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4-20 10:38
(一)农村初中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1.教师热情衰退,职业情感枯竭
由于农村学校信息的相对闭塞,校园环境的普遍落后,这也造成了在农村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很多时候还是“粗放式”管理,这点在和不少农村初中学校的校长在交谈中能充分感受到这点,很多时候他们只顾工作任务的完成,却全然忽视了将教师当作有鲜活生命的人来看待,在工作中训斥冷淡教师,官本位很浓。还有,在谈到新课程改革以及教师的在职进修和提高培训时,竟有甚者说,我们的教师不需要进修培训的,在农村够用了,能教书就行,我们不需要那些没用的花架子,考不到分数说什么都是扯淡……!
2.政府投入不足,农村教师收入偏低
对于任何职业,劳动价值决定了其劳动报酬。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价值和进步作用毋庸置疑。但是我国教师的工资水平一直以来处于低收入阶层这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更是如此,虽然《义务教育法》第四章第三十一条中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但现实情况是,中小学教师无论是地位还是福利待遇都要比公务员相差很多。一个最为明显的例子是:一位刚入职的公务员收入要高于工作了近三十年的老教师,甚至于是位中学高级教师。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揭示了人性的一个普遍心理:“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巨大的反差,严重的价值偏离,这对于教师的积极性和心理承受无疑是种打击,从而因心理的失衡产生倦怠感亦是情理之中、意料这中的事。
3.工作情境与学校组织管理因素
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学生的心理及生理越来越趋于早熟,社会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现在的学生难以管理”已成为越来越多教师的共识,同时纪律问题对他们的教学效率有很大影响。管理学生困难业已成为教师倦怠的重要成因之一。对于教师工作的评价也存在严重问题。以各种“率”作为检验教师的标准,竞争的手段和方法不科学、奖励与批评机制不健全,各种考核、评比增多,也增添了教师的工作负荷量。还有学校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在学校环境中,教师是人际关系网的一个结,如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等,如果教师在这个关系网中不能顺利交往与沟通,就会使教师心力交瘁,导致倦怠的产生。
(二)缓解农村初中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教师职业倦怠的存在使个人、家庭、组织与社会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百年大计的关键,只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才能教出身心健康的学生,而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农村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也关系到农村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1.加大政府投入,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切实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对农村教师以及农村教师这个职业树立起新的、合理的期望。尤其在农村地区,一是要提高《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让农民了解和支持义务教育,减少流生和降低辍学率,二是要加强科技致富、知识改变命运等方面的正面宣传,以改变“读书无用论”等“近视性”误导,尊师从重教开始。
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首先,科教兴国,尊师重教,应落到实处,而不是喊喊口号、“纸上落实”而已。对于《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上明确规定的“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应该做到“有法必依”。
其次,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改善他们的教学、办公条件,应成为我国农村教育改革的重点。对于教育的经费投入不应只注重城镇、注重“重点”校而冷落农村学校,要改变“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不合理状况,真正实现教育的区域均衡。
再次,对同一地区的学校不管是农村的还是城镇的,在同类教师的工资待遇及其他福利待遇上应该一视同仁,杜绝同工不同酬、乡村城镇两重天的状况,在财政允许的前提下,更应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鼓励优秀的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加大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力度,形成和巩固乡村与城镇教师交流制度,不搞形式主义,改变以往一味的从农村到城镇的单向流动,提高农村教师的稳定性,鼓励终生从教。
最后,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财政投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对于教师的意识和素质都有了一个全新的标准和要求,而现实情况是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校教师综合素质普遍较低,改变这一现象最实效的做法应该是加大进修力度,教育行政部门一方面要出台更为完善和具体的政策文件,另一方面要加大经费投入,并督促中小学管理者具体实施,中小学管理者也应重视在职进修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在社会急剧变迁的今天,如果不把教师定期送出学校“换血”,不仅学校的教学质量上不去,教师也会因为失去发展所需要的“新鲜血液”而陷入机械重复的窘境,最终不可避免地将产生职业倦怠。
我们欣喜地看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保障和改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健全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提高教师素质。我们有理由相信,广大农村教师(包括农村初中教师)的经济地位与生活质量将达到一个新的水准。
2.建立对教师角色的合理期望
自古以来,教师被认为是最崇高的职业。从以前的师与天、地、君、亲并列,到今天的“园丁”、“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高度赞誉,皆为尊师的表征。教师被认定为人类文明的播种者,是知识和文明的象征,教师应该是社会理想人格的化身,是无所不能的传教者。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教师的过高期望以及过于理想化的人格要求,使其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很容易导致教师不堪重负,容易产生倦怠感。这就要求社会对教师树立起全新的、合理的期望。社会应该以教师专业的标准来要求教师,而非圣人标准。应该将教师职业视为众多行业中普通的一种,应该以教师从业标准和所在阶段的教育目标来期待,不要附带其他教师行业标准以外的角色期待。
此外,在教师的职前学习和职后培训中,有必要让他们了解教师事业的艰巨性及各种问题出现的可能性,而非一味地强调教师职业的神圣与伟大,否则,当理想与现实差距过大时,很容易出现倦怠现象。
教师自身也应建立合理的角色期望,首先,教师自身对其职业角色要有正确的认识。尽管教师担任教书育人的重任,但是教师必须明白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会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此外,还应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做一个真实的人,而非古书中的圣贤。
3.完善学校管理,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教师是一个社会性很浓的职业,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工作氛围和学校文化的土壤基质,对教师个人的职业动机会产生很大影响。目前大多数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工作氛围整体上比较消极,对各种“率”的追求过于看重,对教师的精神需要关注不够,从而导致学校教师人力资源的浪费。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全体师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或者说是一个学校人们普遍认可的现象、遵守的规律,并溶于血液、骨子里的东西,且能同化异己的、隐藏在人们心灵深处的概念、规矩。它的内容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方面。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能够有效保护和滋养教师积极昂扬的工作热情,而且能扭转有些教师的不良和消极心态,使之融入学校的合作精神和积极上进的工作氛围。
学校应营造教师之间以及师生之间良好的合作氛围。首先,激活和形成教师的合作意识。要帮助教师认识到合作所带来的诸如提高教学效益、取长补短,弥补不足等好处。改变学校教师之间“我赢你就输”、“我输你就赢”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其次,建立有利于教师合作的机制。一方面加强宣传和交流,另一方面还应有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合作互助,强调适当竞争只是手段,学校教师素养的整体提升才是根本目的。学校管理者的核心任务之一应该是进行和谐竞争,做到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形成良性互动。再次,为教师合作建立平台。如开展教育科研、实行集体备课、新老教师的传帮带、骨干带一般等等,同时学校为这些活动的开展时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支持,使得教师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中真正体会和感受到合作的可贵,并迁移到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去。复次,创设平等参与的师生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应该促进师生间建立起平等合作的朋友式关系,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让学生真正形成“亲其师,则闻其道,乐其言,则遵其嘱”的良好心态。
学校应着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在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三方面:与学生的交往、与同事的交往、与学校管理者的交往。建立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网络,乃是保持教师良好心理状态以及预防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途径。首先,学校管理者要发挥表率作用。要转变原先高高在上的领导方式,以自身的良好形象为教师们树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榜样。应该尊重教师,给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的权力和机会,多与教师交流沟通,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激励和满足教师精神上的需求,化解教师淤积于内心的消极情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建立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渠道。其次,要帮助教师调节自我认知和对同事的正确认知。调节自我认知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而正确对他人及同事的认知,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学校应完善管理,知人善任。首先,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师评价体系。新一轮课程改革从实施到如今已有七个年头了,对教师职业的期望也应该从抽象的、神圣的角色期望,向具体的、个性化的角色期望转变,即由应然向实然转变。但其中最重要、最紧迫的高考制度改革至今仍无大的实质性改变,仅仅只是2006年始于上海复旦、交通大学通过自主招生掀起了高考改革的“破冰之旅”,只要能在保障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有效改革高考招生制度,那么教师评价中惟升学率、惟考分的单一指标,就能自然而然地得到弱化。相应的,教师在工作中的压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倦怠感会大大减小。其次,学校管理者要有知人善任的领导能力,要善于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骨干队伍。“赢得教师,才能赢21世纪的教育。”真正做到知人善任,营造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其对工作充满渴望和信心。再次,学校管理者要统筹安排,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学校要建立较完备的规章制度,合理地引入竞争机制,使学校的中层干部分工合作,各司其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这样,既较好地发挥了各职能部门的领导作用,又使学校的管理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这样既避免了校长被繁杂的事务所缠绕或处于无人相助、孤掌难鸣的尴尬境地,又能有效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避免被倦怠情绪所弥漫。
4.提高教师处理留守儿童问题的能力
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创建新型师生关系,构建新型教师角色,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平等,在相互的生活中民主,在相处的氛围上和谐的一种对话关系,是一种师生心灵相互接纳的至爱的情感关系。这就决定了教师在这种师生关系中,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而有了新的角色,新的定位。在传授知识方面,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协助者以及相互的学习者。在和学生的交往和沟通中,应该是一位忠实的倾听者。总之,教育是一种关注人的生存,促进人的发展的活动,而这一活动的前提是以爱心为基础的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农村初中生中很大一部分属于留守儿童,他们是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留守儿童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方方面面需要关注的问题。
对于学校来说,在家庭功能不健全的情况下,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场所,如果学校能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与帮助,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他们家庭教育上的缺憾。首先,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对这些留守儿童要加以特别的关注和重视,并有一定的教育经费和学校管理制度作保证。其次,班主任应保持与家长或监护人的密切联系,做到及时了解班级里学生的家庭情况变化,并尽可能多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上及心理上的困惑。明确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源所在,针对他们所缺少的家庭教育“对症下药”,比如:对行为不端的留守儿童严加管束,对缺乏家庭温暖的留守儿童多加关爱,对学习成绩较差的留守儿童加强辅导。应采取鼓励的教育方式,并耐心地向留守儿童解释生活的道理,让他们了解父母之所以外出的原因,学会体谅父母,同时增强独立生活的能力。
对于当地政府来说,要为留守儿童的各类保障措施提供相应资金支持,以及出台相关支持性政策。首先,从宏观方面来说,就是要加快区域经济建设,因地制宜的发展各类产业,吸收本地富余劳动力,从而减少农民的外出,相应的也就减少了留守儿童的数量。其次,当地政府可以督促所辖行政村和居民组做好留守儿童的登记,汇同学校、民政、公安等部门,为这一部分孩子的学习、生活及安全做好保障。同时也可借鉴农村“互助组”的形式,由村民组或居委会成立类似帮扶组织,一来减少了外出务工家长的担忧,同时也为这一部位学生的生活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