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5-16 10:47
作者: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韩愈的《师说》是一篇充满批判精神的文章,其批判的勇气、批判的态度、批判的精神和批判的思维技能都值得我们引导学生学习。
《师说》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不能空泛行之,要结合文本内容并知人论世来展开。
首先我们要了解《师说》的写作背景,感受韩愈的批判性精神。
一是写作缘起。这是韩愈任四门博士时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夸赞李蟠“好古文,不拘于时,好学于师”。
不仅如此,此文还是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针对的是六朝以来文学创作中的浮靡之风。
二是社会背景。在唐代的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师说》则是对“士大夫之族”的这种错误的观念的批判。
面对世俗高举旗帜,是需要相当的批判勇气与精神的。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有这样一段话: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韩愈成了世人眼中的“狂人”,其实他不过是“求真”的勇士。
韩愈此举,表现出求真的执著坚决态度和无畏黑暗世俗的反抗精神,还体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了解这些,目的是多少增强一些学生的批判性精神,包括思想的独立、真理的执著追求、批判的自信和社会的使命等。
接下来,梳理文本内容与议论方法,继续感受韩愈的批判性精神,并学习他的批判性思维技能。
开篇第一段韩愈便旗帜鲜明地指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一看法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具有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
第二段以感慨发端,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尽吐不平之气。韩先生先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接着运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分析。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把为子“择师而教之”,自己却不愿甚至耻于从师作对比,指出“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比较,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这一段不仅对比分析,还深入地挖掘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根源:“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第三段,韩先生以孔子从师作范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举孔子之例加以论述,具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既是对前文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的概括。这一思想将师生之间的那条人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第四段,韩先生以“李氏子蟠”从师学习的事例,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以李蟠作为当时后生晚辈从师求学的范例,对李蟠加以勉励,对当时求学的人则是一种号召。
最后,总结本文在批判性思维技能方面值得学习的地方:
1、社会现象的分析与把握能力。一是追根溯源,深挖原因,让批判具有深刻性;二是多方比较,有理有据,让批判具有可靠性;三是针锋相对,观点独到,让批判具有建设性。
2、社会现象的评价能力。一要高屋建瓴,找好标准;二要陈述可靠,推理合理;三要方法妥切,令人信服。
3、社会问题解决能力。一是找到方法,二是实践验证。
要让学生知道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具有综合性的高级能力,需要的不仅是思维本身,还包括阅历、识见、眼光等。
还要让学生知道,不仅要善批判,而且还要懂得建设。建设是一种更为理想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