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4-02-04 16:56
第I卷 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
1、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输到
A.泌尿系统 B.泌尿、消化系统
C.泌尿、消化、呼吸系统 D.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
2、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
C.各级动脉和静脉 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3、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与血浆浓度基本相同,其原因是
A.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 B.使体内增加水分
C.使体内增加无机盐 D.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
4、血浆中的水来自
A.组织液 B.血浆、消化道 C.淋巴、组织液 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5、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免疫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D.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免疫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6、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7、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8.人体皮肤大面积烧伤且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是由于
A.体液大量损失 B.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补充 D.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9、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①小腿抽搐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尿毒症 ④组织水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某人因外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A.脑干和脊髓 B.小脑和脊髓 C.小脑和脑干 D.只有脊髓
11.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有关的一组是
① 培育无子番茄 ② 培育无子西瓜 ③ 果树整枝修剪 ④ 带芽的枝条扦插 ⑤ 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 ⑥棉花摘心
A.①③④⑥ B.①③④⑤ C.②③⑤ D.③⑤
13、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如下表处理,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
请根据图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 B.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抵消顶端优势
C.顶芽的存在并不影响侧芽的生长 D.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
14、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5、对果树压条时,需要把压条的树皮环剥一圈,环剥后剥圈以下的侧芽会迅速发育成侧枝,原因是
A.顶芽不会产生生长素 B.剥圈以下的部位生长素浓度较低
C.剥圈以下的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 D.剥圈以上的部位生长素浓度较低
16、精神病患者发病时,自控能力较差,有暴力倾向,医生给病人注射一定量的某物质,使其出现暂时休克现象,若要使其迅速苏醒,可注射另一种物质,这两种物质分别是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麻醉剂和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和葡萄糖 D.甲状腺激素和生理盐水
17、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术中。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18、下图表示水平植物的生长状况。比较①②③④处生长素的浓度及细胞生长速率,正确的一组是
19、为验证生长素对果实发育的影响,将黄瓜雌花在开花前套袋,平均分为1号、2号两组后作如下处理:①1号开花后在雌蕊的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再套袋;②2号开花后人工授粉。此设计的缺陷是
A.1号未进行人工授粉 B.2号花未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C.缺乏只作套袋处理的雌花 D.缺乏自然传粉的雌花
20、当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时,效应T细胞发挥的作用是
A.产生抗体使靶细胞裂解 B.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
C.产生组织胺增强B细胞的功能 D.促进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二、多选题(每小题不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20分)
21、动物体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是通过递质实现传递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产生的B.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C.构成突触的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D.兴奋在通过突触时是以化学信号传递的
22、淋巴细胞受某种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抗体
A.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起非特异性免疫作用
C.是针对各种抗原的 D.能在体内存留
23、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与体液免疫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B.效应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能特异性地与抗原结合,杀死抗原
C.进行细胞免疫时,抗原也需经吞噬细胞的吞噬和处理
D.记忆T细胞接受同一抗原再次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
24、组织液生成增多,大量地积累在细胞间隙就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能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D.淋巴结发炎,淋巴回流受阻
25、以下关于激素调节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微量、高效 B.通过体液运输
C.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D.直接参与代谢并为代谢提供能量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多选题(每小题不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20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Ⅱ卷 非选择题
1、(共10分)右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号5所示结构的具体内环境是
[ ] 。
(2)图中哪个标号所示的结构氧浓度最低?
。
(3)图中哪个标号所示的部分必须通过淋巴循环才能回到血液? 。
(4)图中哪个标号所示的部分营养物质最为丰富? 。动物体内的CO2是由图中哪个标号所示的结构产生的 。
(5)内环境是由图中哪几个所示的部分组成? 。请用箭头正确地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此图表示了体细胞通过 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各细胞直接从内环境中获得 和排出 。
2、(每空1分共7分)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间题:
(1)从反射弧的各种环节上看,①和②属于 ,③→⑩属于 。皮肤血管、立毛肌等在反射弧中属于 。
(2)当环境温度较低时,皮肤血管会 ,骨骼肌有时会 ,甲状腺的分泌活动会 。
(3)神经和激素都可以对体温进行调节,你认为在这两种调节方式中是以 调节为主。
3、(11分)阅读资料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乙酰胆碱酯酶能催化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水解,使神经递质在完成神经兴奋的传递任务之后,尽快消失。有机磷杀虫剂能专门抑制动物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能很快消失,肌肉细胞就会处于持续兴奋之中,表现为震颤不已,直到死亡。
(1)图乙①中的物质释放到③中的方式是 。
(2)由图乙看出,突触后膜的面积相对较大,其意义是 。
(3)请将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
验证有机磷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材料用具:
两个相同的图甲装里、适宜的放电装置、有机磷杀虫剂、生理盐水、培养皿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两个装置编号1、2,并分别将装置中青蛙的“神经一腓肠肌”标本放入盛有等量生理盐水的两个培养皿中。
第二步:同时用电极分别刺激两个“神经一腓肠肌”标本的神经,指针都向左偏转,然后恢复。
第三步: 。
第四步: 。
实验结果: 。
4、(12分)比较a、b、c三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的现象是 。
(2)b图的现象是 。
(3)c图的现象是 。
(4)a、b、c三图说明 。
(5)a图中从上而下第三侧芽生长较第一、第二侧芽好,可以说明:
。
(6)许多树木形成宝塔形树冠,原因是:
。
附加题:南方红豆杉为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具有极其重要的药用和经济价值,虽可利用种子繁殖,但种子的休眠期长,种子的萌发率低。为挽救这一珍稀物种,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提前解除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这一目标,做了如下实验探索。通过实验,得到了下表中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
(1)根据该小组的研究内容,请为他们的研究性课题拟订一课题名称:
。
(2)该小组做出的假设是:
。
(3)概括该小组实验全过程的主要步骤:
(4)该实验可得出的两条结论是:
a. 。
b. 。
(5)为了使该研究结果更加科学、更具说服力,应做哪方面的改进?
。
旬邑中学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答案卷
答题时间:10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A
D
C
A
C
D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B
A
B
C
V
D
C
B
二、多选题(每小题不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20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CD
AD
ACD
ABD
ABC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1、(每空1分共10分)
(1)[ 6 ] 血浆 。(2) 1 。(3) 3 。(4) 6 。 1 。(5) 3、6、7 。略 。
内环境 , 氧气、养料 CO2和代谢废物 。
2、(每空1分共7分)
(1) 传入神经 , 传出神经 。 效应器 。
(2) 收缩 , 不自主战栗 , 加强 。(3) 神经 。
3、(共11分)
(1) 外排(胞吐) 。(2) 有利于接受神经递质 。
(3)第三步:在装置1的培养皿中滴加一定量的有机磷杀虫剂,在装置2的培养皿中滴加等量的生理盐水。
第四步: 一段时间后,同时且电极刺激两个“神经――腓肠肌”标本中的神经,观察现象 。
实验结果: 装置1的指针持续向左偏转,装置乙的指针向左偏转后恢复 。
4、(每空2分共12分)比较a、b、c三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的现象是 顶芽存在时,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 。
(2)b图的现象是 切去顶芽,侧芽可以发育成枝条 。
(3)c图的现象是 将含生长素的羊毛脂放在已切去顶芽的位置 。
(4)a、b、c三图说明 在顶芽存在的情况下,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 。
(5)a图中从上而下第三侧芽生长较第一、第二侧芽好,可以说明:
顶芽对侧芽的抑制程度,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弱 。
(6)许多树木形成宝塔形树冠,原因是: 顶芽对侧芽的抑制程度,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弱。因此,对下端侧芽的抑制相对上端较弱,使其发育成枝条 。
附加题:(每空2分共14分)
(1) 打破(提前解除)南方红豆杉种子休眠的技术(方法、措施)的研究(或人工处理南方红豆杉种子提高发芽率的技术(方法、措施)的研究 。
(2) 机械破损种皮、植物激素、温度等外因能解除种子的休眠,提高发芽率 。
(3)概括该小组实验全过程的主要步骤:
b. 按上述要求对各组种子进行处理 。c. 播种并分别记录各组发芽情况 。
(4) a. 破损、赤霉素浸泡、温度对解除种子体眠都有作用 。
b. 机械破损后,再用40℃的0.05%赤霉素浸泡效果最好 。
(5) 设置对照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