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说课
逍遥学能 2013-12-29 11:06
第二框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说课
本框题是在前节课学习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方法论的教育,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哲学观点,对人生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对是非、正误进行识别和判断。通过本节课活动,可以使世界观、方法论和人生观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有利于联系实际,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觉悟的提高。因此,“把远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作为本框的重点,这是第四课重要的教育、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我们进行世界观、方法论教育的落脚点和归宿。为了突出重点,采用归纳式教学,把崇高目标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在“要重视量的积累”的方法论要求下,进一步引申出对青年学生的这一要求。另外,还应加强针对性,从本地、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举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加以分析、讨论。另外还注意到要选好典型事例,增强教学效果。关于对“要坚持适度原则”这一难点的教学,运用了一些具体生动的材料,启发学生联系实际,展开联想突破难点。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和重大社会热点问题,读、议、讲、练有机结合,灵活安排,形式生动活泼,贯彻学以致用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思想,有力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并将“活动”引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可以突出思想政治课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引导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运用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重视量的积累等方法论要求进行分析说明;学会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名言进行阐释。
能力方面
通过教学,结合方法论的教育,培养学生联系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实际,进行观察、思考、分析、判断和指导学生选择正确行为方式的能力。
觉悟方面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把远大理想、崇高目标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奋斗精神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教学重点
把远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
教学难点
坚持适度的原则
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通过提供具体生动的材料,启发学生思维,深入浅出,情景交融,把教材的
基本观点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体现教学的时代性。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方案一:
故事:齐国有一个姓黄的老相公,两个女儿都长得十分美丽,堪称天姿国色。但黄公为
人喜欢谦让自卑,每与人谈起他的两个女儿,总是说:“小女质陋貌丑,粗俗蠢笨”。长此以往,他两个女儿的丑陋名声便远近皆知,以致虽然早就过了婚嫁年龄,也无人求聘。后来魏国有个死了老婆的光棍汉,因无钱再娶,便到黄公门上求婚,不料婚礼完毕,揭开头巾一看,竟是一个绝代佳人。消息传开,人们才知道黄公之言不实,于是一些名门子弟都竞相争娶他的二女儿。
黄公的过分谦虚殃及其女,事与愿违。故事告诉我们,凡事都要注意分寸,否则就会适
得其反。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导入方案二:
(复习提问)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什么样的量变才能引起质变?
[生]量变和质变是密切联系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的变化只有超过一定的范围和限度时,才会引起质变。
[师]回答的很好。所以正确把握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对于我们看问题、办事情具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二、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板书)
1.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对于我们看问题、办事情的指导意义(板书)
(多媒体显示)
寓言《杰米扬的汤》:热情好客的主人杰米扬用鲜美的鱼汤款待客人。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他一盆接着一盆地请客人喝汤,没有休止。最后客人忍无可忍,纷纷拂袖而去再也不敢登门了。
寓言《杰米扬的汤》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办任何事情都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度。鲜美的鱼汤无疑是待客佳品,但过了量,就会适得其反。
[师]对。这个寓言说明,任何事物都有其一定质的数量界限。热情好客要掌握一定的度。在一定限度内,量的变化不会改变事物的性质,而一旦超出这个界限,量的变化就会引起的变化。鲜美的鱼汤无疑是款待客人的佳品,但过了量,岂不变成灾难?任何事物都有其“度”,这是普遍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看问题办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
(1)要坚持适度原则(板书)
为什么要坚持适度原则?或坚持适度原则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7页倒数第二段)
由于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反之,量变超过一定的范围和限度,就会发生质变,“物极必反”。
[师]请同学们用你熟悉的事例说明。
[生]比如说: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在O℃到100℃的范围内,并不引起水的物理状态的变化;如果超过这个限度,水的状态就会转化为固体状态或气态。再比如,把铜加热到600℃甚至1000℃,铜的聚集状态并不起变化;如果把铜加热到1083℃,铜就开始熔化,变成液态。(多媒体显示以上内容)所以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原则。
[师]很好,下面我们来判断下列观点是否符合适度原则。
(多媒体显示)
①服药治病,剂量越大越好。
②育锻炼,运动量越大越好。
③学生作业,数量越少越好。
④引进外资,数量越多越好。
(学生分组讨论)
[生答]略
[师总结]学会把握适度原则,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意义。我们要防止和克服不顾分寸、盲目乱干的思想和行为,如有的同学,除了白天在学校认真、刻苦学习之外,晚上还要学习到深夜,长期打疲劳战的结果是把身体搞垮了,成绩下降了,适得其反。这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坚持适度原则呢?
[生]要从个人的实际出发。遵循学习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适度地抓紧学习是应该的,但不顾个人实际情况搞疲劳战术是错误的。
[师]对。当需要保持事物的性质时,要坚持适度原则;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我们就要不失时机地突破其范围和限度,积极促成质变。
(多媒体显示)
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中写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师]这句诗引用了西楚霸王(项羽)本可以凭优势兵力消灭刘邦,却怕落下“不义”之名而丧失机会的典故。它告诫人们“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道理。这一典故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生](迫不及待)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2)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板书)
[师]为什么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它的哲学依据是什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31第3~4自然段。(师也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量变要转化为质变?质变和量变哪个更为重要?怎样才能促成质变?)
[生]如果事物的发展仅仅是事物量的变化,那么,某事物就永远只能是某事物,而不会有发展。就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说。质变更为重要。因为量变毕竟不等于质变,没有质变,事物就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就不会有飞跃,就不会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一句话,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以,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我们就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突破其范围和限度,积极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这时,如果瞻前顾后,畏缩不前,就会贻误时机。
[师]很好,请同学们举些例子来说明不失时机促成飞跃的重要意义。
[生甲]“人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既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机遇,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促成质变。
[生乙]我从反面举个例子吧!
刘家兄弟二人,哥哥在县一中读高三,弟弟在乡下中学上初三,哥俩成绩都不错。中考前,母亲给他俩算命,算命先生说,他家今年不顺,好事难成,明年时来运转,好事成双。结果弟弟不迷信,考上了中专;哥哥听信迷信,放弃了考试,第二年高考又名落孙山。所以我们在座的同学都应不失时机地促成自身的飞跃。在高中阶段,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习,积累知识。便会丧失人生的飞跃机会,将来后悔已晚了。
[师]是的。青年人都渴望在人生的道路上创造业绩,获得事业上的成功。而各种成就的取得,不仅需要经过长期努力,进行艰苦的量的积累,同时,还要有抓住时机、奋力一搏的信心和勇气,使理想的目标变为现实。在各种体育大赛、知识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者都离不开这两方面的条件,但现实中也不乏这样的人:他们具备了“捧金”夺银”的实力.却在实现飞跃的关键时刻,瞻前顾后,缺乏信心(心理素质有问题),甚至被一些莫名其妙的阴影所困扰(有迷信思想),结果痛失良机。刚才同学所举例子中的哥哥就属于后者――迷信。所以,我们应该吸取他的教训――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就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突破其范围和界限,积极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以上我们谈到的是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不失时机促成质变。但是当量的积累不足
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是急于求成、盲目冒进,还是积累力量、从点滴做起呢?
[生]积累力量,从点滴做起。
[生]要重视量的积累。
(3)要重视量的积累(板书)
师对。接着请同学们看材料:舍罕王在小数字面前吃大亏。
(多媒体显示)
传说,印度的舍罕王打算重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出人意料的是这位发明人的胃口并不
大,他只要求国王在棋盘的第一格放一粒麦子,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照这样每一格内比前一格加一倍。把棋盘的64格全放满就行了。国王听完后便欣然答应。谁料还没放到第二十格一袋麦子就已空空如也,国王很快就看出来,即便把全印度的麦子都给他,也实现不了他的诺言!
请同学们运用在高一所学的数学知识,帮助这位国王计算一下,这位国际象棋的发明人
所要的麦子究竟有多少?
[生]可以运用等比数列来计算,也就是:
1+2+22+23+24+……+262+263
它的前n项和是: =18,446,744,073,709,551,615(粒)
[师]这个数字的麦粒,大约是四百多万亿斤的麦子。
[生]啊!(惊讶)这么多。
[师]这位聪明的国王犯了一个什么样的错误?
[生]他忽视了量变,不懂得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在看来似乎微不足道的数字面前吃了大亏。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师]对。那么它的哲学依据是什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31倒数第l自然段。
[生]既然事物的变化发展始于量变,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我们就不能不重视那些看起来不显著,但却有着重要作用的量变。
[师]好。作为中学生平时该怎么做呢?
[生]作为中学生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重视量的积累,做到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个作业,弄懂每一个问题。
[师]对。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古代有一副对联:“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多媒体显示以上内容)无数事实证明,没有平时的挥汗播种,就没有高考的欢笑收割。倘若希望在金秋获得丰硕果实,那么在寒意侵入的早春,就该卷起裤脚去不懈地拓荒、耕耘。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学生既要重视每次考试的结果,更要注重每个奋斗的过程;既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崇高目标,更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从点滴做起,从平时做起。
2.把远大理想、崇高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板书)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板书)
(多媒体播放江泽民主席在中共十五大上作报告时的部分录像)内容如下:
“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
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十六大报告指出:“根据十五提出的到二○一○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师]上面这些论述说明了什么道理?
[生]说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必须经过长时期的有步骤、分阶段的努力奋斗。
[师]对,也就是说,经过下世纪三个阶段的量的积累,从而为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
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质的变化奠定基础。那么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建设社会主义是每个炎黄子孙的历史使命,也是我们青年
学生实现远大理想的最佳途径。
[师]对。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要求我们既不能忽视量的积累而急于求成,盲目冒
进,也不能悲观失望、畏缩不前而贻误时机,而应该重视量的积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要增长知识和才干,就必须严格要求,勤奋努力,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学习不能投机取巧,也不能好高鹜远,只有脚踏实地,不断进取,才能取得好成绩。相反,有的同学虽有报国之志,却无实干精神,不能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长此以往,美好的愿望就会落空,需知一切成功都是从点滴干出来的。
就我们个人成长而言,有的同学注重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
有的同学则认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表现在大事不糊涂,对于小事情,如吸烟、喝酒、骂人等,就是有些也无妨,这种观点对吗?
[生]不对。
[师]同学们对雷锋的事迹很熟悉吧,他是怎样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
[生]在他短暂的人生中,似乎看不到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他所从事的活动也是我们天天
遇到的,时时看到的,而他的高尚品德正是从这一般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十分平凡的一件件为人民服务的小事情构成的。
[师]回答的很好。雷锋精神的闪光点就是由这些小事汇集而成的,从这样一些小事上体
现出来的。同样,一切坏品质,坏作风也都是由小到大,一步步积累演变而成的。
(B)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板书)
请同学们看一幅漫画(多媒体显示)
圈套
请大家仔细看漫画,然后运用所学有关哲学道理,说明它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生甲]这幅漫画反映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的道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变化发展的根据,
外因是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外部条件,既有有利的因素,也有不利的因素,但关键还是取决于内因,取决于自己的主观意志。如果一个人意志薄弱,在不良的外部环境影响下就会迷失方向,走入歧途,就如漫画中的少年误入“圈套”。
[生乙]老师,我觉得这幅漫画也反映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
[师]能谈谈你的看法吗?
[生乙]因为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一
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首先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所以,一切坏品质、坏作用都是从小到大,一步步积累演变而成的。一个人堕落,往往也是从小偷小摸,看黄色录像带等小事开始的,以至逐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漫画中的少年就是这样,最后误入“圈套”的。
[师]二位同学的发言非常精彩。它告诉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
身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防微杜渐,自觉抵制、削弱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可以借助社会力量尽可能杜绝不良外部条件的滋生、蔓延,不让“圈套”做成,更不入“圈套”。同时,我们决不能对小错误,小缺点抱无所谓的态度,把坏思想、坏习气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样,凡是对社会,对个人的身心发展有益的思想和行为,都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三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家刘备的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接着,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形式分别是什么?
[生]一种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能够;起质变;另一种是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师]很好,那第二种形式在方法论上对我们又提出了什么要求?
[生]我们应当有意识地研究事物的结构,优化事物的结构。
(4)重视量的变化,还要学会“优化结构”(板书)
[师]对。请同学们再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说优化结构的重要性。(生思考、发言)
[生甲]人数和素质相同的军队,由于组成方式不同,会导致胜利或失败的不同质的结果。所以,两军对垒,军事统帅都非常重视排兵布阵。
[生乙]人数和素质相同的劳动力,由于组织和安排不同,会引起生产结果的质的差异,所以,许多企业在原有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对生产结构进行了调整。
[师]很好。在学习上,运用这一道理,就可以科学地统筹时间,适当转换兴奋中心,合理地把读书与其他活动穿插起来,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比如:在一些学校广为流传的“4+4<8”和“8-l>8”的公式。说的就是每天苦读8小时,效果并不好;每天学习7小时,抽出1小时锻炼身体,参加课外活动,学习效率反而会比原来更高。有的同学读了不少书,但仅仅满足于死记硬背,不懂得把一点一滴的知识排列组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就很难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有质的飞跃。而有些同学则善于把已知的各种知识巧妙地结合、串联起来,应用于对新知识的学习,指导自己的思想、工作和行动,就能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课堂总结]
(多媒体显示)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我们退耕还林也好,搞生态建设也好,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江泽民就曾经说过,要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从事物发展的状态上看,这启示我们( )
A.任何事情的完成都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B.事物的发展必须经过量变才能达到质变
C.要重视量的积累
D.事物的发展是矛盾双方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展望新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据此回答2~3题。
2.上述材料体现了( )
A.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
B.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C.事物是从量变到质变。又到新的量变,再到新的质变,不断向前发展
D.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要实现新世纪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 )
A.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重视量的积累
B.利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尽快促成事物的质变
C.加快建设步伐,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D.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
4.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 )
A.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
B.坚持适度原则,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
C.充分发挥内因的作用
D.重视量的积累
据右图漫画回答5~6题。
5.从哲学上看,小女孩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忽视了( )
A.事物的客观存在
B.矛盾的对立统一
C.因果联系
D.正确价值观的指导
6.从哲学上看,“突然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我”( )
A.是正确的,因为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是错误的.因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应重视量的积累
C.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D.实事求是地看到了自己的成绩与不足
7.“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方向和目标。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这表明( )
A.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重视部分人“先富”这一量的积累
B.部分人“先富”作为量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C.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量变实现的
D.事物的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统一的
8.“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首诗的哲学寓意是( )
A.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B.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答案:1.C 2.C 3.A 4.B 5.B 6.B 7.ABD 8.CD
二、非选择题
9.辨析题:
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因此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量变。
答案:(1)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是正确的。
(2)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事物内部矛盾的双方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斗争。由此使矛盾双方的力量和地位发生变化。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因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3)要把事物发展的状态和事物发展的原因区别开来。
10.论述题:
1994年,25名中国孩子在日本大出“风头”,这些孩子是广州中华荚豪学校的学生。据悉,他们那次到日本旅行,每人花费2.3万人民币,被日本新闻界称为“贵族学校的小富翁”。在高档商店,在迪斯尼乐园,孩子们很随便地从裤兜或书包里掏出一万日、元的票子,花起来毫不在意。这种阔少作风使日本人震惊,一位日本记者说:“我每月工资也有七、八十万日元,但当我拿出一万日元时,都要仔细斟酌一下,这钱是不是非花不可。这些中国孩子真是太了不得了。”
运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说明对这些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的必要性。
答案:(1)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2)青少年的成长,也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量变的趋势有两种:一种是朝好的方向发展,一种是朝坏的方向变化。
(3)材料中的25名孩子从小沾上了铺张浪费的“阔少”作风。如果任其发展,将会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发扬勤俭建国的优良传统。必须防微杜渐,引起全国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因此,很有必要对广大青少年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