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5-10 10:24
陵水县英州初级中学 周信学
内容摘要:经过多次课改培训学习,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情况及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做法: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师角色;因材施教精心备好每一堂课,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
关键词:质疑探索素质有效性教育评价考试制度
初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素质不能适应教改的需求。
新的教材的探究与挖掘要求教师必须在理解之后去设计整个探究过程,教师不但要有驾驭教学的能力,而对现代信息技术,组织课堂,学科综合等方面要求更高更严。面对这些,教师的素质显得有些单调:只精深某一学科,对其他科知识甚少,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只会机械的运用课件而不能广泛的综合利用网络知识;使教学空间变得狭窄,只会单纯的设计过程而不能灵活处理突发的事件,使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
2、课堂教学时间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表面上看,内容减少,实质上内容增加了。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探究耗时较多,学生的各种活动占用课时又很多,这样,有些理论性知识难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接受,只好安排课后完成,让学生自行掌握记忆,但效果不佳。课时与内容的不协调使教学进度缓慢。
3、对课改的理解过程形式化,淡化了课改的实质。
在新课改的潮流中,课堂教学"新"的东西多了。录音机、多媒体,课堂提问的频率,分组讨论,幻灯教师板书的花样,就称谓为"课堂创新",当然在课堂教学中,这些东西用实了,是有其效果的,但伴随这些新东西也有不少虚假东西:课堂教学手段的作秀,脱离实际的提问,肤浅混乱的分组讨论等,新课改的实质不在于教学形式,手段如何新,而在于教法上如何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思维,在这个思维过程中让学生去感悟新知识。
4、教育评价和考试制度影响课改的落实。
新形势下,教育评价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分数再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学校的综合评价展现了素质教育的实质。但是学校的行为得不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如:家长对通知书上只填等级语ABCD而不填成绩极为不满。传统的观念使家长们以分数的高低来看待孩子们成才问题,更是以分数来评价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
"考试制度"更不容乐观,中考、高考虽发生了变化,但究其仍是以分数为主,学校教育在考试制度的影响下变得"欲左不能,欲右不行",重能力抓素质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成绩,重分数轻能力却又不符合现代教育的政策。无奈之下,只好"两手抓",为堵上级领导的口中,表面上一切为素质,为堵老百姓的嘴,实质上重分数抓成绩,这样的教育评价和考试制度怎能使课程改革真正落实?
综观上述:需要真正落实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成为有效性课堂教学的主人,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教师角色,做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评价者。
1、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把学生的质疑理解为学生对教师的不敬和故意捣乱,要善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大胆质疑,精心设计疑问,引导学生解疑。在课堂上教师需巧妙提出疑问,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疑问的兴趣。教师所提出问题要联系学生的实际,发人深思、给人启迪;能激发、唤醒、鼓励学生的主体意识,只有学生积极,能主动参与所学知识才能转化为个体的创新能力,这样的课堂教学才真正体现有效性。
2、教师作为评价者,要有丰富的评价方式和手段。
与学生交往中教师要提高评价频率,不要吝啬自己的尊重和赞赏。教师要真正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必须在课堂上善于发现和总结,及时地做出有效评价,同时,评价必须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即表扬确有值得表扬之处,批评也是如此。评价并不排斥适当的批评,而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批评与赞赏应相辅相成。
二、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建造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生动性和创造性,有利形成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有利于提高教学信息传输的效度和速度;是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作为学生,特别需要教师的关心和帮助,如果老师为学生创造和睦、宽松的环境,学生才会信任教师,才会向教师敞开心扉,才会乐于向教师说出真实感,才会把教师当作朋友,一句安慰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诚恳的赞美往往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在与学生的交往中"爱,应无处不在。"
三、熟悉课程标准,用"活"教材
《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程标准作为新课堂改革中的教学指南,在新课标准中明确提出各阶段教学中学生应获取的知识,得到能力,总的来说新课程标准更能提出素质教育的特点。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使用教材的过程融入自己的学科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件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点激活,形成有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教师在"活用教材"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点:
1、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作到用实例来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己空间,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老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教师则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改"教材了。对于教材中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象的内容。供学生自己阅读的栏目以及课题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把它们改成学生课外学习研究材料,让学生通过询问、调查、阅读有关书籍和上网查阅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这些知识资料通过书面形式打印出来,供全班同学阅读,这样做即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四、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教学轻过程重结果,新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发现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举措。从培养能力的角度来看,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穿插学生的合作和探究活动是可行的、必需的,也是有利的。
总之,教学的高效是教师不断努力的方向,我们要加强理论学习、实践探索和总结,为课堂教学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