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5-31 08:37
伦敦奥运会即将结束。后奥运时代,既有场馆如何发挥作用,“伦敦碗”等地标性建筑能否真正融入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矗立在泰晤士河畔的欧洲第一高楼“碎片大厦”究竟是新地标,还是破坏了古老的地平线?本报记者为此专访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城市地理系讲师申铉邦博士。
文汇报:如何利用场馆一直是奥运举办国的难题,首尔曾于1988年举办奥运会,韩国是如何利用这些奥运场馆的,您如何看待奥运会等大型活动对城市的作用?
申铉邦:对伦敦奥运会而言,有一部分奥运场馆是临时建筑,在赛事结束后将被拆卸,但有一些将被保留。主要的场馆“伦敦碗”将被保留作为足球场馆。
首尔曾举办过1988年奥运会,主要场馆集中在首尔东南部,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那里集中修建了一批供中产阶级居住的公寓。在奥运会举办后,场馆区成为体育设施完备、配套设施齐全的区域,1988年夏季奥运会提升了那里的城市面貌。
对于奥运会对城市面貌的改变,我认为这有两方面因素需要考虑:
其一,究竟希望通过奥运会等大型活动,改造哪部分城市区域,必须有一个清晰、长远的规划和目标。
第二,作为一次大型活动,举办奥运会需要动用大量资源,资源如何分配,如果将资源过于集中在举办城市一个地区,是否会对举办国其他地区造成不利影响?这种情况可能因国家、地区而异。对中国这样的大国而言,这样的资源调配带来的影响很小,但对于韩国、英国这样的国家,这样的资源调配的影响力就很大了。
像奥运会这样的大型活动对城市地理的影响确实很深远,但影响有多大或许需要10至20年时间方能见分晓。
文汇报:在伦敦奥运会之前,欧洲最高的“碎片大厦”在伦敦落成,本届奥运会主会场“伦敦碗”也是地标性建筑。您怎样看待世界大都会建立新的地标性建筑,这是否一种趋势?
申铉邦:很多城市都在建立地标性建筑来提升城市形象,就如伦敦修建的“碎片大厦”、“伦敦碗”,迪拜修建的迪拜塔等等。这些建筑的确有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
另一方面,对当地居民而言,这些建筑是否真的能起到实际作用仍存疑问。这些地标性建筑重新绘制所在地区的地平线,它们将对这一社区既有设施、建筑提出难题,这些建筑是否能完美地融入社区,给当地居民带来便利,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此外,这些建筑往往占地很大,规模宏伟,需要很大的空间,这样未必是一种经济利用土地和空间的模式。
其实,地标性建筑的崛起也让城市逐渐失去个性。身处各大城市,你会有似曾相识之感。这取决于政府、决策者的思路与想法,他们拥有更多资源与决定权。很多决策者认为,一些地标性建筑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形象。在这样的思路下,一些大牌建筑师奇货可居,他们穿梭于世界各地,在同样的思路与图纸下,所设计的建筑也有趋同效果。
我认为这是一种全球化的结果,越来越多的建筑由跨国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由此带来相似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