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逍遥学能 2014-01-08 10:29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课 文 导 学
一、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尤其是下列十五个词语:
贰、军、辞、鄙、陪、行李、共、济、肆、阙、说、若、夫、微、之。
归纳其中四个词语的义项:
若、夫、微、之。
2.弄清楚课文所记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准确理解和把握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
4.朗诵全文。
二、学习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知识,培养阅读能力。
2.赏析作者刻画和表现烛之武思想性格的艺术手法。
三、背景分析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学法指津
学习这篇课文,可用五个字来概括,这就是:读、解、辨、理、诵。
读:朗读课文,这是最基本的一步。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可多读几遍,把文章读流畅,并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了解。
解:理解词语,可与读同步进行。要认真查看课文注释,必要时还应翻阅有关字(词)典,以准确把握有关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辨:分辨词义。要利用学过的有关知识,结合具体语境,认真分析比较,对文中的一些多义词作义项归纳。
理:梳理课文。可根据本文主要人物和事件,依据文章顺序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记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是什么?(课文题目即是。由此可加深对文章题目作用的理解。)
2.主要人物(烛之武)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是在秦晋两个大国围攻一个小小的郑国,郑国面临覆灭的危险情形之下,郑大夫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他去见秦伯,以退秦师。)
3.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受命?(一是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一是烛之武深明大义,有爱国思想且腹有良谋、成竹在胸。)
4.烛之武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退兵呢?(主要是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又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从而打动了秦伯,让秦怕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5.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呢?(主要是晋文公并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隐忍不发,随机应变。因为如果这时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
赏:欣赏特色。这篇文章最有特色之处就是描写烛之武说服秦穆公退师的那段话,为此,可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烛之武是怎样一步步说服秦穆公的?这说明他具有哪方面的突出才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达到了什么水平?
点拨: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这说明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尤其是在描写外交辞令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诵:朗诵全文。朗诵既是学习文言文的手段,也可以说是目的之一。通过背诵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包括字词句和内容特点等),同时也可增强文言文语感和积累文言文素材,为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奠定基础。要注意,应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诵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五、课文研读
(一)第一段。
1、基础知识。(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且贰于楚也。( èr ) 秦军汜( fàn )南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因为)(礼遇,以礼相待。)
②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
③晋军函陵(军,名词做动词用,驻军。)
(3)“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什么句式? 答:介词结构后置句。
2、课文分析。
这一段写秦、晋围郑。共有五个分句,语言简练,从情节发展上看,从两个方面为下文作了铺垫。这两方面的情况是:
①这次围郑,晋国为了报复郑国,与秦国没有多大利害关系,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②两国军队没有驻扎在一起,也就为烛之武的说服分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第二段。
1、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yì)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如,像)
②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如果)
③若毒之乎(人称代词“你”)
④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推辞)(尚且,还)(同“矣”)
(3)翻译下面句子。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力壮的时候,尚且赶不上别人。)
2、课文分析。
这段写烛之武同意“见秦君”。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 请说明这一段如何写得波澜起伏,曲折生动的。(字数不超过150个字)
秦晋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说服秦军,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推辞,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感动了烛之武,他终于以国家利益为重,答应“见秦军”。
(三)第三段。
1、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夜缒而出(zhuì)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夫晋,何厌之有(代词,那)
②遂子孙荷担者三夫(男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那)
④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啊)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句尾语助词)
⑥焉用亡郑以陪邻(何必)
⑦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哪里)
⑧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东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出使的人)(供,供给)
(3)说明下面加点词的活用特点。
①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作动词,当作边邑。
远: 形容词作名词,遥远的地方。
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使动用法,使减少。
③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封:使动用法,使之为边界。
2、课文分析。
(1)烛之武为什么一见到秦伯就说“郑既知亡矣”?
烛之武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办法。一开始,烛之武使秦伯认为烛之武完全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这就引起秦伯对烛之武的好感,愿意听烛之武把话说完,这就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
(2)烛之武说服秦退兵最重要的理由是什么?请予以概括。(不超过20个字)
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3)除上述理由之外,烛之武说服秦退兵的理由还有什么?请予以归纳。
①保全郑国有利于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②晋国曾对秦国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四)第四段。1、基础知识。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因为)
②以乱易整,不武。(用)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损害)
④失其所与,不知(结交)(智)
⑤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还是)
2、课文分析。
晋文公为什么不愿进攻秦军?
晋文公是一个讲恩情、讲仁义、讲智谋的人。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侯并没有感情冲动,而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附译文:
九月十三日,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汜水之南。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托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的军队也撤离了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要点
(一)、词类活用
(1)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3)臣之壮也
(4)今老矣
(5)越国以鄙远
(6)邻之厚,君之薄也
(7)共其乏困
(8)君亦无所害
(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10)既东封晋,又欲肆其西封,夜缒而出
(11)若不阙秦
(12)与郑人盟
(13)不仁,不知(智),不武
(14)唯君图之
1.名词的活用
A.名词活用为动词
(2)军——驻军,驻扎
(5)鄙——原为名词边邑,此为名词意动用法,以远方为边邑
(12)盟——订(建)立同盟
(13)仁——不符合仁道;智——不算明智;武——不是英武
(14)图——计划、考虑
B.名词作状语
(10)东、西——向东、向西
夜——在晚上
2. 动词的活用
A.动词活用为名词
(8)害——害处
(9)赐——恩惠,好处
B.动词的使动用法
(11)阙秦——使秦阙(减少土地)
3.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3)(4)壮——壮年人,老——老年人
(5)远——远地
(6)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
(7)乏用——缺少的东西
(二)、特殊句式
1、倒装句
(1)以其无礼于晋 [ 于(对)晋无礼 介宾短语后置 ]
(2)且贰于楚[于(对)楚从属--同上]
(3)佚之狐言于郑伯[于(对)郑伯言--同上]
2、省略句
(1)( )辞曰:“臣之壮也……” (省主语”烛之武”)
(2)( )许君焦、瑕 (省主语“晋惠公”)
(3)夜缒( )而出 (省宾语“烛之武”)
(4)晋军( )函陵,秦军( )汜南 (省略介词“于”)
作为一篇记叙文《烛之武退秦师》故事虽不长,然而记叙文的各个环节却大都具备,给人以美的享受。整个情节发展脉络是:
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故事的主角是烛之武,因而凡是涉及烛之武的情节都作了详写;其他情节均为略写,而且,用“略”,更凸现了“详”。
六、课外阅读
课文《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下面一段宋襄公的故事,则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阅读后,回答问题。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已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解释下列句中斜字在文中的意思:
(1)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及—— 于——
(2)楚人未既济
既—— 济——
(3)及其未既济也,请击
及—— 请——
(4)又以告
以—— 告——
(5)既陈而后击之
既—— 陈——
【答案】
(1)及——与; 于——在
(2)既——完全;济——渡河
(3)及——趁,乘着;请——请您允许
(4)以——把(这种意见);告——告诉,报告
(5)既——已经;陈——通“阵”,此处为动词摆好阵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