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段考试卷
逍遥学能 2013-12-10 13:57
高一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第Ⅰ卷(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A.吮吸(shǔn) 脊梁(jí) 朱拓(tà) 百无聊赖(lài)
B.畏葸(xǐ) 埋怨(mán) 俨然(yǎn) 少不更事(jīng)
C.间或(jiàn) 干瘪(biě) 谬种(miù) 沸反盈天(fèi)
D.正月(zhēng) 驯熟(xùn) 炮烙(pào) 踌蹰(chóu)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褴褛 寒喧 嘻戏 垂涎欲滴
B.冒然 和煦 眈搁 惊惶失措
C.痴迷 誉写 从冢 自惭形秽
D.安详 艳羡 懊悔 藕断丝连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进入三层仪门,果见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_______,不似方才那边轩峻壮丽;且院中随
处之树木山石皆在。
②新年才过,她从河边淘米回来时,忽而失了色,说刚才远远的看见一个男人在对岸_______,
很像夫家的堂伯,恐怕是正为寻她而来的。
③这种鱼天生地要吃海里一切鱼,它们游得那么快,身子那么强健,战斗的武器那么好,
_______于没有别的任何的敌手。
A.别样徜徉以至B.别样徘徊以致
C.别致徜徉以致D.别致徘徊以至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 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
又有“万几宸翰之宝”。
B.动物的游戏行为,是动物行为研究中被认为最复杂,最难以捉摸,引起争论最多的行为。
C.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D.“别胡说八道啦,”他又嚷起来:“醒着,掌好舵。也许你的运气还不小呢。”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说起饣肖 子,每一个修水人都不感到陌生,家乡的饣肖 子对外乡人也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
B.叙利亚多个城市22日爆发大规模反政府抗议游行,示威者与警察发生严重暴力冲突,是叙利亚局势动乱数星期以来伤亡人数最多的一天。
C.海峡西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今天下午针对会谈的各项协议文本,举行了最后一次预备会议,历时大约一个多小时。
D.达赖出逃国外50年,凭借历世达赖喇嘛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一直把有着悠久历史和广泛信教群众的藏传佛教,当成了分裂祖国的工具。
6、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中,瑞珏主动找梅交谈,表示对她与觉新当初的感情的理解。梅被她的大度与善良
动了,坦率地向她倾诉了自己的遭遇和内心的痛苦。
B.《红楼梦》中,有这样一句:“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
的是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黛玉。
C.从斯特朗博士的学校毕业后,大卫听从姨婆的建议,先去旅游开阔视野。他的第一站是砍特伯雷。
D.甘果瓦是个剧作家,他曾靠庸俗的宫廷教会剧谋生,日子过得去。后来没人买他的帐,于是
只好在城市中游荡。他进入黑话王国,认识了爱斯梅拉达,并与之结为名誉上的夫妻。
二、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每题3分,共9分)
我国是小米和大米的起源地。小米是指粟、黍,主要在黄河流域起源和发展,后来成为我国北方的主要农作物。北方现在主要的谷物是小麦,而小麦又是从西亚那边传过来的,不是我国原生的。长江流域是稻作农业的起源地。所以我国是两种农业的起源地??北方是以小米为主的农业起源地,南方长江流域是以大米为主的农业起源地。
过去,研究农业起源,农学家主要是根据栽培种与野生祖本的关系,也就是根据植物的基因库,认为基因种类多样化的地方,就应该是农业起源的中心。所以一般都认为印度是稻作农业的起源中心。日本学者也提出过山地起源说,认为东南亚北部的山地,包括中国的云南,泰国、缅甸、越南北部,还有印度的东北部,这个区域是稻作农业的起源中心。
事实上,早在公元前四五千年的时候,我国南北两个农业体系就已经形成了。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有一个漫长的冬季,冬季的食物资源比较缺乏,先人就得想办法来增加食物的资源,这就是农业产生的一个社会动力。而这两个地方又恰恰有可以栽培的野生祖本植物。粟的野生祖本,就是狗尾草,这里到处都是黍的野生祖本在华北地区也能找到,有野生黍。所以人们可以栽养它。在长江流域,有野生稻,现在江西、湖南都还有,这些地方是野生稻分布的北部边缘。为什么许多农学家考虑野生稻从印度起源、从山地起源,还有一些农学家考虑从华南和东南亚起源?因为这些地方野生稻非常多,而长江流域野生稻很少,是野生稻生长的边缘地带。然而,他们就没有想到一个问题,那些野生稻多的地方,其它的食物也多,人们就用不着种稻了。
稻谷作为食物的优势在哪里?它的优势是易于贮藏,填补冬季食物的匮乏。而且稻谷又是一种一年生的植物,种了以后等不了几个月就可以收获,到第二年开春又可以下种。要是别的植物,比如说水果或者是干果,像栗子、橡子,你把这些种子保存后播种,多少年以后才能结果,周期太长。谷类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优点。所以在这样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的背景下,黄河流域跟长江流域,就成了两种农业起源的温床。
这两个农业体系的形成对我国来讲极为重要。北方旱地农业歉收了,南方的水地农业可以做补充;南方水地农业歉收了,北方旱地农业可以做补充。中国文化的特色,就以广大的农业为基础,而且是两个农业体系,就像双子星座似的,拧在一起。
7.下列对我国成为两种农业起源地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江流域,是野生稻分布的北部边缘,这些地方长有少量的野生稻。
B.黄河流域有野生黍和大量的狗尾草,都是可以栽培的野生祖本植物。
C.两流域都有漫长的冬季,冬季里食物资源比较缺乏,人们有生活压力。
D.水果或者是干果,像栗子、橡子之类的植物,从播种到结果周期太长。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南方种植大米,北方种植小米、小麦的农业体系,是在六七千年前形成的。
B.日本学者提出稻作农业山地起源说,是因为那里野生稻多,基因类型多样化。
C.水稻、谷子等谷类作物,共同的优点就是易于贮藏,能够填补冬季食物的匮乏。
D.有南北两个农业体系,对我国极为重要,一方遇到自然灾害,另一方可以做补充。
9.下列根据文中的信息所作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南北两个农业体系几千年前就已形成,经历了自然与历史的检验,这种农业种植传统将不会改变。
B.农业起源的条件是多方面的,除了自然、地理、气候的背景之外,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人类的聪明与智慧。
C.水稻之所以没有起源于印度或我国的华南一带,主要是因为那里气候温暖,自然资源丰富,食物充足。
D.水稻和谷子的成功培育证明了越是自然条件差的高寒地区,越能培育出生长期短、易于贮藏的粮食作物。
三、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1题。(每题3分,共9分)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帝戒汉曰:“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废,乃可击也。”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及薨,赐谥曰忠侯。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 听:准许
B.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 迫:逼近
C.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 壁:营垒
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度:考虑
11.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围苏茂于广乐 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①大敌在前而公伤卧 ②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C.①须其力废,乃可击也 ②吾其还也
D.①汉乃召诸将厉之曰 ②太子恐惧,乃请荆卿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汉从马上摔落伤了膝盖,撤回营帐。将领们提出,大敌当前,主帅因伤而卧,会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吴汉立刻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B.吴汉面对五万多敌人趁夜进攻、军中惊恐混乱的情况,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坚卧不动。他的这一做法,一会儿便稳定了队伍。
C.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
D.吴汉具有朴实淳厚的品质,对家人的要求也很严格。他外出打仗时,妻儿曾经在家购买田产,吴汉回来后,责备了他们。
.第Ⅱ卷(非,共114分)
四、(26分)
1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3分)
(2)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3分)
(3)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4分)
1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登快阁①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②已为佳人绝,青眼③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快阁:地名,在江西泰和县。黄庭坚时任知县。②朱弦:《吕氏春秋》:“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③青眼:《世说新语》载阮籍能为青白眼,青眼指眼珠在中间,对人表示好感,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
(1)有人说这首诗的意旨落脚在“归”字上,请结合全诗谈谈哪些地方体现了一个“归”字。(4分)
答:
(2)请说说此诗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写景上的异同点。(4分)
答:
15.诗文与文学常识(每空1分,共10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⑵一去紫台连朔漠,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__ ,无复鸡人报晓筹。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
⑸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尽心中无限事。
⑹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__。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 _____。
⑺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横过十字街口
林清玄
(1)黄昏走到了尾端, 光明正以一种难以想像的速度自大地撤离, 我坐在车里等红绿灯, 希望能在黑夜来临前赶回家。
(2)在匆忙的通过斑马线的人群里, 我们通常不会去注意行人们的姿势, 更不用说能看见行人的脸了, 我们只是想着, 如何在绿灯亮起时, 从人群前面呼啸过去。
(3)就在行人的绿灯闪动,黄灯即将亮起的一刻,从斑马线的开头出现了一个特别的人影,打破了一整个匆忙的画面。 那是一个中年的极为苍白细瘦的妇人, 她得了什么病我并不知道,但那种病偶尔我们在街角的某一处见到,就是全身关节全部扭曲, 脸部五官通通变形,而不管走路或停止的时候,全身都在甩动的那一种病。
(4)那个妇人的不同是, 她病得更重, 她全身扭成很多褶, 就好像我们把一张硬纸揉皱丢在垃圾桶、 捡起来再拉平的那个样子。 她抖得非常厉害, 如同冬天里在冰冷的水塘捞起来的猫抽动着全身。
(5)当她走起来的时候, 我的眼泪不能自禁地顺着眼角流了下来。
(6)我不知道自己为何落泪, 但我宁可在眼前的这个妇人不要走路, 她每走一步就往不同的方向倾倒过去, 很像要一头栽到地上, 而又勉强地抖动绞扭着站起,再往另一边倾倒过去, 她全身的每一根骨头, 每一条筋肉都不能平安地留在应该在的地方, 而她的每一举步之艰难,就仿佛她的全身都要碎裂在人行道上。 她走的每一步, 都使我的心全部碎裂又重新组合, 我从来没有在一个陌生人的身上, 经验过那种重大的无可比拟的心酸。
(7)那妇人, 她的手上还努力地抓住一条绳子, 绳子的另一端系在一条老狗的颈上, 狗比她还瘦, 每一根肋骨都从松扁的肚皮上凸了出来, 而狗的右后脚折断了, 吊在腿上, 狗走的时候, 那条断脚悬在虚空中摇晃。 但狗非常安静有耐心地跟着主人, 缓缓移动, 这是多么令人惊吓的景象, 仿佛把全世界的酸楚与苦痛都在一刹那间, 凝聚在病妇与跛狗的身上。
(8)她们一步步踩着我的心走过, 我闭起眼睛, 也不能阻住从身上每一处血脉所涌出的泪。
(9)这条路上的绿灯亮了, 但没有一个驾驶人启动车子, 甚至没有人按喇叭, 这是极少有的情况, 在沉寂里, 我听见了虚空无数的叹息与悲悯, 我相信面对这幅景象, 世上没有一个人忍心按下喇叭。
(10)妇人和狗的路上红灯亮了, 使她显得更加惊慌, 她更着急地想横越马路, 但她的着急只能从她的艰难和急切的抖动中看出来, 因为不管她多么努力, 她的速度也没有增加。 从她的脸上也看不出什么, 因为她的五官没有一个在正确的位置上, 她一着急, 口水竟从嘴角涎落了下来。
(11)我们足足等了一个新的红绿灯, 直到她跨上对街的红砖道, 才有人踩下油门, 继续奔赴到目的地去, 一时之间, 众车怒吼, 呼啸通过。 这巨大的响声, 使我想起刚刚那一刻, 在和平西路的这一个路口, 世界是全然静寂无声的, 人心的喧闹在当时当地, 被苦难的景象压迫到一个无法动弹的角落。
(12)我刚过那个路口不久, 天色就整个黯淡下来, 阳光已飘忽到不可知的所在, 回到家, 我脸上的泪痕还未完全干去。 坐在饭桌前面, 我一口饭也吃不下, 心里全是一个人牵着一条狗从路口, 一步一步, 倾倾颠踬地走过。
(13)这个世界的苦难, 总是不时地从我们四周跑出来, 我们意识到苦难, 却反而感知了自己的渺小, 感知了自己的无力, 我们心心念念想着, 要拯救这个世界的心灵, 要使人心和平清净, 希望众生都能从苦痛的深渊超拔出来, 走向光明与幸福, 然而, 面对着这样瘦小变形的妇人与她的老弱跛足的狗时, 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世界能为她做些什么呢?
(14)我感觉,在无边的黑暗里, 我们只是寻索着一点点光明, 如果我们不紧紧踩着光明前进, 马上就会被黑暗淹没。 我想起《楞严经》里的一段, 佛陀问他的弟子阿难: “眼盲的人和明眼的人处在黑暗里, 有什么不同呢?”
(15)阿难说: “没有什么不同。”
(16)佛陀说:“不同, 眼盲的人在黑暗里什么也看不见, 但明眼的人在黑暗里看见了黑暗, 他看见光明或黑暗都是看见, 他的能见之性并没有减损。”
(17)我看见了, 但我什么也不能做, 我帮不上一点黑暗的忙, 这是使我落泪的原因。
(18)夜里, 我一点也不能进入定境, 好像自己正扭动颤抖地横过十字街口, 心潮澎湃难以静止, 我没有再落泪, 泪在全身血脉中奔流。
16、文中作者刻画一位怎样妇人形象?运用了哪些手法?试作简要分析。(5分)
17、文中多次说到“流泪”,其在全文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从全文看,作者“流泪”的原因有
哪些?(6分)
18、有人说:文章结尾写佛陀与弟子阿难的对话是画蛇添足,应该删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
说明理由。(6分)
1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哲理小品文,文章先讲述一小段看似平常的故事,后字字珠玑,道出
大智大慧,甚为经典,令人回味久长。
B、作者在等红绿灯时看到了一个全身关节扭曲的的病妇牵着一条老而瘦的狗过马路。这一情
形引发了作者内心自感渺小的痛苦,他发出了“希望众生都能从苦痛的深渊超拔出来, 走
向光明与幸福”的心声。
C、文章开头的景物“黄昏走到了尾端, 光明正以一种难以想像的速度自大地撤离”寓示
了社会的黑暗慢慢吞噬了人们心中仅残的温暖。
D、文章中“但我什么也不能做, 我帮不上一点黑暗的忙”的这种自责,实际上就是对人性的
呼唤;也是从另一方面对人性的讴歌和赞美。这种自责与巴金在《小狗包弟》里的自责是
不一样的。
E、文章中的文字有种淡淡的香,虽极其简约,但看完之后总会让人生发出感恩与从善的愿望。
别样的文字,犹如混沌人世间的一片净土,一缕莲花的馨香。
六、(15分)
20.语言综合运用
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采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描写一个“在暴风雨中上学很艰难”的片段,
不少于200字。
七、(50分)
21. 请以“其实我一直在你身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