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4-18 10:38
地理知识真是无孔不入,哪里都涉及的到,所以大家要好好学习地理知识哦,地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军事地理对于现代军事的作用,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兵者,国之大事也;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正在走向世界强国的中国,必须有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坚强后盾.现代战争,更是一种综合实力的较量, 影响战争胜负的'天时、地利、人和'等的诸多要素中, "地利"--军事地质学在战争中的巨大威力和重要作用,透露出所隐藏的莫大潜力,也昭示着军事地质在未来战争中的显赫地位。军事地质学在未来的战争中无可置疑的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探讨地质学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 一)矿产资源安全关乎国家安全. 随着中国迅速发展, 建立强大的国防,急切需要建立全球战略资源观 .
矿产品战略储备,主要是针对那些对国家安全有战略意义、国内又相对急缺的矿种所建立的储备。目前,世界范围内有10个国家建立有战略矿产储备制度,分别是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瑞典、瑞士、挪威、芬兰、英国和韩国。个数虽少,但这些国家均在国际社会有较大程度的影响力,其经济总量也很大。这些国家所储备的都是根据他们的国情、矿情所考虑作为战略矿产和急缺矿产的矿产品。战略矿产储备又分为两类,一是出于国防安全而建立的储备,一是出于经济安全而建立的储备。在我国,战略矿产储备系指为保障国家安全(包括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及在国际上保持独立自主的地位而由国家实施的对具有较强供应脆弱性的战略矿产和急缺矿产所进行的储备.
矿产资源实力是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没有粮食,国民无法生存,而矿产资源短缺,就无法实现工业化。对矿产资源的争夺,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将是国际间冲突的重要导火索之一对过去的战争史,无需做更多的回顾,就会发现对矿产资源的争夺是战争的重要导火索之一,即使不是直接的导火索,也是主要的背景因素。
21的中国的利益将是全球化的利益,一个国家的利益是全球化的,那么中国的国防不可能再仅仅是局限在中国本土,中国的军事必须为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利益提供强大的保障和支持.战略矿产储备本身可以作为一种威慑力量战略矿产储备,与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一道,是扩大国家地缘战略空间的倚仗。当前我国迫切需要的就是扩大我们的地缘战略空间。
(二) 建立全面的军事地质学观,切实加强工程地址学科的研究.
军事地理学是研究军事与地理关系的学科,它探索地理环境对国防建设、军事行动的影响,以及在军事上运用地理条件的规律,为制定战略方针,研究武装力量建设,进行战场准备,指导作战行动提供依据。工程地质学 是军事学术的组成部分,也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工程地质学是调查、研究、解决与各种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他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工程地质学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各类工程建筑地区的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物作用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对工程建筑地区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措施,以便保证对工程建筑物进行正确合理的选址、设计、施工和运营。军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这主要是研究军事有关建设中的工程地质问题。
军事工程地质学是将地质学原理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知识应用于军事工程构筑的学科。应用地质学和军事工程学相互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主要任务是:调查、研究预定战区的地质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论证筑城工事、筑城障碍物、军用道路、军用桥梁、军用机场和水工建筑物(包括港口、码头、防波堤、潜艇和水面舰艇的掩蔽所、护岸建筑物等)及其他军事工程设施构筑的适宜性;为各种军事工程设施的定位、设计和施工提供地质资料;调查天然建筑材料、水源和溶洞的分布情况,提出开采和利用的意见等。随着航天遥感技术、数值法和地质力学、岩土力学、地面力学等理论在地质学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军事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将向着快速、准确、平战结合的方向发展。
军事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的关系是一种唯物辩证关系,首先从地质学方面来看,二者都是分支,处于边缘学科的范畴。而从军事方面,军事地质学是一颗新星,比较隐秘,带有机密色彩的学科,只是近年来才有所升温逐渐公开发展,想比之下工程地质学似乎与军事没有什么联系,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有比较丰富的资料和系统的理论,应该算老大哥了。可从另一方面看军事地质学包含工程地质学——军事工程地质学的出现,这又要以工程地质学为基础发展以军事为导向的军事工程地质学。以前工程地质学研究的用途是为了民用或商业发展。现在军事工程地质学要求更高、更严格、更特殊的军事用途。
(三) 研究军事地质,行军作战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地形篇
军事地形学是从军事应用的角度研究和利用地形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地形对战斗行动影响的规律,军用地图和航空、航天像片的识别与应用原理,战场简易测量方法以及调制要图的要领等。
地形是组织指挥作战所依据的重要条件,是影响部队作战行动的基本因素之一,利用地形为历代军事家所重视。中国春秋末期军事家孙武说“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孙子·地形篇》并列举了作战中经常遇到的通、挂、支、隘、险、远等六种地形,指出了利用各类地形的原则。孙武的这些论述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地形与作战的密切关系,强调将帅要重视对地形的研究和利用。
我国古代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地形篇》中指出:“夫地形者,兵之助也。”又说:“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无穷”。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作战时选择突击方向的突击点,要按当前的敌情、地形和自己兵力情况去规定”。军队的一切作战行动,如:机动、阵地选择、兵力部署、火力配系、工事构筑、荫蔽伪装、技术兵器的使用、战场观察和作战指挥等,都必须研究地形的利弊条件。随着军事科学和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原子武器、人造地球卫星和遥感技术的应用,战争的突然性和破坏性增大,加之各军兵种合同作战,战场广阔、机动性大、情况复杂多变,军事地形学的研究和应用范围也相应扩大。
军队的一切战斗行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形条件下进行的,都要受地形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地形是组织指挥作战所依据的重要条件,是影响部队作战行动的基本因素之一,利用地形为历代军事家所重视。中国春秋末期军事家孙武说“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孙子·地形篇》并列举了作战中经常遇到的通、挂、支、隘、险、远等六种地形,指出了利用各类地形的原则。孙武的这些论述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地形与作战的密切关系,强调将帅要重视对地形的研究和利用。
自然条件主要包括地貌、水文、植被和气象等因素。地貌,侧重研究有军事意义的平原、丘陵、山地、山林地的分布状况;水文,侧重研究江河、湖泊、水库,地下水和海洋的分布特点、季节变化规律;植被,侧重研究植物的分布范围、类型与季节变化特点;气象,侧重研究各种气象要素的地区性、季节性的变化规律等,以及上述诸因素对作战行动、交通运输等的影响。
未来的军队建设,将更加注意此方面的研究,并积极发展军民两用工业系统,将军队建设与建设国民经济紧密结合起来,用发达的地理气象资料更好的为中国军队的发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