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6-01 09:16
内容提要:
《与朱元思书》是六朝山水小品文的代表作,以往在解读时常常以简单而固定的模式来解读文本,导致文章丰富的内涵被忽略。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以作者的个人情感与山水的关系为重心,从文章各部分关联,选材及描写的特点,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影及其写作心态进行分析解读,以展现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复杂心态。
关键词:情感关联选材描写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是六朝山水小品文的经典之作,也是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教学的重点篇目。本文的教学解读,重点赏析文章的描写特点,分析描写内容之间的关系,力图从中发现被我们以往教学所忽视的内容,并以此为基础,探究写景文言文的一些教学方法。
一、《与朱元思书》解读的误区:
本文的内容与结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作者以“奇山异水”为总纲,再分别描写了“异水”及“奇山”,并通过“望峰息心”“窥谷忘反”两句点明了文章主旨。因此,以往的教学往往就是围绕文章的结构,分析一下文中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再强调一下作者淡泊名利的心态。如此解读,自然没有大的偏差,但却让文本的解读陷入了固定的模式之中,忽视了文章更为深厚的内涵。
明代文学家张溥在其《汉魏六朝百六家集》的评语中,将此文与陆云的《答车茂安书》、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并列,称“云龙(陆云字)《?县》,明远(鲍照字)《大雷》,波澜尚存”。陆云的《答车茂安书》描写?县(今宁波)风土人情,语奇崛,事繁芜,瑰丽多姿;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描写九江庐山风景,雄浑秀美兼具,“倾炫心魄”。与两文相比,《与朱元思书》无论是篇幅还是所描写内容,都远远不及,那因何张溥认为本文可与之并题,再起“波澜”呢?可见,本文除了表现山水之美外,还有着更加深刻而丰富的内涵。
而上述解读方法最大的失误就在于过于肤浅,没有深入探究文本。文章的结构的确非常清晰,但“异水”“奇山”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些内容与文章的主题又是如何呼应的?动静结合的确是文章描写的最大特色,但是动静之间的转换蕴含了什么深意?作者以动写静的目的何在?这些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均没有解答,而这一系列问题恰恰是解读本文内涵的关键所在。
二、《与朱元思书》的解读重心:
六朝时期,山水诗歌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山水之中,使山水成为了极富个人色彩的情感载体。正如吴均在其名篇《山中杂诗》中称“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绿竹可充食,女萝可代裙”所写,山水风物已经与诗人的生命相契合,成为其生命中的一部分。解读文本,重心就在于品读其笔下山水景物的与众不同之处。这里的与众不同,表现在作者所选择的材料,不同材料之间的关联,文中描写方法的表达效果等。其关键就在于要把文章看成一个整体,同时还不能忽视作者在写作时的真实心态。
三、《与朱元思书》解读的关键点:
1、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联。
本文各部分之间的关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文章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在各部分之间相互呼应,形成过渡。文中写水的结尾,由静转动,描写“急湍”“猛浪”,自然就引出下文争先恐后、蓬勃生长的群山。此处,同样也是文章动静描写转换的典范,其内涵将在下文分析描写手法时详细阐述。
其二,文章不同内容之间相互呼应,渲染出了沉静超然的境界。过去解读此文,总强调文章只是在接近末尾处,才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组对句点明了主旨,表现了超然于尘世之外的心境。实际上,文中早有相互呼应的内容渲染出了这一主题。文章开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联,写云散风清,苍天青峰,融为一色,就表现了一种极沉静的画面。在这幅画面中,重峦叠嶂的群山融入青天之中,且无一丝流云扰动其中的平静,这是何等广阔的世界,无边无际,唯有自己的身影在其中任意而行,身外的一切都化入了“共色”的世界之中,这又是何等超然。作者再写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缥,青白色;碧,青绿色,唯有在一潭静水中方能发现这两种色彩的混杂,“千丈见底”的水中,还在“直视”“游鱼细石”,足见此刻作者内心的平静,就如同眼前这一潭碧波。上两句,笔墨极淡,而文末作者又以极浓之色彩,来渲染这一境界。“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表面写林木之茂,但“在昼犹昏”“有时见日”,带出时间,暗示着山中岁月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消失。超然物外者,自然不必在意日月匆匆,任其飞逝,流动的时光在此自然也就静止了。文章的主题,作者早已通过浓淡相间的笔墨在文章渲染而出了。
2、作者选材的特色。
本文是山水散文的名篇,自然以描写山水为主,但作者在选材中却有别具匠心,表现出了自由随意的心境。
文章开头,表现出了极为广阔的境界。作者身处其中,“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正在无拘无束地随意畅游。尽管书下注释提醒,“富阳”在西,“桐庐”在东,后面句子似乎顺序有误。但此时的吴均,已经将狭窄的山谷化成了无限的世界,何需在意“东西”的方向呢?作者写水时,“游鱼细石”一句,遨游水中的小鱼也在呼应作者此时的自由身影。
作者在写山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泠泠,水声清越,唯有在静谧的环境中方能听到这一声响;相鸣,相呼相应,喧嚣的鸟鸣声却又此起彼伏。泉与鸟,一静谧,一沉静,缘于作者的脚步,自由自在在穿行在树林中的每一种角落。“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蝉,鸣叫一夏,自秋而止,文中写山“多生寒树”,两者对应,可见文中所写的季节为夏。但“不穷”“无绝”,表现了这一热烈的季节似乎没有尽头,依然令人的内心炽热,向着山林深处却探寻更美的境界。从作者所选的材料来看,作者的脚步并不局限于山林中的一地一时,而是自由自由,随意往来于山间,无始无终。
3、文章描写手法的特色。
动静结合是本文描写最主要的特点,这也是写景文言文常用的手法,但本文的描写有其独特之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文中描写动静之间的转换极为迅捷。作者写水,“千丈见底”“直视无碍”,均为静景,可作者笔锋一转,原本沉静的流水,就化“急湍”“猛浪”。《三峡》中,郦道元写“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同样是动静相间,但描写的是不同的景物。可本文中,作者描写的就是眼前的一潭绿水,因何会发生如此迅疾的变化呢?很明显,这种变化源自作者心中情感的起伏,同时也为下文所描写的极富动感的群山铺垫。
其次,文中以动态写静景。“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竞”“轩邈”“争”,在此处语义相近,表现出群山争先恐后之貌;“上”“高”写出了山生长的方向,与上述数词连用,似乎山的生长无穷无尽。山原本为静态,在古人笔下,也往往用来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环境,但在作者笔下,却如同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这种写法在中国文学史上极为少见。很显然,这里的描写,同样也是作者内心感受的体现。那么,作者为何在要让群山处于激烈的运动中呢?
再进一步分析,群山直指青天,似无尽头,与后文的“鸢飞戾天”的方向是一致的,而“经纶世务者”不也同样需要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与群山争先恐后之状同样对应。吴均在此处描写的,实际上也是自己的一段心中历程。“鸢飞戾天”,出自《诗经?大雅?旱麓》,原文为“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岂弟(恺悌)君子,遐不作人”。原意是以鸢、鱼竭力飞翔潜游来激励君子去完善自身的道德。《中庸》中就引用此句:“‘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表现道德对人的教化无所不至。换言之,作者笔下的群山就是“鸢飞戾天”“经纶世务”者。那么,为什么作者在此后,笔锋再一转,使这种积极进取之心归于沉寂呢?要弄清这一点,就必须还原作者写作时的心态。
4、作者写作心态探究。
要探究其写作心态,必须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吴均,活动于齐梁时代,有过从军经历,也曾经进入过梁武帝身边的文士之圈。可是,吴均似乎从来没有真正获得当时南朝上层人士的青睐。史载其“欲著史以自名”,写成《齐春秋》,但他无法借阅到齐代的《起居注》,也不懂得依官方的标准来剪裁史料,书成之后,被冠以“不实”之名,且在应对中书舍人刘之遴诘问时又“支离无对”,结果书“敕付省焚之,坐免职”。从这一事例上看,尽管吴均当时已经有一个小小的官职,但始终与上层人士有着极大的疏离。不过,梁武帝看上了其史材,让其撰《通史》。在一次聚会中,武帝以六字叠韵为戏,让群臣酬和,吴均竟然无词以对,武帝毫不客气地以“吴均不均”给他下了断语,“遂永疏隔”,再无重用的机会。张溥叹息他“何独无天子缘也”,实际上,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不事堆砌,语句明澈,与齐梁时绮丽的文风不相适应,自然答不上梁武帝堆砌语音的文字游戏,而其“家世寒贱”,当然也在极为重视门第的南北朝时期受人轻视。虽然,他也曾为自己的前途而奋力拼搏过,但在那样的时代中,他的一切努力最终归于流水。于是,吴均回到了江南明丽的山水之中,将这里作为了他心灵的归宿之地。《与朱元思书》就通过动静之间强烈的变化与对照,表现了他曾经孜孜以求的生命历程,那千百座山峰,正是其写照。最终,在“奇山异水”之中,他找到了自己最终的归宿。“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群山虽“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但覆盖于其上的是“寒树”,掩盖了交错的山峰,也让他与曾经熟悉的人世隔绝,唯留下一片沉静超然的森林,任他自由来去。唯有理解了这一点,方能真正理解本文的内涵。
四、文言文学习方法小结。
文言文,常常以辞微旨深著称,学习文言文如果仅仅停留在肤浅的解释上,往往千篇一律,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大大打了折扣。从上文的教学解读来看,学习此类文言文,关键在于领悟隐含于山水背后的深刻内涵,理解这种内涵的,方法有三:首先,分析作者的选材目的不同材料之间的关系;其次,分析作者所使用的描写手法及其目的;第三,结合背景,了解作者写作时的心态。唯有此,我们方能读出文言文的真正滋味。
内容提要:
《与朱元思书》是六朝山水小品文的代表作,以往在解读时常常以简单而固定的模式来解读文本,导致文章丰富的内涵被忽略。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以作者的个人情感与山水的关系为重心,从文章各部分关联,选材及描写的特点,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影及其写作心态进行分析解读,以展现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复杂心态。
关键词:情感关联选材描写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是六朝山水小品文的经典之作,也是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教学的重点篇目。本文的教学解读,重点赏析文章的描写特点,分析描写内容之间的关系,力图从中发现被我们以往教学所忽视的内容,并以此为基础,探究写景文言文的一些教学方法。
一、《与朱元思书》解读的误区:
本文的内容与结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作者以“奇山异水”为总纲,再分别描写了“异水”及“奇山”,并通过“望峰息心”“窥谷忘反”两句点明了文章主旨。因此,以往的教学往往就是围绕文章的结构,分析一下文中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再强调一下作者淡泊名利的心态。如此解读,自然没有大的偏差,但却让文本的解读陷入了固定的模式之中,忽视了文章更为深厚的内涵。
明代文学家张溥在其《汉魏六朝百六家集》的评语中,将此文与陆云的《答车茂安书》、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并列,称“云龙(陆云字)《?县》,明远(鲍照字)《大雷》,波澜尚存”。陆云的《答车茂安书》描写?县(今宁波)风土人情,语奇崛,事繁芜,瑰丽多姿;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描写九江庐山风景,雄浑秀美兼具,“倾炫心魄”。与两文相比,《与朱元思书》无论是篇幅还是所描写内容,都远远不及,那因何张溥认为本文可与之并题,再起“波澜”呢?可见,本文除了表现山水之美外,还有着更加深刻而丰富的内涵。
而上述解读方法最大的失误就在于过于肤浅,没有深入探究文本。文章的结构的确非常清晰,但“异水”“奇山”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些内容与文章的主题又是如何呼应的?动静结合的确是文章描写的最大特色,但是动静之间的转换蕴含了什么深意?作者以动写静的目的何在?这些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均没有解答,而这一系列问题恰恰是解读本文内涵的关键所在。
二、《与朱元思书》的解读重心:
六朝时期,山水诗歌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山水之中,使山水成为了极富个人色彩的情感载体。正如吴均在其名篇《山中杂诗》中称“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绿竹可充食,女萝可代裙”所写,山水风物已经与诗人的生命相契合,成为其生命中的一部分。解读文本,重心就在于品读其笔下山水景物的与众不同之处。这里的与众不同,表现在作者所选择的材料,不同材料之间的关联,文中描写方法的表达效果等。其关键就在于要把文章看成一个整体,同时还不能忽视作者在写作时的真实心态。
三、《与朱元思书》解读的关键点:
1、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