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4-13 11:57
作者:刘恩樵
周国平在《周国平论教育》一书中这样说:“真正可惊的是,今天的教育已经多么严重地违背了常识。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语文教学何曾不就是如此?当下的语文教学严重违背语文教与学的常识,成为病态化的语文教学,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笔者从还原语文教学的结构、坚守语文教学的本色,融入微课程的实践三个层面,努力以课程理念打破陈旧的语文教学方式,构建新语文教学,让语文教学真正像语文教学。
一、从“旧四重”到“新四重”:让“课程标准”真正进入校园
其实,如何实施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框架、原则与方法等做了科学而详尽的表述。但是,“春风不度玉门关”,应试教育基本上屏蔽了《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一线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指导。毋容讳言,当下语文教学的结构已经严重畸形化了,严重地偏离了《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引的方向。让《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真正走进校园,从而还原语文教学的结构,以完善的结构来谋取语文教学的功能,这是目前加强与改进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前提。
语文教学结构畸形化的表现我将其概括为“旧四重”:1.重教材:教材成了语文教学的全部依托。2.重课堂:课堂成了语文教学的唯一场所。3、重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4、重分数:分数成了语文教学的单一追求。面对“旧四重”,我的做法是:1.先改教材,再重教材与读物结合。所谓“改教材”就是对教材重组。我会变人文修养的单元主题为语言习得的单元组块,变文选组合为训练系统,变阅读本位为四线合击(听说读写),变讲读中心为自学指导。其次,减少教材份量,让教材变薄。让教材变薄,一是可以避免多学而不精的状况,避免“挖坑式”的教学状态,避免“糠多嚼不烂”的现象。二是可以腾出时间与精力让学生更多更充分地阅读。第三,增设读本及书单。我的做法目的是让教材形成这样的格局:以合理体式与适量的篇目构成的课堂教材与以一定数量的精选篇目与读物书单构成的课外教材相结合。2.先改课堂,再重课堂与课外的结合。首先,我是以高效课堂的理念来改革当下的语文课堂。其次,从课堂教学扩大到课外语文活动与校外语文实践,树立“大课堂”的观念,同时实践“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的理念,变“重课堂”为“重课堂与课外的结合”。3.先改阅读(教学),再重阅读与听、说、写的结合。改革阅读教学,主要改讲读本位为自学本位。我只要做两件事,一件事是组织与引导学生自学。另一件事就是讲学生不懂的。在改变阅读教学方式的同时,我会将听、说、写完整地纳入语文教学的范畴。4.先改分数,再重分数与素质的结合。所谓“改分数”,一是努力提高语文试卷的命题的水准,努力让语文分数更多地朝着语文能力与素养靠近。二是把分数作为语文素养之树上自然的果实。盯盘揉下的分数也许果形是大的,但是,是缺乏汁水的;以养育语文素养之树而结出的分数之果,一样可以大且有汁水。
二、从“旧四多”到“新四多”:让“课程标准”转化为现实行动
让“课程标准”真正进入校园之后,还应该有将“课程标准”转化为现实行动的具体策略与方法,或者说是“抓手”。针对当下,“教师教教材多,课堂讲的多,学生作业多,考试多”这“旧四多”极为普遍的现象,我努力做到让学生“多读书,多写随笔,学生多讲,活动多搞”这“新四多”。“新四多”让“课程标准”软着陆,且转化成了现实的“语文教学力”,坚守了语文教学的本色,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切实得到提升。
一、多读书,少(精)学教材。我对每学期的一册语文教材,进行筛选与整合,删去一些意义不大的课文,整合一些可以合并阅读的文章,精讲该讲的文章,这样,就能够省下不少的课堂时间。如何“多读”,我的做法是,一是利用语文课堂共读;二是利用课外阅读。课堂共读,就是班级所有学生共读一本书。共读的目的是便于指导与交流。每共读一本书,我都会在共读前有简单指导,然后放手给学生阅读,读完以后,再在班级里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围绕一些重点话题,展开讨论。共读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是指导学生如何读书。课外阅读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大量阅读。学生阅读的书目老师给出一个书单,班级也建立图书馆,学生自由选择。课堂共读与课外阅读构成了学生阅读的点与面、质与量的交织。二、多学随笔,少做练习。精简了教材中的课文,在一定程度上精减了学生做练习的量与时间。于是写随笔成了我的学生语文作业的主打。我的要求是每天必写,我每天批阅学生的随笔,每周评讲学生随笔,每学期为学生随笔结集成书。三、学生多说,教师少说。这是我语文课堂的原则。我的课堂力主简约,力主开放,还学生课堂主角的地位。在课堂上,我会根据文本特点,设计有意义有价值的主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充分交流。我不把课堂搞得密不透风,不是带着学生走进教材,让学生跟着老师转,而是让学生自由地与文本与同学与老师对话,自由地去发现文本自身的魅力与精彩。四、活动多点,考试少点。考试是必须的,我每学期只进行期中与期末两次测试。而语文活动是我的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的语文活动大致分为如下几种类型,一是课堂活动。我在每天每节课的开始三分钟的小演讲活动。这已成习惯。二是校内活动。基本上每两周就会有一次校内语文小活动,诸如读书报告会,班事沙龙,书法现场展示,辩论会,听微型报告(邀请教师或家长来班级小讲座),课本剧表演,朗诵比赛,等等。三是校外活动。一般结合微课程的研究来开展。
三、从“旧四无”到“新四有”:让微课程助推新语文教学
说实在的,在当下,将微课程的理念融入到语文教学的实践并不多。在语文教学中,“无课程意识,无课程规划,无开发能力,无实施空间”这“旧四无”较为普遍。近年来,笔者深入研究语文教与学的规律,努力将微课程的理念融进自己的语文教学中,实施了“人人有微课程研究,周周有微课程展示,月月有微课程活动,年年有微课程作品”的“新四有”,对于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性效益有着很大的意义。
人人有微课程研究。就是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品质特点,指导学生选择语文中的某一个点作为研究的对象,形成微课程研究。在将微课程融进语文教学之初,我用了一周的时间专门对学生进行了指导,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微课程,如何开展微课程研究,如何整理微课程研究的成果等等,最终让班级里人人都有微课程,人人都在研究微课程。比如,王一凝对中国古代诗词情有独钟,且有大量的阅读与背诵,她就选择了“李清照研究”,郑新的文章一直非常幽默,他对歇后语特别感兴趣,我就让他进行“歇后语研究”,周鑫宇对科学非常感兴趣,我就指导他进行“科学小品文研究”,王怡特别喜欢徐志摩的诗,就让她进行“徐志摩研究”,等等。当然,有一些基础不是很好的,我也鼓励他们多人形成研究小组,选择自己的微课程。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梳理,最终两个班上74名同学形成了43个微课程专题,如对联研究、成语研究、广告词研究、莲研究(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内容)、泰山研究、《水浒传》研究、错别字研究、网络语研究、阅读解题技巧研究、周庄研究、吴方言研究等等。其实,所谓的“研究“,不是要学生有什么重要的成果,只是让学生体验研究的过程,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概括比较、整合梳理等自主学习的能力。周周有微课程展示。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学生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做了提炼与梳理,然后形成一篇研究性报告,以便全面展示研究的成果。然后,从某一周开始,我每周拿出一节课,让这个(组)学生以PPT的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微课程研究的经历、成果等。每一周的微课程成果展示汇报课,对展示的学生而言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对听课的学生而言也是一次开眼界的过程。月月有微课程活动。微课程研究的过程,网上查阅资料是重要方式之一,但是,仅仅如此是不够的。
天时,地利,人和,那就从共读《我是乔布斯》开始吧。
那么,我的如何组织这次共读的呢?
首先是与朋友沟通,提前为班级学生每人订购了一本《我是乔布斯》。然后,在星期一的早读课上,我给学生谈了阅读《我是乔布斯》的感受与心得,并提出这次全班共读《我是乔布斯》的具体方法与要求,概括起来就是“八个一”,即利用一周时间,阅读一本书,观看一部电影,上网查阅一次资料,完成一篇感受文章,回答一组问题,开展一个小型读书汇报会,举办一个阅读成果汇展。接下来,在一周的时间里,我不断地提醒与督促学生阅读这本书。每到我的语文课时,我就坐在讲台边与学生一起读这本书。我也提醒学生利用课间一些零星时间阅读,且回家后上网查阅关于乔布斯的资料。在周四的时候,我整合了一个时间段,给学生播放了片长为78分钟的电影《我是乔布斯》,周五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从班主任那里借用了班会课,举行了《我是乔布斯》的共读报告会。“回答一组问题”是在下一周的语文月考试卷上实现的:
七、阅读整本书《我是乔布斯》,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史蒂夫·乔布斯是一位革新者、电子极客、、、。
2、请大致概述一下史蒂夫·乔布斯的成长历程(人生经历)。
3、史蒂夫·乔布斯在里德学院曾跟着罗伯特·帕拉迪诺老师学习书法。这对史蒂夫·乔布斯后来的苹果公司产生怎么的影响?
4、你认为,史蒂夫·乔布斯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在他的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5、史蒂夫·乔布斯说,“从来没有哪个成功的人没有失败过或犯过错误。”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最后,就是在学校的橱窗里呈现出了一个专版:7A班共读《我是乔布斯》阅读心得专刊。具体做法是,我让每个学生将自己写的共读《我是乔布斯》的心得或者是搜集到的关于乔布斯的重要资料整合起来,然后打出来发给我,由我来统一编辑整理后打印出来,展出在学校的橱窗里。学生写的共读文章各有角度,精彩纷呈。如,刘可瑾的《“我生来就是改变世界的”》,姜贤昱的《他制造的是“果迷”》,邵立安的《疯子乔布斯》,黄品维的《这就是乔布斯》,张文翰的《苹果巨头乔布斯》,许孟崴的《成功的秘诀》,王国勋的《乔布斯没有死》,陈妍凌的《我要像乔布斯那样》,郑嘉龙的《他的名字叫“先驱”》,李圣杰的《不死的乔布斯》,金度余的《我爱上了乔布斯》,等等。为了让学生更有成就感,我还将学生的这些读后感整理成一本小册子,以班刊形式打印散发传播。
一次关于一本书的共读,就是一个微课程,也就是一次语文学习的旅程。在这样的旅程中,沿途欣赏的风景不仅仅是语文,也许还有更多,有形而可见的,无形而深远的。
作者:刘恩樵
周国平在《周国平论教育》一书中这样说:“真正可惊的是,今天的教育已经多么严重地违背了常识。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语文教学何曾不就是如此?当下的语文教学严重违背语文教与学的常识,成为病态化的语文教学,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笔者从还原语文教学的结构、坚守语文教学的本色,融入微课程的实践三个层面,努力以课程理念打破陈旧的语文教学方式,构建新语文教学,让语文教学真正像语文教学。
一、从“旧四重”到“新四重”:让“课程标准”真正进入校园
其实,如何实施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框架、原则与方法等做了科学而详尽的表述。但是,“春风不度玉门关”,应试教育基本上屏蔽了《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一线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指导。毋容讳言,当下语文教学的结构已经严重畸形化了,严重地偏离了《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引的方向。让《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真正走进校园,从而还原语文教学的结构,以完善的结构来谋取语文教学的功能,这是目前加强与改进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前提。
语文教学结构畸形化的表现我将其概括为“旧四重”:1.重教材:教材成了语文教学的全部依托。2.重课堂:课堂成了语文教学的唯一场所。3、重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4、重分数:分数成了语文教学的单一追求。面对“旧四重”,我的做法是:1.先改教材,再重教材与读物结合。所谓“改教材”就是对教材重组。我会变人文修养的单元主题为语言习得的单元组块,变文选组合为训练系统,变阅读本位为四线合击(听说读写),变讲读中心为自学指导。其次,减少教材份量,让教材变薄。让教材变薄,一是可以避免多学而不精的状况,避免“挖坑式”的教学状态,避免“糠多嚼不烂”的现象。二是可以腾出时间与精力让学生更多更充分地阅读。第三,增设读本及书单。我的做法目的是让教材形成这样的格局:以合理体式与适量的篇目构成的课堂教材与以一定数量的精选篇目与读物书单构成的课外教材相结合。2.先改课堂,再重课堂与课外的结合。首先,我是以高效课堂的理念来改革当下的语文课堂。其次,从课堂教学扩大到课外语文活动与校外语文实践,树立“大课堂”的观念,同时实践“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的理念,变“重课堂”为“重课堂与课外的结合”。3.先改阅读(教学),再重阅读与听、说、写的结合。改革阅读教学,主要改讲读本位为自学本位。我只要做两件事,一件事是组织与引导学生自学。另一件事就是讲学生不懂的。在改变阅读教学方式的同时,我会将听、说、写完整地纳入语文教学的范畴。4.先改分数,再重分数与素质的结合。所谓“改分数”,一是努力提高语文试卷的命题的水准,努力让语文分数更多地朝着语文能力与素养靠近。二是把分数作为语文素养之树上自然的果实。盯盘揉下的分数也许果形是大的,但是,是缺乏汁水的;以养育语文素养之树而结出的分数之果,一样可以大且有汁水。
二、从“旧四多”到“新四多”:让“课程标准”转化为现实行动
让“课程标准”真正进入校园之后,还应该有将“课程标准”转化为现实行动的具体策略与方法,或者说是“抓手”。针对当下,“教师教教材多,课堂讲的多,学生作业多,考试多”这“旧四多”极为普遍的现象,我努力做到让学生“多读书,多写随笔,学生多讲,活动多搞”这“新四多”。“新四多”让“课程标准”软着陆,且转化成了现实的“语文教学力”,坚守了语文教学的本色,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切实得到提升。
因此,每一个月,我都会有计划地根据学生微课程研究的进展需要,挖掘学校内外的资源(主要是家长资源),帮助学生组织一些微课程活动,让研究的行为更加鲜活生动起来。我会带学生去市民大讲堂听讲座,会邀请有些人士给学生做访谈,会带学生到研究需要的实地去考察,也会组织学生举行微课程研究沙龙等。年年有微课程作品。我们一般以一个学期为研究周期,一个学期结束,要求学生整理好研究报告,然后汇集成册,形成班级语文微课程研究的作品。
【教学案例】
“我要像乔布斯那样”
-----《我是乔布斯》共读记述
第三周,我的微型阅读课程是全班共读《我是乔布斯》。
我的设想是,在这一周里,全班同学共同读完《我是乔布斯》,同时观看电影《我是乔布斯》,且上网查阅有关乔布斯的资料,然后,每人完成一篇对《我是乔布斯》读后感,或者有关乔布斯的“研究”文章。
为什么我要让全班同学用一周的时间共读这本书呢?
先来说说《我是乔布斯》这本书吧:
《我是乔布斯》,原作名《SteveJobs:ThinkingDifferently》,作者为帕特丽夏·拉金[美],译者是尹丹,2012年5月由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再看,网络对《我是乔布斯》是如何介绍的:
谁是乔布斯?究竟是什么人、什么事在他传奇般的一生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此书将重现乔布斯从小学到里德学院、从印度到雅达利公司、从苹果到NeXT再到皮克斯以及最后回归苹果的非凡人生。正如乔布斯本人一样,这部传记充满激情,引人入胜,令读者精神振奋,灵感勃发,难以忘怀。
美国儿童文学编辑珍妮弗?布朗说:即使是那些不爱读书的学生也会一头扎进这本乔布斯传中。此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绝妙的肖像——一个能够打破所有陈规,推陈创新的不羁天才的传奇故事。
《我是乔布斯》的作者帕特丽夏·拉金也是美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
她曾经是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我是乔布斯》是她继《爱因斯坦传》、《海伦·凯勒传》等为孩子撰写的第七部伟人传记。她荣获过众多美国儿童文学奖项。
暑假里,出版社的朋友送给我新出版的《我是乔布斯》。阅读后,我以一个语文教师的眼光发现到它的教学价值,这是一本非常适合初中孩子阅读的书,即使是初一的孩子,阅读起来也不会有障碍。它不仅励志,而且书中有不少新科技的东西学生一定爱看,更主要的是,乔布斯又是一个在中国大地上几乎妇孺皆知的名字,许多的学生也都是“果迷”,提到“苹果”,提到乔布斯,那也是津津乐道的。但是我想,学生们也许知道乔布斯这个名字,却不一定知道这个名字背后的故事,不一定知道这个名字所代表的意义。另外,我一直认为,阅读整本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形式与内容。在学生刚进入初中的这段时间里,我一直在倡导读书,班级也建立了小小图书馆,同学们也一直在读书。我想,在学生自由阅读的基础上,每个学年,全班共读几本书并做交流,这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我的语文教学主张与实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