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4-13 11:25
初、高中生物学科的基本知识是相同的,在没有脱离生物学核心知识的基础上主要呈现递进和互补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利用好这样的关系。例如,高中教材必修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中,DNA是遗传物质,学生已经在初中学过,为什么是遗传物质,在生物学史中怎样一步步被证明是遗传物质,这些是高中部分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来开展新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达到温故知新的作用,使知识在学生脑海形成一定的网络,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在高中生物学习中,因为难度加大,抽象思维较多,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降低。而这部分学生中有些在初中生物学习时兴趣很浓厚,成绩也很不错,所以很有必要借助初高中知识的契合点来逐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再例如,高中教学中常遇到这样的试题:外界环境中的氧气进入人体红细胞需要通过几层膜?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在高中教材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中“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部分,这部分有很清晰的插图,而且该部分知识是这一节的重难点,讲解也很详细。按理学生应该能够解答这道题,很多学生却不会。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对肺泡周围的结构搞清楚,而这个知识又涉及到七年级下册的内容。
二、初、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活动内容的衔接
新课程理念要求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列出了学生必做和建议做的科学探究活动,可见其对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方法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高度重视。在历年的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试题中,有关探究活动的思维方式和题型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初中生物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探究活动,也介绍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交流表达等,并且也介绍了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这些内容为高中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要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初中生物教学应当是一个很关键的阶段。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这时可以利用他们对生物实验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具体探究实验的讨论和实践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而且初中生物探究活动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贴近生活,如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等,这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将探究的理念逐步渗透到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并且也能够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例如,在进行“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探究活动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是“霉菌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吗?”,根据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的设计。设计完成后,我要求学生自荐来汇报结果,其他小组成员对已汇报的实验设计进行点评。教学中我发现,在一步步分析中学生逐步对实验变量,无关变量以及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这就为以后高中部分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高中生物教材中一些探究活动是要求每个高中学生必做的,如“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等,这些探究活动是列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具体内容标准中的。高中生物探究活动的教学中,应当考虑与初中生物教材的衔接问题,要及时回顾并避免简单重复。
综上两点所述,要处理好初、高中生物教学的衔接,就要找出两个阶段教学内容上的交叉点。在进行难度更大的高中知识教学时,要唤醒学生对初中生物知识的记忆,如果做到了这点,既可以让新知识的接受变得更容易,又可以让知识在学生脑中的记忆变得更长久。这样就可以有效地促进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能促进学生顺利登上一个新台阶,尽快地适应高中生物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