杜鹃属物种鉴别率介于12.21%-25.19%之间,鉴别成功率依次为ITS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生物质发电争相上马 抢资源还是抢风头?
下一篇:高考生物复习指导:基因的表达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喜马拉雅】相关文章
【喜马拉雅】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