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5-19 08:51
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数学教师、数学教育工作者都投入了满腔热情,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劳动,可以看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一向沉闷的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教师的教学手段异彩纷呈,我校创办四年以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在整理教研成果时我发现了一些实施中的不足,少数教师对课改精神理解偏差,从而导致了一些低效课堂的出现。
一、课堂上的大段板书或没有板书。有些教师在平时教学(没有人听课)时,图是随意在黑板上临时画的,大段的文字或例题也是在课堂上写出的,不管是讲、练、悟都在黑板上进行,以致擦了一黑板又留下一黑板,白白浪费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时间。在公开课时,什么过程都靠多媒体课件进行,频繁地翻动幻灯片,学生如同看电影,能随着情节呼应教师的思维,至于重点是什么,难点如何解决,怎样推导过程,学生在课后一问三不知。教师在黑板上的空白给学生的摹仿带来致命伤害。不在意课堂效率,再先进的教学设备也没有太大价值;不在意教学方式,再多的书写给学生也只是简单的揉杂堆积。
二、追求形式,忘了本质。案例:△abc中,ab>ac,ad平分∠bac,过bc的中点e作eg∥ad,分别交ab于f,交ca延长线于g,求证:cg=bf,一位教师在上完新知后讲解这道例题,完完整整演了一场“独角戏”。举了八种解题方法和技巧,单纯刻意地追求教学招数、技巧的转变,以为教学花样翻新便是新理念下的教学,像歌唱家举办歌唱会,一人唱到底,观众只需聆听欣赏就够了,教学过程鲜有学生参与,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下课铃响了,“我还有四种方法未讲,课后同学们自己去思考”,我想学生心里不骂老师才怪,这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明白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条件构成及运用,选本道例题只需介绍一到两种方法即可,可试着放手学生交流讨论出“构造三角形全等”、“作三角形中位线”、“构造三角形相似”的某些思考并作总结,然后返还课题。否则,对教学的本质视若不见,该教会的没有教会,该形成的能力未形成,教学效率低下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三、无效提问与越俎代庖。有些教师上课时非常喜欢提问,但提问时的技巧与目的不甚明了。对着少数学生提出问题,并逐个给与“点评”,被提问的学生由于紧张不易回答,而大多数同学置身事外而无思考讨论,较好的同学回答正确,便掌声一片。公开课时一个简单问题提出来,学生齐唰唰举手一片,听课时老师不免嘀咕:既然大家都会了,还提问做什么?既然大多数同学在放羊,只养几只肥羊有何意义?有道探究题,需要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大家合作探究,布置任务不到一分钟教师便迫不及待地告诉学生思考方向、思考方法、辅助线的添法,就差点把答案直接说出来。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让学生在已有知识中通过大家的努力把结论探究出来呢?关键还在于对学生们的不放心与能力的低估。
四、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理解偏差。有些教师把自主学习理解为让学生自己学习。学生自定学习内容和进度,老师成为学生的旁观者跟着学生去思考,去补充,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被学生的集体乱发言雷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若离开老师的引导,就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目的、学习重点进行部署,势必白白浪费大多数同学的宝贵时间。而合作学习又成了教师实施新课改的宠儿。小组学习次数频繁,主观随意性大。学生未准备,就进入小组学习状态;还在激烈探究,教师宣布时间到了停止合作,汇报成绩。我以为并不是每一节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也并不是大多数教学任务都要通过小组活动才能完成。当解题方法多样或意见不统一需依靠小组探讨得出结论时合作学习,能事半功倍,使得教学效果提升,培养学生表达与交流,探索与创新的能力。
五、试卷讲评及习题的低效。考试过后,教师对试题评讲常常从第一道开始一口气讲直到下课。该讲什么题,达到什么目的,哪些是大多数学生错的题,哪里是学生没有掌握方法,哪些错误属技术层面,教师心里无底,不进行知识梳理,不进行习题归类,没有方法规律总结,学生没有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再遇到同类或变式数学题仍然不会。临川二中的黄金声老师在谈讲解数学习题时曾说:想一想能懂的,慎讲;跳一跳能懂的,精讲;议一议不懂的,深讲;从最后一题讲起;从多数人的错误讲起;从刻骨铭心的地方进起;从不可容忍的错误讲起。学生对错题进行归类,小结,教师点评,是讲评试卷的最好补充。对于习题的布置,应充分认识到学生个体差异性,尽量多设置有层次的变式题,避免“一套练习题”走天下的训练模式。
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通过良好地运用先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新理念去指导我们的教学,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我们的教学效果才能高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