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逍遥学能  2017-05-08 17:04

作者:陆红梅

动态分层教学,是以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尊重学习主体,根据不同学习主体的实际差异,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一种模式。它强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智力、思维、学习以及兴趣、爱好、动机、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对待,达到学习效益的最大化。这有利于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潜能的发挥,对改进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学习状况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学生分层

在对班级学生分层前,本人制作了两份问卷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数据分析作为合理分层的参考依据。

根据调查结果,我将全班学生划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A层为优等生,约占学生总数的25%,他们基本功扎实,接受能力强,对语文有十分浓厚的兴趣;B层为中等生,约占学生总数的40%,他们在语文学习上有一定的进取心,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能,但接受能力稍差,基础不扎实,需要给予一定的督促和辅导;C层为学困生,约占学生总数的35%,他们学习不自觉,基础差,思维反应慢,在学习上有障碍。为了有利于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在编排座位时,可以按AC层、BC层、BB层、AB层就坐。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层次的划分是“动态”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发展情况随时加以调整。

二、教学目标分层

学生分层后,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将每节课教学目标设计为:

(1)基本目标。通常适合识记、理解和最简单运用这三个认知层次的目标。这一目标要求全体学生都要达到。

(2)中层目标。包含比较复杂的运用与综合分析认知层次的目标。这一目标要求B、C两层的学生都要达到。

(3)发展目标。包含综合分析层次的灵活应用的目标。

三、课堂授课分层

授课分层是课堂动态分层教学最难操作的部分,一般通过三个环节来突破。一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A层学生采取“点拨→讨论→自学归纳”的办法,对B层学生采取“点拨→讨论→讲解”的办法,对C层学生采取“点拨→讨论→讲解反馈”的办法。前两步为同步教学,最后一步为异步教学。二是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按时完成学习目标。具体做法是:先重点讲授三个层次学生都需要发展的新知内容,然后针对新知识思考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发挥A层学生的先导作用,对C层学生加以点拨,由B层学生归纳小结,效果良好。三是交流反馈,分层激励,让“同组异层”或“同层异组”的组别间开展学习竞赛,教师给予小结或鼓励性评价,鼓励每层学生向更高一层发展。

四、课堂提问分层

课堂提问应由浅入深,富有层次性、递进性,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相应难度的问题,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对C层学生只提问明显的、直接的表层问题,训练学生对简易问题的反应、理解能力。提问时要充分估计学生的能力,确信其能回答,并多给予鼓励。对B层学生提问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事情的前因后果等,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对A层学生提问一些涉及中心思想和推测暗含之意的问题,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概括能力。

五、课堂评价分层

课堂上的教学评价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关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方法等因素。评价的标准和内容要多元化,要重视形成性评价,特别要注重C层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参与过程、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方面,及时发现其闪光点,适时地给予表扬,没有必要有错就纠,让学生由“羞于开口”到“乐于开口”。

六、作业分层

作业要体现数量和难度的层次化,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三层”是在处理练习时所采用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综合思考题,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创新思维题。

七、辅导分层

辅导分层是动态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能起到查漏补缺、培养学习兴趣、巩固知识和提升能力的作用。具体应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分层辅导组织形式多样化,应集中辅导、小组辅导、个别辅导相结合。第二,对不同层面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辅导方法,对C层学生主要是增强其信心、巩固知识、教会学习方法;对B层学生主要是启发思维活动,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习能力;对A层学生主要是点拨、归纳、小结,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条理化。第三,教师正确引导,利用学生互助小组进行分层辅导,办法是教师直接对A层学生辅导,由A层学生辅导B层或C层学生,由B层学生辅导C层学生,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小组间的凝聚力。

动态分层教学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同时,在分层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困惑:(1)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尽管采取了很多方法激励学生消除消极的思想,但“我差、你良、他优”的消极心理仍然存在,必须培养学生强大的内心和持久度。(2)要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的作业,监控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时会力不从心。(3)如何让学生的分层更为科学、有效和可持续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作者:陆红梅

动态分层教学,是以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尊重学习主体,根据不同学习主体的实际差异,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一种模式。它强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智力、思维、学习以及兴趣、爱好、动机、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对待,达到学习效益的最大化。这有利于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潜能的发挥,对改进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学习状况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学生分层

在对班级学生分层前,本人制作了两份问卷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数据分析作为合理分层的参考依据。

根据调查结果,我将全班学生划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A层为优等生,约占学生总数的25%,他们基本功扎实,接受能力强,对语文有十分浓厚的兴趣;B层为中等生,约占学生总数的40%,他们在语文学习上有一定的进取心,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能,但接受能力稍差,基础不扎实,需要给予一定的督促和辅导;C层为学困生,约占学生总数的35%,他们学习不自觉,基础差,思维反应慢,在学习上有障碍。为了有利于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在编排座位时,可以按AC层、BC层、BB层、AB层就坐。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层次的划分是“动态”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发展情况随时加以调整。

二、教学目标分层

学生分层后,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将每节课教学目标设计为:

(1)基本目标。通常适合识记、理解和最简单运用这三个认知层次的目标。这一目标要求全体学生都要达到。

(2)中层目标。包含比较复杂的运用与综合分析认知层次的目标。这一目标要求B、C两层的学生都要达到。

(3)发展目标。包含综合分析层次的灵活应用的目标。

三、课堂授课分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高三学霸吐血总结:高考语文备考九大教训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动态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相关文章
【动态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