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点滴想法

逍遥学能  2017-04-05 14:20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师,提问

  1.设疑应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研究教材中的潜在知识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所设疑问准确反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设疑应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启发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系统性强,前后知识联系紧密,所以设疑时,要深入地研究新课标及教材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掌握教材的纵横联系,熟悉每一课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在每单元和整个教材中的地位,这样的设疑才能体现出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逻辑顺序,才能由点到面地让学生掌握整个学科的知识结构。

  如学习比较线段的长短的两种方法:度量法、叠合法;角的比较也有两种方法:度量法、叠合法,前后出现的两种方法是一样的吗?不同在哪?实际生活中,你还能找出类似于这两种方法的比较物体大小方法吗?

  3.设疑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激发其求知欲

  初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对一些感性的、趣味性的疑问乐于思考,对有趣的疑问会表现得十分兴奋,跃跃欲试;而抽象枯燥的疑问,他们则往往表现为不知所措。所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要紧扣教材内容,多在直观教具的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熟悉的事例上做文章。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现象。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创造性的融入一些生活素材,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就会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来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

  4.设疑的难度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要有利于学生思维

  设疑过难,不但不能启发学生思维,反而会使学生逐步失去信心,导致“启而不发”的现象产生。因此设疑要符合新课标对知识的要求层次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对一些难度较大的疑问可设计成选择或填空的形式,以利于学生的思考和表达。从思维发展的角度看,七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于直观形象思维水平,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典型的、数量足够的实际事例的观察、分析、概括等来理解抽象的符号语言,并让学生有充分独立练习、思考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和机会。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七年级学生正是从儿童到青年的过度时期,教师语言不能太过于数学化,应符合儿童的某些心理特征,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亲和力。

  总之,无论是课堂起始设疑,新课进行中设疑,还是新课结束后设疑,疑问都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都要尽可能给学生创设最佳的设疑氛围。问题提出后,要给全体学生留有思维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有一个知疑??思维??释疑的过程;同时,对每一位学生的答案都要给予适度的评价,才能达到设疑的目的。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毕东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201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三角函数易错易混知识点
下一篇: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数学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点滴想法】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点滴想法】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