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3-11-05 16:44
1.注重远大其志以立志为之本,是古代家培养良好品质的首要条件。孔子自十五岁志于学,数十年"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卫灵公》),"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在他看来,立志是人生第一大事,第一需要,而衣食住行荣华富贵都退居其次。宋代家张载提出为学要立志,"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义理篇》)。明代学者王阳明也很注重立志为先,他说"大抵吾人为学紧要大头脑只是立志"。清代王夫之更强调"志必专一",他说"人之所为,万变不齐,而志则必一,从无一人而两志者,志于彼又专于此,则不可名为志,而直谓无志。"(《俟解》),只有立定专一志向,才能认识事物,从事学习,获得高深而丰富。从以上论述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引导立志学习,是激发他们学习的精神支柱,是端正其学习态度,培养其学习习惯,锻炼其学习意志,形成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根本保证。于是我们学习教育入手,把改革试验的着力点首先放在学习动机的指导上。
2.提倡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向来是古代儒家学者认识事物,从事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王夫之说:"夫知之方有二,二者相济也,而抑各有所从。博取之象数,远征之古今,以求尽乎理,所谓格物也。虚以生其明,思以穷其隐,所谓致知也"(《尚书行文》)。他认为格物,致知是认识过程的两阶段,两种境界。格物是进行感性认识阶段,可获得初级的基础知识。致知是进行理性认识阶段,可获得高深的规律性认识。"格物"是"致知"的基础,"致知"是"格物"的升华,彼此相济,彼此相从。北宋教育家程颐也曾总结了学习过程的三个递进阶段。第一阶?入乎耳"。也就是通过各种感官而得到感性认识。他主张"博学善问","多识、多闻、多见"。第二阶段"著乎心"。亦即感性认识经过思考进入理性认识。这一阶段他强调"默识心通"、"慎思明辩"。第三阶段"见乎行事"。也就是把理性认识付诸实践阶段。他主张此时学生要"闻斯行","践行其言"。遵循"格物致?学习原理,在开展学法指导试验中,强化帮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具体指导。学习过程是、学习程序和活动方式的总和,是科学的动态展开。根据现代学习特点,把学习过程分为:激励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学习效果等五个基本程序。激励动机是学习准备阶段,是学习活动的一种推动力,并贯穿于各个阶段之中;领会知识是学习中心阶段,是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基础;巩固知识是学习的中介阶段,是领会知识的继续和深化,又是运用知识的必要条件;运用知识是学习的具体化阶段,是学习成果的集中体现,检查学习效果是学习检验阶段,以利用反馈信息,更好地促进学习。在这五个程序中,反复要求学生集中把握好中间三个环节。领会知识时,学生要利用多方面感知活动来丰富自己感性认识,以唤起生动的表象,尽可能使眼、耳、口、手、鼻等多种感官协调动作,以获得完整精确表象。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认识知识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达到真正理解程序。巩固知识时,学生要把机械和意义有机结合,使所学知识有效地储存起来,并转变为自己的精神财富。运用知识时,学生要能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充分发展自己智能,在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再学习。
3.主张博约统一 "博约统一"是古代教育家治学的重要原则。它着重解决学习的广博与专一的矛盾。孔子曰"君子博学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费畔矣夫!"(《论语、雍也篇》),他主张学生"多闻"、"多见"知识面要广,但不可杂乱无章,必须有一个中心加以统帅。东汉者王充也强调治学问要"博"和"通"。他说:"能多种谷,谓之上农;能博学问,谓之上儒。"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特别提倡博学,他以盖房子为例,说明只有"阔开基,广开址",才能使建筑物高大坚实。但博学不能"杂而无统",应当"博而后约",将博与专统一起来,"惟先博而后约,然后能不流杂。"(《朱文公文集》卷三)这里所述博与专结合包含深刻的方法论意义,即"以类而推"。通过博学,掌握同类事物一般原理,然后,以一般原理去分析具体事物特殊规律,达到专一精深,即在博学的基础上专精,以专精统驭博学,两者辩证统一。依照"先博后约,以约驭博"的学习原则,广泛开展"到书海中漫游"的竞赛活动,指导初中生博览群书。其次要求学生做到二结合:一是与课内学习相结合,如课学了《社戏》,就可阅读《呐喊》;二是与个人兴趣爱好相结合,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最后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积累。在博览基础上,又以课外学科小组形式指导学习专攻,如:无线电组、微机组、文学创作组、气象天文组、实验组、解剖组等。
4.强调清心涵泳 "清心涵泳"指的是学习时一定要"心静",静时才能心清,心清则感觉敏锐。静时才能涵泳,即可沉浸入书本,悟出道理,学有所得。这是北宋教育家张载治学理论结晶。早在战国中期,孟子就很强调心致志学习,全神贯注读书。他很形象地用学下围棋为例,说明奕秋两个学生学习结果不同,决非智力差异,而是专心与不专心的原因。北宋另一位学者程颐更提倡学习?心志专一,毋泛毋略"。"专一"有两层含义:一是就所学的对象而言,他以为心不主一,如破屋不能御寇;如空瓶难抵水注,若有水充满于内,虽江海之大也不能侵入。指导学生掌握"清心涵泳",做到学贵专一,开设学习方法指导课(或讲座),引导初中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切实做到四个"专一"。首先是课前专一。是学习中超前思考,它可增强学习主动性,扫清知识障碍,提高听讲水平,培养自学。其次是上课听讲专一。学习是学生活动的中心环节,也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要做到专心上课,必须帮助学生认真克服注意力的分散和漂移。其三,独立作业专一。独立作业是指同学们自己经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单独完成练习的过程。在试验中向学生提出专心完成独立作业的五项要求:(1)认真审题。(2)仔细做题。(3)自我检查。(4)改错提高。(5)综合训练。其四,小结专一。小结是学生"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它能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概括化、达到牢固掌握,防止遗忘目的。指导学生课后及时,单元系统复习,期中期末总复习,抓住学科特点针对复习。在复习基础上又帮助学生分析综合,掌握单元归纳法,"知识树"图示法,列表对比法,歌诀概括法等小结方式,使学生逻辑得到迅速发展。
5.重视学思结合孔子在阐述学习与思维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时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认为"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 高中历史,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可见,学思结合,两者并重在孔子整鼋萄??闹惺枪岢圭?盏摹K未?祆浼坛泻头⒄沽丝鬃友?疾⒅氐乃枷耄?髡叛в胨冀岷掀鹄础K?担"若读得熟而不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学归类编》)。明代黄宗羲也强调学与思相结合。他认为,要真正学有成就,还必须精湛严密思考,只有这样,学习才会有所收获,人的发展(包括)才会成为可能,所以他说:"唯深湛之思,贯串之学,而后可以去之怵之。"(《南雷文约》)。古代教育家的这些论述,充分揭示了知识学习与思维发展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关系,也正好说明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培养的必要性。在开展初法指导试验中要反复向学生强调是人脑对现实事物间接的、概括的认识能力。它是人类智慧的集中表现,是学生发展智能的核心,也是学生形成各种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基础。为了帮助初中生在学习过程逐步培养思维能力,首先要求他们养成良好思维品质。如思维广阔性,表现为全面地看问题;思维的深刻性,表现为全面地看问题;思维的深刻性,表现为善于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批判性,表现为严格按标准比较鉴别问题;思维的灵活性,表现为依据客观情况变化而思考和解决问题。思维敏捷性,表现为能迅速而正确的解决问题;思维的逻辑性,表现为按逻辑规律思考和解决问题。其次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比较法、分析综合法、抽象概括法、归纳演绎法等。实践证明,指导学生注意学思结合,可使学生进入好学、乐学、会学、善学的最佳境地。
综上所述,从五个方面概述了继承我国古代学习思想的体会,借以指导现代学会学习,学会选择。但中华民族优秀的学习文化传统源远流长,精深博大,丰富多彩。有志于学习科学研究者要继续在这座宝库中探索,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我国古代学习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