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4-20 11:06
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一个人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会长远的发挥作用,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数学教学中如何扎实有效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在课堂中主要从“听、说、想、做”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良好地学习习惯。
一、听的习惯。在教学中,学生能否专心听讲,积极参与,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所谓专心听讲,积极参与,就是专心听师生的讲解和发言,积极参与教师安排的学习活动,如操作学具、提出问题、思考和回答问题、课堂讨论、课堂练习等,不被新异事物长时间吸引、分散学习注意力、终止学习活动。上课首先要专心听讲,集中注意力,是小学生听懂一节课的前提。 认真听教师讲课,注意观察教具演示过程,板书内容、讲课的动作及表情等,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学生只有在认真听课的基础上才能领会一个手势所表示的意思。老师在教学时要多采用形体语言辅助口语以形象、直观地理解授课内容。 学会倾听,倾听也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小学生往往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课而忽视同伴的发言,别人一说就接话,如果叫他来说的话其实他说得还不如别人。这个习惯是长期形成的,一时难以改变,这就要求老师不要急于求成,而要用各种方法培养和疏导。
二、说的习惯。我们要求学生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大胆发言,这既可以培养孩子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首先要求语言要完整,然后是表达流利,还要求声音适度。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要包办代替。一定要给孩子表达的平台和时间,组织好学生静静地用鼓励地眼神望着他,认真地倾听。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不但要认真听取、分析别人的意见;而且要多动脑筋,多方面去思考问题;让他们把看到的听到的用数学语言讲出来,然后再想一想,把弄明白的道理讲给教师和同学们听。在教学中我对于胆大敢说的孩子,给予及时表扬。
三、想的习惯。小学生数学要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由不理解到理解,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在教学学习活动中,要教育学生上课时要边听边看边想,阅读数学课本时边读边思,作业时要边做边想;要引导学生观察题、式、图,从大量的感性材料中自觉地进行分析综合,形成独立的观察与思考能力;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科学知识间的内部联系,在复杂的问题情境中抓住关键,揭示规律;特别要注意培养求异思维,强调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觉从书本中、演示中或反省错例中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要注意纠正个别学生的思维惰性,改变他们一味依赖老师、家长、同学或单纯靠死记硬背,照搬照抄等不良习惯。每节新授课结束前,都应该留下点时间请孩子们说一说本节课讲课的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让孩子每天都有总结、思考、质疑的时间。长期以往孩子就会养成看板书总结本节课重难点的习惯。久而久之孩子们就养成了思考的习惯。
四、做的习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做作业习惯。 要培养做作业时的良好心态,切忌动作慌乱、思维无序。那样肯定导致作业做得脏、乱、错,不堪入目。我们得要求学生紧张有序地,轻轻地拿出作业本、尖铅笔、文具盒。文具盒打开后先不要合上,以备随时取尺子和橡皮。作业开始不要先动笔,先读懂题目叫你解决什么问题,在没有弄懂题目要求之前,一定不要动笔,反复阅读题目,读懂之后再动笔。写算式,答题前一定要把格式和布局先安排好,使作业看上去干净,整齐,正确。关于格式和布局这些都在一年级辅导写作业时就要讲清。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他人的作业,不一边做作业,一边做其他事情,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独立思考的学习品质。 要培养学生会自已检查,养成认真学习不粗心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形成,贵在长久坚持,需要多渠道、多层次的培养,经过反复的、长期的训练而成。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努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