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5-03 12:55
作者:周蕊
周三早上第二节课朱老师和殷老师来听我的课,今天是我的双课一二节,两位同行第二节课来着实让我有些意外。原本是要用这节课的时间讲字词的(这一课的重要字词确实多),但我还是临时做了调整:用赏析句子的方式来解读文本。赏析是提前已经让学生做了预习的,赏析的方法也指导过。原以为这样的安排会比较妥,但恰恰暴漏了问题:对文本的研究不够,缺少一根主线把松散的赏析串起来。
朱老师认为“障碍重重”是能把全文提起来的一个核心词。如果真正理解了“障碍重重”,学生也就明了了托尔斯泰面部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粗鄙”等;对于第三段开篇的三个“找不到”的体悟(“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甚而对于第三段段末的三个“直到”的理解也就更深刻了(“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这是文章的一个转折点,“欲扬先抑”由此“抑转为扬”。“扬”主要抓住托尔斯泰的眼睛来写,从不同角度层层递进。
我带学生赏析句子进行的比较随意,全文九个段落可以由学生任意挑选,一人一句,一列同学接龙下去,我和其他同学跟着来回翻动课本。我交给他们赏析的方法是先找修辞,没有修辞再找描写方法,描写方法也没有,就找重要字词。这是符合考试要求的,但是作为平时的教学,未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对于文本的深入解读我自己在备课的时候就做得不够,因此在引导学生上面自然显得捉襟见肘。
比如三个“直到”,我只知道托尔斯泰长期活在矛盾和痛苦中,家庭关系也异常紧张,他的去世也是离家出走后因感冒患肺炎而病逝的,却不知道他晚年世界观的转变的细节。课堂上,我借用了“二八法则”来告诉学生托尔斯泰的痛苦:一个社会20%的人掌握着这个社会80%的资源,而另外80%的人却只掌握着20%的资源。这20%的人就是统治阶级,80%就是被统治阶级,托尔斯泰属于这20%的贵族,却偏偏要代表那80%平民的利益,经常不被这80%的人理解,也遭到这20%人的排斥。课下查了资料才知道:之前他同情农民,厌恶农奴制,却认为根据“历史的正义”,土地应归地主所有。他看到了沙皇自上而下的“改革”的虚伪性,却又反对以革命方法消灭农奴制,幻想寻找自己的道路。而他找到的道路就是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但这样的尝试注定着要以失败告终。我自己本身缺少对托尔斯泰深入的了解,因此要把这种转变讲清楚就比较困难。课下如果可以读一读罗曼·罗兰的《托尔斯泰传》和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就更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了。
如果每一课都这么做的话,当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我完全可以在本册书中挑选几课认真实践,反复研究,提炼总结。
看了八下的目录,我挑选了胡适的《我的母亲》和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准备做一下深入解读。一个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一个是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宁称托尔斯泰是“十月革命的一面镜子”,两位都是身处变革中的思想者,因此也可以作为中俄文化的对比素材。
平时的工作千头万绪,经常忘记了教学的本真,没有好好地深入解读教材,缺乏思考,让教学过程也变得平淡、无趣,经常讲完以后才发现了问题。与其这样,还不如在授课之前仔细研读一下文本,查阅相关资料,做一点研究,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