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政治第九课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逍遥学能  2014-02-21 08:36

2012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所以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提示】
(1)“两个方面”不是任意的两个方面,而是构成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2)“两个方面”是具体的、多样的,不局限于“好”与“不好”两个方面。
【拓展】
哲学上所讲的矛盾和生活中所讲的矛盾
(1)第一种情形:生活中讲的矛盾,如人与人的矛盾、阶级与阶级的矛盾,其实是矛盾双方斗争性的具体体现。
(2)第二种情形:生活中讲的矛盾,还包括人们语言表述上的矛盾(如成语故事“自相矛盾”中所寓),这是逻辑矛盾。
哲学上讲的矛盾是事物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而逻辑矛盾是人们主观思维上的前后不一致,二者有着天壤之别。
3.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
关于矛盾基本属性的两大方法论
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我们应当促进有利转化,防止不利转化。
第二、矛盾双方的对立性和同一性不可分割,我们应当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同一性(统一性)斗争性(对立性)
区别含义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连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属性和趋势
表现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相互贯通(渗透、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相互区别;相互排斥。
哲学上讲的“斗争”与生活中讲的“斗争”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特点相对的,有条件的绝对的,无条件的
联系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对立统一规律
【联系实际】
第一种情形如“谦受益,满招损”。
第二种情形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4. 矛盾普遍性及其指导意义。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1)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2)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一分为二的全面分析方法,反对 形而上学的片面观点(一点论)。
【提示】
(1)矛盾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能说任何两个事物都构成矛盾的双方。
(2)矛盾不仅是普遍的,也是客观的,是事物固有的,人们不能任意地制造和消灭矛盾,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矛盾,通过改变矛盾的条件来改变矛盾的状态甚至解决矛盾。
(3)两点论的“两点”不能仅仅为“优点”和“缺点”、“成就”与“不足”。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4)解决矛盾不是说消灭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具体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
【联系实际】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承认矛盾并勇于解决矛盾的体现。
科学发展观中的“五个统筹” ??兼顾矛盾双方
“和而不同”的外交战略思想 ??兼顾对立和统一
【高考题-辨析题】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矛盾越多就越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②这种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任意制造和消灭矛盾。
③人为制造的矛盾与事物自身所固有的矛盾是有区别的,人为制造的矛盾不仅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而且会适得其反。
5.特殊性及其指导意义。
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即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原理内容: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是可以变化的。
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
【提示】
(1)“寓于”、“包含”、“表现”的使用不要混淆。
(2)不能说“没有普遍性就没有特殊性”。
(3)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不能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4)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所谓“具体的统一”,就是指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自身的实际相结合;所谓“历史的统一”,就是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阶段的实际相结合。
7.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①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②次要矛盾是指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①主次矛盾的辨证关系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次要矛盾
区别含义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地位处于支配地位处于从属地位
作用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
联系(1)相互影响。主要矛盾由于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因而它的存在与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但次要矛盾虽然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主要指两种情况:①主要矛盾解决了或者基本上解决了;②原来的主要矛盾虽然并没有解决,但由于出现了新情况,特别是条件发生了变化,其它矛盾可能更为突出,也会发生主次矛盾的相互转化。
8.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①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②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对比上占优势;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时,事物就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由这一事物变成另一事物。
方法论:矛盾主次方面的辨证关系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知识联系】
(1)前面讲过“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事物性质”,和这里并不矛盾。准确地说,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中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矛盾的同一性指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个转化过程,就是矛盾主次双方此消彼长的过程。当这一转化尚未改变矛盾双方原有的主次地位,就是事物量变的过程,当这一转化实现了矛盾双方主次地位的变更,则发生事物的质变。
矛盾双方的转化还有另外两种特殊情形:
双方“同归于尽”,产生新的矛盾,如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双方“走向融合”,产生新的矛盾,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城乡矛盾的解决。
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
区别含义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地位处于支配地位处于被支配地位
作用起主导作用不起主导作用
联系1、相互依赖: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
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是矛盾双方力量此消彼长,不断运动变化的结果。矛盾的主次方面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就改变了。
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关系
关系类别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
区别外延不同相对“许多矛盾”而言,一般只有一个“同一矛盾”而言,主次方面都只有一方。
内涵不同主、次矛盾指“矛盾体”,可称为“一个”或“一种”,内部又含主、次方面。主、次方面指“矛盾侧面”,只能叫“一方”或“方面”。
作用不同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常用在“办事情”,解决问题上,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怎么找出问题关键决定事物性质。常用在“看问题” 上,用于评价利弊,优劣,功过等。
材料信息如果材料中的文字主要反映的是人们应该如何“办事情”,即“怎么办”等具体要求和做法的,这些都与主要矛盾有关,动作词汇多为“抓”、“坚持”、“做到”等如果材料中的文字仅仅反映的是人们对某事物或某人物的评价或看法,只是“看问题”而没有论及“怎么办”,则意味着材料与矛盾的主次方面有关。动作词汇多为“分清”、“认识”、“评价”等
关键词多用“重点”、“中心”、“关键”、“突出任务”、“核心问题”、“放在首要地位”、“重中之重”、“第一要务”、“首要任务”等词汇多用“主流、主体、性质、实质、方向、本质、多数、总的看、利弊、优劣、大局”等词汇
侧重点主要矛盾侧重强调重要,不求比重上的多,而求分量上的精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是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方法论要求要求做工作要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但又不忽视一般要求看问题要把握本质和主流但又不忽视支流
联系复杂事物包含着许多矛盾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而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
注意:
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但不能因此否定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的影响作用。
9.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1)哲学依据:主次矛盾的辨证关系、矛盾主次方面的辨证关系
(2)基本内容:
坚持两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坚持重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第三、两者的关系: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
(3)反对的错误倾向
第一、脱离重点的两点论是形而上学的均衡论。
第二、脱离两点的重点论是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拓展】
一分为二的观点、两点论、两分法,都是全面的观点,本质上是一致的,不矛盾。
10.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提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以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为前提的。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是认识事物的方法,又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2)地位: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提示】
(1)如何“活的灵魂”?
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生搬硬套,这样才能保持其生命力。
(2)注意区别: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3)哲学依据: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4)意义
第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第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提示】
第一点从认识世界的角度讲,第二点从改造世界的角度讲,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因:哲学依据+地位+意义
(5)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补充)
第一,前提: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才能进一步对矛盾作具体分析。
第二,关键:要注意研究事物的特点、本质以及事物存在的具体条件。只有研究这些特点,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区分开来,做到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重要条件:要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事物的矛盾。只有在运动中把握事物,才能做到主客观的具体历史的统一,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拓展】
1、全面“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从唯物论角度: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从辩证法角度: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从认识论的角度:认识的不断发展。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关系
比较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
区别含义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 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哲学依据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矛盾特殊性原理规律客观性原理
哲学范畴唯物论辩证法唯物论
侧重点侧重于主观与客观的相符合,反对主观主义侧重于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注重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反对“一刀切”侧重于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违背客观规律
联系?都突出强调了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去认识事物的不同性质。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从实际出发的深入体现和必然结果。在现实生活中二者是融为一体的
******************************************************
【回顾并小结: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1、回顾并总结:什么是矛盾分析方法?

矛盾分析法:
(1)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要求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两点论、两分法看问题。
(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主次矛盾及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矛盾分析方法的重要性
(1)矛盾分析方法在唯物辩证法中的重要地位
从世界观的角度看,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因此,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世界充满矛盾,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是就是解决矛盾,因此,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正是如此,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就成为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2)矛盾分析方法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
矛盾分析方法一向是高考的重点,纵观历年高考试题,涉及矛盾分析方法的题目的分值占总分的比例都比较高。
试题设问的指向主要有:
①事物既对立又统 一的关系,一分为二的观点;
②矛盾转化律;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主、次矛盾相互关系原理及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关系原理;
⑤与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3、怎样灵活运用矛盾分析方法?
(1)与学科内知识的渗透
① 与《生活与哲学》其他知识的渗透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物质与意识之间;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实践的客观性和能动性之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贡献与索取之间……。
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分析: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
用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分析: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不可分割,但前者是第一位的,后者是第二位的。其它如实践的决定作用与认识的反作用之间;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与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之间;贡献和索取之间……。
② 与《经济生活》知识的渗透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生产与消费之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之间;劳动者权利与义务之间;效率与公平之间;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之间;五个“统筹”……。
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分析:投资的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税收……。
用一分为二、矛盾主次方面的相互关系分析: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用主次矛盾的相互关系分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③ 与《政治生活》知识的渗透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民主和专政之间、政治权利和义务之间、政府的权力和责任之间……。
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分析: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我国的民族的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用一分为二、矛盾主次方面的相互关系分析:“一国两制”下我国社会的性质;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④ 与《文化生活》知识的渗透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之间……
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分析: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中华文化与地方文化、民族文化之间……
用一分为二、矛盾主次方面的相互关系分析: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2)结合社会热点进行分析(牛刀小试)
下列事实体现了矛盾分析方法的什么道理?
① 和而不同的外交战略
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和解决矛盾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实战训练
例题1:一位专家曾说:“世界一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请用矛盾分析方法对这一观点进行分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2012届高考政治图表类问答题复习教案
下一篇:2012届高考政治第二轮生产、劳动与经营复习教案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2012届高考政治第九课考点专项复习教案】相关文章
【2012届高考政治第九课考点专项复习教案】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