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教案

逍遥学能  2014-01-10 13:23

一、本单元的地位
全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看待”、如何“树立”的起始点是生活、实践。生活和实践既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现实的历史的起点,也是哲学的逻辑起点。在这里,逻辑和历史、逻辑和现实是完全统一的。因此,第一单元既带有绪论的性质,同时也和其他三个单元一样,都是构成本教材的不可或缺的内容。
从知识体系来说,本单元主要是从学生身边的哲学人手,引导学生了解哲学是什么,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以怎样的方式看待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重要特点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程必须首先搞清楚的问题。
从能力目标来说,本单元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意识;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识别不同哲学派别的本质,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增强学生把握哲学与时代关系的能力,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与功能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发展和开放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能力。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说,本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热爱哲学、追求真理、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的意识;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的意识,自觉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世界,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的意识。
因此,本单元是全书的逻辑起点,居于起始的位置,起着引领和导入的作用。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本单元围绕的一条主线就是哲学和生活的关系问题。无论是介绍什么是哲学、介绍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还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的阐释,都是置于生活、实践和时代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在这一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本单元的核心问题就是生活和哲学的关系问题。
围绕上述问题,本单元设置了三课、一个综合探究。
基本结构是:哲学(第一课)??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课)??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课)??哲学的功能(综合探究)。
7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一、本课设计意图
(一) 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
(1) 识记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 理解
○哲学智慧生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类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对待宇宙和人生。
(3) 运用
○联系我们的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实践中。
○运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原理,说明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3)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世界观决定着人的思想方法和行动方法,增强学生主动运用科学的世界观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
(2) 使学生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它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就不能没有哲学。
(二)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思考日常生活富有哲理的事例,感悟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能够开启人的智慧。
8
提示与建议:生活和学习中有许多蕴含哲学道理的故事,表明哲学并不神秘。许多充满智慧、富有哲理的故事,表明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二、内容分析
(一) 教学提纲
框题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 哲学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
(2) 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上述两点表明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 哲学是一种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其本义就是热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学问。
(2) 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从而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框题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 自发的世界观与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3)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 哲学是人们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进行反思的结果,是人们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二) 结构分析及探究活动设计意图
1.本课的逻辑结构
本课是“生活与哲学”模块的绪论,标题为“美好生活的向导”,主要负载的任务有二:一是说明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和实践的关系;二是回答什么是哲学。围绕这两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两个框:生活处处有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一框实际上是解释“生活与哲学”模块的名称的。为了说明生活处处有哲学,我们设计了两个目: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第一目,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一是任何哲学智慧和思想都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二是任何哲学都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对世界进行追问和思考的结果。
9
第二目,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首先,从哲学的本义上看,哲学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就是一种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这样的学问当然会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其次,从哲学的功能上看,哲学作为世界观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教人如何看世界,即如何对待宇宙和人生,如何对待知识和规律,如何对待个人与社会、自己与他人。在这一意义上,我们既可以说哲学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又可以说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这一框主要是回答什么是哲学,围绕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两个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前者主要是从哲学研究对象的角度揭示哲学的内涵,后者则主要从哲学思维的特点、哲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的角度回答什么是哲学。
第一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这一目的基本逻辑结构是: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从世界观的产生人手,讲到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再讲到用世界观作指导如何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法论)。
第二目,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这一目的基本逻辑结构是:具体的知识??哲学知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人手,揭示哲学思维的特点和哲学的基本内涵。
2.本课探究活动的设计惹图
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一目,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一切哲学智慧和思想都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和实践。共有三问。第一问的答案是,人的认识要受到主体、客体等条件的限制,因而使得在排名问题上,学生、家长和老师的看法往往各不相同;第二问的答案是,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和全面的观点、两分法的认识方法要求我们,应看到排名的“二重性”。但是,对问题的回答并不是设计这一探究活动的初衷(在没有学习哲学以前,学生也不可能对以上两问作出哲学的回答)。设计第一问和第二问目的主要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意识到生活处处有哲学。因此,第三问是这一探究活动的落脚点,可以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引起学生对哲学的关注。
第二个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共有三问。第一问,是为了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就连儿童思考的一些问题也包含着某些具有哲学性质的内容。第二问,“杞人忧天”给我们积极的启示是任何事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第三问是为了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在思考中体悟哲学并不神秘,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第二目,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哲学可以给人以智慧,可以提高人的思维层次,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为了说明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思维方法,人们的思维方法和世界观具有密切的关系,哲学对于人们思想方法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问,主要是说明思维方法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0
第二个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哲学具有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第一问,主要是说明没有正确的世界观,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会有幸福的生活。第二问,是为了说明哲学是解决世界观问题的,因此伊壁鸠鲁把学习哲学和人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
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第一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什么是哲学世界观,它同自发的零散的世界观的区别,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哲学。
第二个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哲学既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也是系统化理论化的方法论。共有两问。第一问,是说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做什么样的事情。第二问,则是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和他的为人处世方式之间的内在关系,由此引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关系。
第二目,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此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最一般的本质、最普遍的规律,哲学思维的特点是反思、概括和抽象。具体科学是关于世界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规律性知识,哲学则是从这些具体科学中概括出的最一般的知识。
第二和第三个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其中第二个探究活动主要是说明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思考哲学为什么会发展,是什么推动了哲学的发展,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社会历史实践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是推动哲学前进的动力。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思考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认识到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第三个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哲学作为从具体知识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为了说明一个人的世界观会对他的科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第二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对牛顿研究工作的得与失的思考,认识到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没有科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家就会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迷失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 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1.哲学与爱智之学
哲学一词来自希腊文Philo?sophia。Philo是爱或热爱,sophia是智或智慧。英文 philosophy的意思是“爱智之学”或“爱哲之学”。我们今天使用的汉语“哲学”一词是日本人西周19世纪后半叶翻译过来,他借用了汉语的“哲”字,省去了英文中的“爱”字,
11
为什么没有译为“智学”呢?因为哲和智,意义相同。《尔雅》和《方言》都有“哲,智也”的说法,因此,译为哲学或智学,其含义是一样的。为什么省去了“爱”呢?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解释是,知识和智慧属于神,而不属于人,他认为“智慧这个词太大了,它只适合于神;但爱智这个词倒适合于人。”“爱智是人的自然倾向。”所以,人不可能拥有智慧而只能是追求智慧,人可以称为“爱智者”,而不可以称为“智者”。到了19世纪后半叶,人们对世界、对于知识和规律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不需再通过神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时候“爱智之学”或“爱哲之学”中的“爱”字,就无多少实际意义了。
中国古代无哲学一词,而有哲学之实。《易传》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的道就是属于哲学的范围。“道学”、“理学”、“心学”、“义理之学”、“玄学”、“学术”等都是中国人言说哲学的特殊方式。
哲学作为智慧之学,无疑可以给人以智慧。但哲学的智慧和其他科学有所不同。哲学的智慧首先表现为一个人对宇宙、人生的正确把握和认识,即让人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或如台湾学者所言,“定位宇宙,安排人生”,或如冯友兰先生所说,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具体知识和哲学对于人的作用是不同的,“具体知识使人成为某种人,而哲学使人成为人。”我们学习科学知识,是要成为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而不管是什么样的人,他都要生活,生活才是人之为人的最根本的意义和最后的归宿。
哲学的智慧还表现在它可以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一个人有生活的指导和没有指导是大不一样。苏格拉底说:“未经反省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生活”,他认为这样的生活还不如不过。同样的境遇,同样的条件,为什么有的人生命历程中不断获取着快乐和成功,有的人却总是身陷泥泞和坎坷;同样面临艰难和困苦,为什么有的人能够笑对人生、应付.自如,有的人却是唉声叹气、怨天尤人。这里的问题就在于我们是否以正确的态度去认识和对待这个世界。说到底,就是个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在这一意义上,哲学又可以说是关于生活的艺术,它告诉人们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幸福生活,如何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在生活着,但与其说是“生活着”,毋宁说是“活着”,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什么才是幸福,并自觉地反思自己现有的生活,以追求更美好的人生。
哲学的智慧来自生活和实践,来自人们对世界的深深的关注和思考,来自于对人类命运的关切。有了这种思考和关切,中国的先哲才会“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才会自觉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有了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马克思才会思考资本主义社会的出路,探寻人类解放的道路,创立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
2.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哲学不是“单纯的思辨”,不是“贵族或有闲阶层的奢侈品”,而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
12
哲学依赖于实践。哲学研究人和世界的关系,而人和世界的关系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人类的实践活动所提出的各种问题,构成哲学反思的最深厚的生活基础和发展的动力。而且,哲学问题的真正解决以及解决得正确与否,都离不开实践。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遇到过顺境和逆境,总结和积累了多方面的经验,正是在实践中获得的这些经验才能引起人们的思考,提示人们遇到事情时应该怎样做会更好,怎样做会出现问题,经过日积月累,人们就聪明起来了。当人们把对事物的认识上升到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就形成对世界一般的观点和看法,用这个世界观和方法论自觉指导实践活动,人们就会变成有智慧的人,聪明的人。如果没有实践活动,人们不与外界打交道,就不会思考这些问题,就不会有哲学的智慧。诚如马克思所说:“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6页,1995年第2版。)
实践需要哲学。人的实践活动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在于它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活动目的的设定有两个基本前提:对外部世界的正确把握和对人自身的需要的科学理解。哲学为活动者提供了一个包括人在内的世界图景,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反映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从而为人们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提供一般的理论和思维前提。
此外,哲学作为方法论,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基本规范和准则。人类活动需要方法,不同的活动需要不同的方法。而任何活动,都需要哲学的方法,这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规范和准则。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实践的结果并不总是预期的。人类实践活动的预期目的与现实结果之间的不一致,使对实践结果以及整个实践活动过程本身的评价成为必要。哲学以其独特的批判功能对人们的实践产生导向作用,帮助人们揭示活动失误的根源,为人类克服错误、避免失误,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指明了方向。,
强调哲学对实践的最终依赖性,强调哲学要研究实践中蕴含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并不意味着哲学的独立性被取消。相反,哲学之所以能够对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因为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关注着实践的发展,它将实践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加以提炼、过滤和升华,转化为真正的哲学问题,继而以真正的哲学思考来解决这些问题,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哲学的智慧来源于实践,这是最根本性的,为什么又说它来源于人们对世界的思考和追问呢?
哲学产生于实践,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当人们在实践活动思考和追问世界时,哲学才会产生和出现。“世界从何而来?”“世界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这些问题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认识和思考。这种追问和思考使人类的思维水平跳出了具体事物的局限,概括出关于世界普遍规律的认识,诞生了关于宇宙根本观点的学问,使人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和水平。从哲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哲学的每一步发展和前进都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追问、思考和概括的结果。
13
3.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哲学中一个最基本的关系。掌握好它们的关系应该注意下列问题。
第一,哲学上说的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不同科学在揭示各自学科的规律的同时,也在为人们提供一种认识和处理事情的方法。例如,数学是揭示现实生活数量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同时它又为人们提供一种可供操作的具体的数学方法。具体科学的方法是指不同学科的不同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哲学讲的方法论是一般的方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二,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观点指导方法。当用世界观的观点去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就会体现一套与之相应的方法,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另一方面,方法体现观点。人们处理问题的方法总受一定的世界观支配,方法论又体现世界观。可见,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第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表现为方法论。
(二) 相关疑难问题解答
1.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不是对具体事物的看法和观点。最初人们对生活其中的世界的看法局限于所接触的事物。如,通过与某人接触,你会说他非常善良,乐于助人;进而,你可能又发现他很诚实,时间长了你可能得出一个观点:他是一个很实在的“好人”。正是人们通过对一事、一物的看法进而形成对同类具体事物的观点。所谓“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指人们对事物共同特征进行概括和抽象出来的看法和观点。我们可以把世界分为自然、社会和思维三个领域,由于这三大领域所研究的问题不同,所以形成的科学也不同。当人们把自然、社会和思维作为一个整体,概括地总结它们的共同点,形成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时,我们就把它称之为“世界观”。例如,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人类社会也是变化和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人的思维随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整个世界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我们把“世界是变化和发展的观点”称之为世界观的一个观点。可见,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人人都有。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在同各种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必然会对世界有所认识,形成对世界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也就有一定的世界观。正是由于每个人的世界观来源于自身的实践和体验,没有加以论证和系统化,具有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我们称它为朴素的世界观。又由于每个人的立场、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等有差异,其所处的境遇、生活经历及其对事物的体验不尽相同,形成的世界观会各不相同,甚至是彼此对立的。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一般来说,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的一种体验,它是自发的、朴素的、零散的。这种非系统、缺乏论证的世界观还不能称之为哲学。当人们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社会具备一定的实践条件,特别是人类的思维达到一定水平时,哲学家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就上升为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称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14
2.学好哲学与掌握好其他学科知识的关系
对此问题,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第一,学好哲学有助于促进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因为哲学提供给人们的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提供给人们的是一般方法,为人们进行具体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例如,哲学告诉人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要尊重事物的规律,抓住事物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它指导人们在学习各门科学时,要从学科研究的实际和特点出发,从自身基础和条件出发,深入到学科中去,把握本学科的规律,循序渐进地掌握学科知识。
第二,不能以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学习。哲学与具体科学有着严格的区别和界限。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讲的是所有具体科学规律中带有普遍性的观点和最一般方法,如世界的本质和状态是怎样的等问题,而引力规律、遗传和变异规律、化合与分解等规律都不是哲学要回答的内容,是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要回答的问题。那种认为学好哲学就能够代替具体科学学习的认识,是不科学的。
四、教学方法建议
(一)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2课时,也可以安排3课时。在起始课,通过对具体事件、问题的探究和争辩,达到让学生对学习哲学产生兴趣的目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哲学作为一门知识课程进行教学,要用哲学的方法教哲学。
(二) 教学方法建议
1.坚持从生活出发
以现实生活为突破口,从学生的实践、认知水平着眼,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或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教学的具体设计要体现学生的参与,可以让学生谈亲身经历的事情,也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历史知识、经典成语,还可以设计现实的、学生感兴趣的、耐人寻味背景或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也就是说,无论是知识引入,情境设计,还是活动安排,问题的切入都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或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建议教师在备课中可翻阅一些学生学习过的各科知识,充分挖掘不同学科的具体知识所体现的哲理,帮助学生理解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也可以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哲学角度分析道理。教学的落脚点是让学生感到学习哲学有用。总之,要根据学生认识水平,人情人理,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到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并喜欢哲学。
15
由于学生开始学习哲学,对于哲学的术语和观点还不可能掌握和理解,建议教学中根据需要进行提示和点拨。因为许多哲学的道理在以后的教学中会逐步深入,这里不要展开或引申。教学的提示和点拨语言要通俗易懂,点到为止。例如,“从事物的两方面看问题就是全面地看问题,这是哲学辩证法的观点,以后会讲到”;“全面地看问题会使你的思维开阔,避免钻牛角尖”;等等。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体会到哲学有用就可以了。
2.注重展开思维过程
哲学是一门思辨性很强的学科,教学要注意哲学思维的训练和培养。在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由具体到抽象、分析和比较的方法。通过哲学特有的思辨性,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教师可根据学生概括出来的道理进行提炼和点拨。对于初学哲学的学生来说,不可能准确地概括出哲学道理,他们的概括可能是通俗、直接、朴素的,教师要善于引导。教师在引导学生叙述时一定要注意由浅入深,入情人理,水到渠成,不要概念化,生搬硬套。
例如,关于“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这一问题的教学。对于没有学习过“实践”、“认识”、“意识”等哲学概念的学生来说,讲清楚上述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处理上述问题时,不要展开具体概念,能够讲清一般道理就可以了。教师可分为两步组织教学活动。
第一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收集资料。一方面,可以寻找富有哲学寓意,充满智慧的至理名言和成语;另一方面,请学生查找这些成语或名言警句的出处,典故、历史事件的背景资料。
第二步,组织学生讨论归纳。教师在组织学生归纳生活实践中的哲理、人生的至理名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智慧、人类的思想精华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关系”,指导学生分析人类的智慧与生活实践、与人自身的关系,就容易得出“哲学智慧源于社会实践”的结论。教师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些“人类的思想精华与人的思维活动有什么关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查找哲学史资料,看不同时代哲学家的经典之作与当时当地生活实践、与当时当地人们的思维水平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得出“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这样做,既巩固课本知识,拓展思维,也领略人类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
关于“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其核心是说明哲学是智慧之学,爱智之学,意在强调哲学对人生、对社会生活发展的积极作用。由于学生对哲学的观点和道理缺乏了解和认识,建议教师选材并进行分析。
3.鼓励探究和争辩
哲学,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教学中要设计一些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性和探究性方案,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反思,体会哲学智慧,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学好哲学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可组织各类活动并在学生中展开讨论,揭示其中体现的道理和智慧,积极引导。在讨论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发言,及时发现并抓住思维的亮点,让学生分别概括出道理,一一对应写在黑板上,使学生体会到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许多等待提取的经验和智慧。
16
例如,关于“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建议教学中从生活常识引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感受和经验进行讨论。可以从对生活的看法和观点形成过程说起,再拓展到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观点的形成。人们要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就要接触具体事物,对具体事物提出具体的看法,久而久之,这种看法就会形成对这类事物的观点,并以此观点为指导,形成相应的方法,去处理问题。有了以上内容作铺垫就可以进一步提示学生,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对具体事物的看法和观点就会形成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关于具体看法、具体观点到总的看法、根本观点的过渡,是小道理和大道理的关系。生活中有许多小道理,小道理集中成了大道理,这就是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三) 探究活动操作建议
探究活动1(教材第2页):“在排名问题上,人们的看法往往各不相同,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我们应看到排名的‘二重性’?联系生活中类似的事例,谈谈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这一组探究问题都是要说明一切哲学智慧和思想都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和实践。
在排名问题上,人们的看法往往各不同,这是为什么?建议教师把学生分成两组,分别调查家长和同学后,各述己见。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能回答不出“受主体和客体条件的限制”,教师可引导学生概括“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立场和角度不同,所以看法不同”,这就涉及哲学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应该看到排名的“二重性”?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到“事物具有两面性,所以人的看法也应该全面”,看到“二重性”,并指出全面地看问题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说明全面地看问题有什么积极意义,体会辩证法的智慧。
探究活动2(教材第3页):“你在童年时代是否也思考过类似的问题?杞人忧天的故事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你现在经常思考哪些问题?”
这一组活动主要在于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经常思考的问题,由教师概括并提炼上升到哲学高度,鼓励和肯定学生已经探究哲学的问题了。教师还可以结合哲学史的内容,说明“思考”、“追问”和“反思”是哲学思维的特点,并揭示它对哲学思想和智慧的形成的关键作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经常思考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哲学,同时感受到思考使人聪明有智慧。
“杞人忧天”给我们的积极启示?教师可引导并提示学生“任何事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
探究活动3(教材第4页):“这两个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思维方法在人们的生活中起什么作用?”
此探究活动着重要说明哲学可以给人以智慧,可以提高人的思维层次,,锻炼人的思维能力。
17
建议教师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不同做法和思维方式的特点,并进行评价。说明不同思维方式与人的世界观、哲学素养有密切关系。教师可以举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请学生讨论,说明思维方法对于人们认识事物有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愿望和积极性。
探究活动4(教材第4页):“为什么不知道宇宙的性质,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就不能享受快乐?伊壁鸠鲁为什么把学习哲学和灵魂的健康、人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
此探究活动在于说明哲学具有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建议教师在组织探究这个问题时还可以联系实际设问,列举人类无视自然环境,破坏生态环境,“事与愿违”,甚至“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例,引导学生概括说明没有正确的世界观,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会有幸福的生活。
探究活动5(教材第5页):“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为什么呢?”
此探究活动要说明什么是哲学世界观,它同自发的、零散的世界观有区别,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经过哲学家的思维劳动把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成为一种自觉的学说。一般人的世界观是零散的、自发的、不系统的,它具有朴素的特点。从某种角度来说,它还不是一种自觉的世界观,因此,要学习哲学,使它能够更自觉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可引导学生列举不同人的不同观点,分析其是属于自发、零散的世界观还是属于哲学观点.并说明理由。
探究活动6(教材第6页):“上述具有不同思想观点的人,在做人做事上有什么不同?你赞同哪些人的做法?人的思想观念与其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这两个问题都涉及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关系。建议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说明“观点和方法,,之间的关系,再上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关系。教师还应提示学生,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至关重要,因为它会引导人们采取何种方法做事,影响做事的结果。
探究活动7(教材第6页):“从对具体‘美德’的概括中抽象出共同的美德,体现出哲学思维的什么特点?”
由于学生没有学习过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在理解这个问题时有一定的难度。建议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水果”与“西瓜”、“苹果”、“梨”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抽象与具体的关系,然后再扩展到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探究活动8(教材第7页):“恩格斯的上述论断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如何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建议教师组织学生探究这两个问题时,要指导学生认真读原文,从中提取相关的信息点。这一论断,一方面揭示了哲学思维的反思、概括和抽象的特点,说明社会历史实践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是推动哲学前进的动力;另一方面说明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18
探究活动9(教材第8页):“牛顿的世界观对他的科学研究有什么影响?如果牛顿不相信上帝,还会得出‘第一推动力’的结论吗?牛顿研究工作的得与失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此探究活动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到,哲学作为从具体知识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学生都非常熟悉牛顿定律,但是对牛顿的世界观并不见得有全面的了解。教师应该抓住自然科学家牛顿的事例,运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原理,说明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世界观对具体科学研究有指导作用。无论是研究社会科学还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人们,都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五、教学评价建议
(一) 评价方式建议
本课是哲学教学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哲学,使学生对哲学产生兴趣。对此,教学评价特别要关注学生对生活的思考、感悟情况,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即使对于学习知识情况的评价,也要更多地关注知识形成的推理过程的合理性,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和过程。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是评价的重要方面,鼓励、引导学生关注和表达展示本身就是一种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反映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
(二) 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
1.有一次,司马光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其中一个小孩不小心掉进盛满水的大缸里,水缸很大,水又多,没有人搬得动。司马光急中生智,拾起一块石头将缸砸破,把那个小孩救了出来。
司马光的这种救人方法好吗?为什么他能够想到用这种方法救人?有人则说,司马光把水缸打坏造成了损失,也不好。你怎么评价这件事情?
思考提示
本题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感悟要学会从事实出发,全面看问题,锻炼灵活:思维的品质。对这个问题可能会引起学生的争论,建议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并对每个人的观点进行评价,集思广益,最后得出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教师可围绕“从实际出发”、“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全面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观点进行点评,为学生提供哲学论点,提高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
2.来自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每年我国约有28.7万人自杀死亡,约有200万自杀未遂者,其中,包括在校大、中、小学生。如何对由于学习和升学压力过大的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
19
模拟:学习和升学压力过大者与劝导者的对话。
请学生对他们思维方式进行评价。
思考提示
本题设置的背景是社会关心学生的问题。通过对话展示进行关爱生命的价值观教育。在思维方式、方法上进行科学世界观的引导,展现哲学的魅力。建议教师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从正面为劝导者提供哲学论证,让学生感悟哲学的力量。(教师可围绕从实际出发、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全面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等观点进行点评。)
六、教学资源链接
(一) 名词解释
1.世界观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看法,包括人们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它是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伦理观、审美观、科学观等的总和。哲学是它的理论表现形式。
世界上的现象纷繁复杂,千头万绪,但归纳起来,不外乎是物质和精神两大类。山川河流、房屋土地、生产工具等是物质的东西;思想、感情、理论等是精神的东西。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依据对此问题的回答,各种世界观可以划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类型。唯心主义认为,先有精神,后有物质,精神决定物质。用精神的、意识的活动解释世界。唯物主义则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先于意识。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客观性,承认物质世界是按其自身的规律运动和变化的。人类社会是统一的,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人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的阶级地位不同,对周围事物的看法也不同,因而世界观是有阶级性的。
2.方法论
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用世界观去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方法论在不同层次上有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之分。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是哲学方法论;研究各门具体科学,带有一定普遍意义,适用于许多有关领域的方法是一般科学方法论;研究某一具体学科,涉及某一具体领域的方法是具体科学方法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对立统一关系。而哲学方法论在一定意义上说带有决定性的作用,它是各门具体科学方法论的概括和总结,是最一般的方法论,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有着指导意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他们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概括19世纪自然科学的成果和批判地继承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20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统一的整体。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发展,相互论证,相互促进。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是铸成马克思主义哲学这块整钢的契机。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作为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它彻底地唯物地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揭露了唯心主义以及一切神秘主义产生的秘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它不像以往的哲学那样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是为了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予人类特别是无产阶级以伟大的认识工具,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科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优秀精神文化成果的结晶,是对人类各门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它为各门科学提供正确的理论和方法。各门科学的发展反过来又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 人物介绍
1.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40一前480/470)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杰出的辩证法大师。出生于伊奥尼亚地区爱非斯城的贵族家庭。著有《论自然》。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一切都是由火形成的。万物生成的过程是:火生成了气,气生成了水,水生成了土,而土又还原成火。他明确提出了运动变化的观念,认为世界万物是永远流动变化的。他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在他看来,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按照规律进行的。他还提出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思想,认为对立面是相互依存的,如善与恶、醒与梦、生与死等;对立面又是相互转化的,冷可以变成热,热可以变成冷,湿可以变成干,干可以变成湿。不仅如此,他还看到了对立面斗争对事物产生和发展的作用。赫拉克利特以朴素的形式表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他的辩证法是古希腊自发辩证法的最高成果,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2.苏格拉底(公元前469一前399)
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生于雅典,卒于同地。出身于普通公民家庭。早年从事雕刻工作,后来研究哲学,并从事宗教、道德等方面的说教和宣传。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其言行是由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尼等人记载下来的。苏格拉底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反对用哲学研究自然,要求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宣扬神学目的论。他认为,神是世界的最高主宰,它有目的地安排了世界上的一切,哲学研究自然是毫无意义的,应该研究自己、认识自己。在他看来,哲学的基本任务是论证道德理论,把握永恒不变的道德观念。在宣传宗教道德观点时,苏格拉底提出了一套论辩方法。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对话和问答揭露对方思想中的矛盾,在克服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使对方接受一般的道德概念。这就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使用的“辩证法”一词的含义。在教育思想上,苏格拉底反对灌输法,提倡启发式的教育方法。他认为,“知识即美德”,只有具有知识的人,才会具有美德。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就是培养德性的过程。他主张在教学中采用谈话的方式,在谈话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法也称为“产婆术”。
21
3.柏拉图(公元前427一前347)
古希腊哲学家。生于雅典。苏格拉底的弟子,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曾在雅典创办学园,收徒讲学,逐步建立起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也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传世的哲学家。他提出世界的本源是“理念”,现实中的事物都是“理念”的摹本。人的知识来源于对“理念”的回忆。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有人说,柏拉图之后的欧洲哲学思想都是对柏拉图思想的注脚。
4.黑格尔(1770?1t53l )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客观唯心主义者、辩证法大师。生于斯图加特,卒于柏林。出身于官僚家庭。曾在图宾根神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大学毕业后,做过几年家庭教师。后任报纸编辑、中学校长、大学讲师、教授和柏林大学校长。黑格尔是在法国革命的直接影响下成长起来的,青年时朝气蓬勃,非常激进。他还深受著名诗人歌德的影响。1818年,他到柏林大学任教后,公开美化普鲁士专制制度,号召人们同现实妥协。尽管如此,他仍对思想激进的青年大学生深表同情和支持,甚至承担风险营救被捕青年。他在柏林期间仍然忠于自己哲学的根本原则,终身肯定法国革命的伟大意义,并力图从哲学上论证法国革命掀起的历史新浪潮势不可挡。
他还是个渊博的学者,讲授过数学等课程,研究过天文学、光学和力学等自然科学。主要哲学著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美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讲演录》等。黑格尔把康德开创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推向顶峰,创造了历史上最为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同时,他自己的哲学体系中,也具有大量的、丰富的和创造性的辩证法思想。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和基础,是世界的核心和命脉。绝对精神通过自我运动辩证地发展,从精神、纯思维开始,经过自然发展转化为物质世界,然后又回归到精神、思维。他并以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论述了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他还详尽而生动地阐述了辩证法内容的许多方面,如矛盾是发展的内在根源,发展是由量到质和由质到量的转化,发展是否定之否定的思想,真理和人的认识是辩证发展的过程等。黑格尔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改造了黑格尔哲学,吸取了其辩证法的合理内容,创立了唯物主义辩证法。
(三) 相关资料选辑
1.牛顿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对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积极作用
牛顿(1642?1727)作为人类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倾向是明显的。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他提出了四条自然哲学的“推理法则”。这些法则的基本思想是:自然界存在着确定的内在因果规律性,自然界具有客观的统一性,“对于自然界中同一类结果,必须尽可能归之于同一种原因”;物的普遍属性是它自身固有的,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也是检验研究结果的依据。这些都说明牛顿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性和可知性,承认科学实验与自然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承认实践在科学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尽管这些思想是不稳定、不彻底的,但毕竟是他取得伟大科学成就的决定性的世界观原因。这点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22
刻卜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问世后,许多科学家都在探索:是什么原因支配行星如此有规律地绕日运动?刻卜勒本人和许多人都猜测是某种力作用的结果。但是,由于唯心主义的影响,刻卜勒又把这种力归结为太阳具有运动的灵魂,说什么行星是在太阳“德性”感召力的作用下才有“意识”地运动起来的。与牛顿同时代的英国科学家胡克曾提出太阳对行星具有某种吸引力的具体假设,他在给牛顿的信中曾明确假定“吸引力与两中心的距离成反比”。
牛顿坚决地摒弃了关于行星运动的唯心主义解释,确信它可以从自身得到说明,并认定物体普遍存在引力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存在着普遍的规律性。这些与他自己提出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推理原则是一致的。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又借助于他自己所创立的微积分数学方法,牛顿终于用严格的科学形式解决了行星绕日运动的问题,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不仅如此,牛顿对一种理论只有经过实验的验证才能确立这一思想也坚信不疑。在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后,他立即从事实验验证工作,并具体地提出了几种验证方法。他自己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推算出地球的形状在两极是扁平的,扁率为l/230。这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认为地球沿两极处伸长的观点,是针锋相对的,因而遭到激烈的反对。1735年,即牛顿去世后8年,巴黎科学院派出两个考察队实际测量的结果,证实了牛顿的地球扁平的结论,因而也在一定范围内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
试想,如果没有确信自然界及其规律的客观性和可知性的自发唯物主义思想,没有确信引力具有相互作用关系及普遍性和隐藏在微积分理论中的朴素辩证法倾向,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荣耀会降临到牛顿头上吗?当然,牛顿的自发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又包含着明显的形而上学性。比如,他把一切相互作用都归结为机械力的作用,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外力推动的结果。这样,就使他在找不到行星绕日运动的初始切向力时,屈从于神学,把太阳系运动的原因归到上帝的第一次推动之上,从形而上学走向了唯心主义。在自己已知的领域内,无情地撵走了上帝;在自己不知的领域中,又虔诚地请回了上帝。实际上,上帝=我不知,这是那一时代自发唯物主义指导下的科学家的通病。
2.康德提出星云假说时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倾向
成为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之一的德国古典哲学,是从康德(1724一1804)开始的。青年时代的康德主要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他在这方面的主要成就是两大假说??关于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星云假说、关于地球自转速度减慢的潮汐假说。与后期康德作为一个二元论者和不可知论者不同,青年时代康德的自发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倾向是比较明显的。没有哲学思想上的大胆创新,要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星云假说,是不可能的。
23
第一,康德反对当时天文学领域中的唯心主义和神学迷信,确认世界的物质性。虽然康德在叙述星云假说时使用了“上帝”、“最高智慧”等神学用语,但在实质上却处处坚持物质是客观存在的观点,并从这一点出发说明一切。他坚决排除“造物主”的创造和操纵,反对“一只外来的手”介入物质的宇宙。他甚至宣称:“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在唯心主义和神学仍然统治着天文学研究的时代,这样坚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难能可贵的。
第二,康德反对牛顿以来一切运动都是由于外力推动的传统观点,坚持从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本身来说明宇宙的变化和发展,从而使科学从外因论的形而上学的泥沼中走了出来。牛顿由于形而上学思想的束缚,只看到引力相互作用,没有看到有引力必有斥力,又沿外力推动一切的错误思路走下去,所以必然无法解答行星绕日运动的切向力从何而来的问题。康德则不然,他看到了有引力必有斥力这一思想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但恩格斯指出:吸引和排斥在这里不是被看作所谓“力”,而是被看作运动的简单形式。究竟有没有所谓“斥力,,存在,在科学界是有异议的,物质与运动的不可分割性,并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可以从它本身得到说明。康德的辩证法思想帮助了他,使他看到了斥力的作用,并用引力和斥力的相互作用来说明星云物质是如何在既吸引又排斥的矛盾过程中形成太阳系的。他说:“我十分谨慎地排除了一切任意的虚构。我在把宇宙追溯到最简单的混沌状态以后,没有用别的力,而只是用了引力和斥力这两种力来说明大自然的有秩序的发展。”他还用引力和斥力的矛盾来说明恒星世界的运动和发展,他说:“表现在排斥和吸引相互斗争中所引起的那种运动”,“好像是自然界的永恒生命”。所以,恩格斯指出:“康德早已把物质看作吸引和排斥的统一体了。只有这样,在康德那里,对立统一就不是个别现象,而是自然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了,这是辩证自然观的基本出发点。”
第三,康德反对宇宙神创论和宇宙不变论,吸收了古希腊哲学关于一切皆变的辩证法观点,认为物质的宇宙处在永恒不息的生成、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之中。康德认为,一切都有其起源和时间上的历史,“各个世界和一切自然物一样,都有一个尽头”,太阳系和一切恒星都是有生有灭的,宇宙的这一部分在毁灭着,另一部分却正在新生。恒星产生于混沌的星云之中,又会变成新的混沌状态,“自然,同样又会从这企新的混沌中很容易地恢复起来,而把从前的结合更新一番”。总之,康德回到了古希腊辩证学者的观点之上,把永恒的产生和消灭概括为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没有这一辩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在康德那个时代,是根本不可能想象到太阳系的起源和灭亡问题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坚定理想 铸就辉煌
下一篇:第二框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教案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教案】相关文章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教案】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