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4-12 12:01
图式教学法是一种由前苏联教育家创立的教学方法,通过图形、图表来揭示历史事件、事物之间的本质和联系。相比于传统教学,其优点在于更加形象、直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的记忆。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析了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意义以及策略,以期能够为相关领域的教学提供参考。
一、图示教学法的内涵
图示教学法是以图形、图表和表格来表现事物本质特征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将零散的历史史实、抽象的历史逻辑、深奥的历史概念,通过形象具体的方式加以表达,其实质是抽象知识的形象化,零散知识的系统化。图示教学法为学生展示了课程的基本结构或概念的本质区别,激发着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内涵知识的深刻理解。
初中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思维由依靠实物向依靠内部逻辑转变,在初中阶段实现的思维转变主要表现为依靠具体实物向依靠表象思维的转变,因此,通过图示教学法建构学生知识的表象,促进学生知识的主动建构是与学生年龄发展特征相适应的教学方式。
二、图示教学法的意义
(一)促进抽象知识的形象化
通过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来体现历史事件和历史史实的相互关系,有利于促进历史事件的形象化。首先,图示图表可以展现历史事件的时间和地点沿承。例如,在《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学习过程中,丝绸之路的内涵时,即使把各个地方都向学生说明,学生也不易构建丝绸思路的立体图像,理解丝绸之路对于汉朝与西域交流的重要作用。但是如果让学生找到丝绸之路沿途经过的各个地方,并在中国地图上标注每个大方的大概位置,然后用实线加以连接,学生关于丝绸之路的表象就能够建立,对理解西域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其次,图示图表可以展现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比如,在《三国鼎立》教学中,三国的地理位置是怎样的,是如何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的:
通过形象的语言利用圆圈来代表一个国家,利用圆圈之间的位置来表示三国之间的关系,再加之以语言的表述,学生对三国的形式就能够清楚明了了。再次,利用图表展示两者相关联历史事件和史实的不同。例如,在《战略大决战》的学习中,通过图表法展示1948年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图:
通过图表清楚的展示1948年共产党和国民党在军队人数、机动兵力、士气和后方的差距,促进学生准确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敌我力量悬殊较大的情况下,能够取得全国胜利的原因。
(二)体现历史史实的内部逻辑
历史事件的内部发展逻辑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难点,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出现一种历史现象,教师的讲述详细具体,每一个过程都通过教师自己的思维逻辑向学生展示,但是学生不能够准确理解历史事件的内部发展逻辑或动态发展过程。图示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历史内部逻辑的理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图示图表法促进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动态发展过程。例如,初中历史教学中关于中国封建社会中央官制的发展是与各朝代分章零散介绍的,学生对于中国封建社会中央官制发展的认识不系统。在复习教学中"中国封建社会各朝代封建社会"中,通过图表展示各个朝代的中央官制,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三公下设九卿;汉朝的中外朝制度,中朝为决策机构,外朝为行政机构;魏晋南北朝三省制萌芽;唐朝三省六部制,皇帝下设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三省下设六部;宋朝伟二府三司制,皇帝下设中书门下(行政)、三司(财政)、枢密院(军政);明朝废丞相,行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其次,图示表示法有利于生动的表示历史事件发展的内部逻辑。例如在《美国的诞生》中解释美国的三权分立时,采用语言描述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的关系比较混乱,采用图表法就清楚明确。再例如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和监察制之间的关系,用图表法清楚明确具体。
(三)构建历史事件的知识结构图
历史课程的知识结构图是历史学科的筋骨,只有明确历史课程的基本结构才能系统的掌握历史事件和历史内容。在单元的学习完毕后,用知识结构图将本章的内容进行梳理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对三大战役的总结,采用图表法:
清楚明确的总结和三次战役。在单元总结中使用图表教学法在实践中运用的比较多,这里不做具体叙述。
综上所述,图表法、表格法的直观特点使知识内容更加明确,使知识体系更加清晰,使知识的内在逻辑更加形象,采用图表法进行教学与初中生的思维发展特征相适应,是初中从具体运算阶段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的重要桥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图示教学法是初中历史教材编排特点和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相结合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学生掌握初中历史内容的重要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