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政治知识提升复习题(带参考答案)

逍遥学能  2013-11-16 12:56

1.材料一 2010年4月,国家发改委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应由过去的比例关系的调整,转向以强化薄弱环节为主的功能性调整,围绕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提高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实施“突破关键环节”的战略,重点突破研发、设计、营销、品牌培育、技术服务、供应链管理、专门化分工等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环节和生产性服务业,切实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材料二 2010年4月27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胡锦涛发表讲话强调,应该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报酬,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1)请运用斯密的有关分工的理论简析为什么要提升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
(2)请借鉴李嘉图关于相对工资的观点简要说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积极意义。
答案: (1)①斯密认为财富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它只能来自生产领域。经济学要研究如何增加国民财富。他认为国民财富的增长,首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分工。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因为:其一,分工能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巧和劳动熟练程度;其二,分工能免除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损失;其三,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②“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摆脱国际经济危机影响和走出国内经济调整迈向新繁荣的时期,是我国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过渡时期;同时,也是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只有提升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才能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更好地与各国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羸的方向发展。
(2)李嘉图关于相对工资的观点反映的是李嘉图所处时代的早期资本主义的现实状况,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完全不同,但我国目前也存在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下降的情况,借鉴李嘉图关于相对工资的分析,提高劳动者的相对工资,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利于强化在全社会尊重劳动的良好风尚。
2.材料一 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76年在《国富论》中提出“看不见的手”的命题。最初的意思是,个人在经济生活中只考虑自己利益,受“看不见的手”驱使,即通过分工和市场的作用,可以达到国家富裕的目的。后来,“看不见的手”便成为表示资本主义完全竞争模式的形象用语。
材料二 2010年8月,中国银监会强调将严格执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坚决遏制投机、投资需求,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
(1)市场经济中的“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各代表什么?
(2)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在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中,“两只手”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答案: (1)“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看得见的手”是指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两只手”缺一不可。市场的调节作用是靠“看不见的手”进行的自发调节,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调节资源,优化配置,这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国家的宏观调控是通过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引导市场按价值规律的要求去发展。国家的宏观调控要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而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只有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才能克服其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我国的银监会强调将严格执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现了通过“两只手”的结合,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3.材料一 2010年6月以来,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媒体加入到严厉批评新自由主义或市场原教旨主义的队伍之中。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评论说:此次危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对市场原教旨主义的严重质疑,它造成的经济损失远大于任何军事冲突所造成的损失。日本某经济学家说:“我们终于要与主张越不限制越好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诀别了”,“从此与纯粹的自由市场主义诀别了”。
材料二 在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过程中,美国政府和其他国家政府不断地推出金融救援计划,阻止金融危机的加深,这些措施在阻止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加深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说:“现在,我们都成了凯恩斯主义者了。”
(1)新自由主义学说在20世纪对我国经济政策的制定是否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2)材料一、二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何启示?
答案: (1)新自由主义对20世纪我国经济政策的制定没有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2)①新自由主义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优点在于束缚少,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缺点是缺乏必要的调控和干预,容易导致经济波动、市场秩序混乱,两极分化加剧;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过程中,凯恩斯主义的运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②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基础。要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增强政府调控经济的有效性。
4.201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谁也不曾想到,30年前,一个人口和自然资源都极其匮乏的小渔村,在邓小平解开姓“社”还是姓“资”的死扣后,竟会创造出人类发展史上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奇迹,崛起成为一个全球瞩目的现代化的国际都市。然而,在深圳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深圳发展却面临资源瓶颈、环境承载力严重透支、二元结构、产业层次低、国际化水平不高、人口压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不高及政府职能转变差距等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近期,深圳等经济特区在中央给予的一系列新政策的指导下推出了各项改革举措。面对新挑战新机遇新使命,深圳经济特区再出发,掀起了“二次改革”浪潮。
(1)简述邓小平是如何解开姓“社”还是姓“资”的死扣的,并说明其意义。
(2)结合材料,说明深圳经济特区掀起“二次改革”浪潮的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2014届高三政治模拟重组预测考试试题(附答案)
下一篇:2014届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专题限时训练题(有答案)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2014届高考政治知识提升复习题(带参考答案)】相关文章
【2014届高考政治知识提升复习题(带参考答案)】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