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5-03 12:09
自从2008年首次在新加坡举行以来,民众参与意识越来越强,活动影响到的人群越来越广,举办形式也更加丰富,更注重实效。但是要在生活方式上养成环保的习惯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地球一小时活动2008年首次在新加坡举办时显得有些冷清。活动的发起方世界自然基金会07年在新加坡设立分会,主要是影响企业界,首次没怎么宣传,知道的人也寥寥无几。到了09年,地球一小时活动在新加坡不再是无声无息,人们在地铁站、巴士站等地方都能看到它的宣传广告。
而最近一次地球一小时活动,新加坡6000多名来自全岛各处的公众陆续聚集在繁华商业街乌节路前。他们不但积极参与基金会举办的各类活动,不少公众与学生还在晚上8时30分熄灯后取出自备蜡烛,或在广场上摆成各式各样代表地球一小时的图样,或手握蜡烛一字排开,绕着广场走,表达对环境保护的关切。他们的笑声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举动也吸引更多路人加入。而主办方希望的正是人人都能互相学习,试着一点一点地改变生活方式,齐心协力对抗全球暖化。
但是,不少新加坡人认为,就算每年一次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再震撼,对新加坡人来说,也只是个短暂的记忆。长远来讲,并不能从根本上使人们变得更环保。新加坡人的生活方式的确很不环保。超市里买东西,会用好几个塑料袋分门别类装好,而且塑料袋是免费的;在大排档打包饭菜回家,也是一次性塑料盒、木头筷子,连佐料也要用塑料袋包好。生活在热带的新加坡人多数人都不做饭,而是在外面吃或者打包回家,对一次性餐具的消耗量是惊人的。因此,如何一点一点改变长期养成的不环保的生活方式,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