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5-22 09:27
一、概念
故事导入:教师运用与新知识相关,有故事情节的资源,呈现其生动形象的情节内容,让学生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感知体验,产生对新知识探求的迫切心情和欲望,进入对新知识学习的方法。
二、应用目的
1.激发兴趣,产生学习动机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原动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好和乐而产生的求知欲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动力。因此,教师在上课伊始就要循循善诱,唤醒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意识到学习要达到目标及意义,激发内部学习动机。
2.引起注意,迅速集中思维
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刚上课时心理处于紧张、消极的状态,生动新颖的导入可以使学生自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在大脑皮层和有关神经中枢形成对新知识的“兴奋中心”,使注意力迅速集中,为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3.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
我的教学片段中有一个探究性的问题:“x可能是什么数呢?”引发学生好奇心,为新知识学习做好铺垫。
4.沟通感情,创设学习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而已。”因此良好的情感交流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催化剂。
三、应用原则
1.目的性、针对性原则
导入要紧扣教学目标和要点,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内容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方式,使学生明确要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要学。
2.直观性、启发性原则
导入要尽量以生动具体情境为基础,抓住学生心弦使起情绪高涨,有利于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趣味性、艺术性原则
导入要颇有风趣,引人入胜,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语言的魅力和炽热的情感。
4.简洁性原则
导入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5分钟为宜。
四、应用效果
这节课《数怎么又不够用了》,是整个第二章的第一节课,对无理数的引入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对整章的学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否把这节课学好,兴趣与求知欲是关键。因此,我这样设计这节课的导入:
1、让学生口述龟兔赛跑的故事,目的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其参与意识。
2、用课件演示新版龟兔赛跑,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情绪处于兴奋状态。
3、在学生产生兴趣之后因势利导,把学生引向对新知识的学习,提出探究性的问题: “x可能是什么数呢?”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亲密联系,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x不可能是整数,也不可能是分数,从而引出课题《数怎么又不够用了》。
施之教法,贵在启导。“导入”将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想这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愿望。
其他的导入技能还有如情景导入、旧知识导入、古诗词导入、实验导入等多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