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5-13 10:22
自20世纪30年代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发现并提出中国人口分布的“黑河?腾冲线”(胡焕庸线)以来,我国人口分布的大格局不仅未发生变化,且东多西少分布格局更加显著。
据《中国人口报》报道,“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地区分布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在东、中、西部地区分布情况,由多到少为东部4.9亿人、中部4.2亿人、西部3.6亿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分别为452.3人/平方千米、262.2人/平方千米和51.3人/平方千米,东部人口密度是西部的8.8倍。而1990年“四普”数据统计显示,我国东部地区(11个省、市)人口密度为392.0人/平方千米,中部地区(8个省)为241.4人/平方千米,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为52.5人/平方千米。
我国人口东多西少分布格局的形成,与自然条件的优劣,经济水平的高低,社会条件的差异密切相关;“五普”与“四普”相隔十一年,东部人口密度增长幅度较大,西部人口密度增长不大,这与国家政策和人口的迁移密切相关。
我国大面积的人口密集区都位于东部,西部仅绿洲和河谷灌溉地带有较密的人口。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各有关区域的人口密度普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对比1933年有论证的人口密度图,东部的四大人口密集区发展得更加稠密了,而西部的无人定居区如流沙沙漠、粗砾戈壁和高寒山岭等依然不可能有定居。离开了自然条件和工农业发展水平去谈人口分布是没有意义的,持久的人口密集区必有强大的吸引力所在。
我国第一个大面积的人口密集区是华北大平原,也称黄淮海大平原,面积为31万平方千米。1933年人口密度为300人/平方千米,1990年已达622人/平方千米。1990年共有人口19 282万人,计345个县(包括市辖县)、市(包括县级市)。华北大平原是我国的第二个面积大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等河流从上、中游带来的巨量泥沙,逐渐向东冲积而成;同时山前倾斜平原──周围山脉的山前洪积、冲积平原,也与之连接,组成黄淮海大平原的一部分。土层深厚,地势坦荡,“一马平川”;暖温带为主的气候(南部为亚热带气候),垦殖历史悠久,历来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千里中原,历来是全国的经济政治重心。至今工农业生产发达,铁路纵横,是我国的经济荟萃之地,分布着一系列大城市。整个平原以黄河河床为脊轴,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黄(河)海(河)平原,南部为黄淮平原。旧中国,水旱灾害不断。新中国治理各大河水患,发展各大河水利,对黄河大堤进行了全面加固增修,兴建水库、滞洪区、灌区。在确保黄河大汛期不决口的情况下大力引黄淤灌,重新开发黄泛区;植树造林,排涝治碱,把许多沼泽、沙荒、盐碱地变成良田。由于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这里容纳了巨量的人口。
长江下游和钱塘江下游平原,包括长江口三角洲、皖中平原、杭嘉湖平原以及宁绍平原,面积9万平方千米。1933年人口密度500人/平方千米,1990年人口密度高达817人/平方千米。1990年总人口7 354万,共计93个县(包括市辖县)、市(包括县级市)。这里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大规模垦殖,到盛唐之际即已成为我国经济最繁华的地区。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平原上河湖密布,太湖是全国第三大淡水湖,一直是我国的鱼米之乡。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十大骨干工程也将全面建成,太湖水利将进一步发挥出来。目前随着上海的浦东开放、开发,商品经济更加繁荣,堪称黄金三角,将带动长江沿岸的经济联合发展,会有更多的流动人口进入。
长江中游平原包括江汉平原、洞庭平原和鄱阳湖平原,面积9万平方千米。1933年人口密度350人/平方千米,1990年人口密度609人/平方千米。1990年总人口 5 432万人,73个县、市。中亚热带气候,地势低平,堤垸纵横、湖沼密布、港汊交织、耕垦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业有很大发展。但平原上水面占4.3%,如果扣除水面,那么陆地上的实际人口密度还要提高很多。要高度重视的是江汉平原万顷沃野和武汉市的安全,全赖荆江大堤和汉江大堤保护。如果一旦大堤溃决,河水在汛期势必居高临下,一泻千里,形势十分严峻。江汉平原长期以来筑堤束河,围湖造田,堤垸圩田似蜂巢,水系紊乱。每逢汛期,水流互相顶托,无法排水,内涝严重。盲目扩大耕地,致使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