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5-03 12:17
幸灾乐祸
出处:《左传·僖公十三年》和《左传·庄公二十年》。 内容来自
意思:看见别人遭到灾祸,不予同情,不加援助,反而高兴。
据《左传·僖公十三年》记载:晋国遭遇大荒年,向秦国求购粮食,秦国大夫百里奚说:“天灾是哪个国家都难免的,帮助邻国度过灾荒,是件好事,应大力支援。”于是秦国向晋国出口大批粮食,解决了晋国的困难。后来,秦国也遇到荒年,便派人向晋国商量求购粮食。晋国国君和大夫们研究之后,却决定不卖。只有一位大夫,名叫庆郑,不同意这个决定,说:“秦国给过我们帮助,而我们却忘了人家的帮助之恩,这叫做‘无亲’;秦国遇有灾难,而我们却以人家的灾难为欣幸,这是‘不仁’(幸灾不仁);贪爱自己的财物,不肯帮助人家,这是‘不祥’;如此得罪于邻国,就是‘不义’。无亲、不仁、不祥、不义,四德全无,还怎能保守国家?” 读书笔记
庆郑所说的“幸灾不仁”,即“幸灾”一语的来历。
另据《左传·庄公二十年》记载:周庄王宠妾生的一个小儿子叫子颓。庄王死后,由儿子僖王继位,后来又由孙子惠王继位。那时有几个大夫阴谋发动叛乱,利用子颓年幼无知,拥立他为王,而把惠王赶走。这件事本是祸,子颓却以为福,竟日夜听歌观舞,比往常更欢乐起来。当时人说:“哀乐不时,殃咎必至,今王子颓歌舞不倦,乐祸也。”这是“乐祸”一语的来历。
由于“幸灾”和“乐祸”的意思一样。所以,“幸灾”、“乐祸”就合为一句成语了。《颜氏家训·诫兵篇》说:“承平之世,幸灾乐祸;兵革之时,?扇反复,此陷身之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