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4-04 11:46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四)一、选择题1.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2.史学家冯友兰称朱熹是“新儒家”的代表。这个“新”在思想上具体表现A.“天人感应”和“大一统”B.把天理与人性有机结合,“存天理,灭人欲”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水能载舟也能覆舟A.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B.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以礼入法,以礼入俗4. 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但不完全拘泥于传统旧儒学的樊篱,如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提出了A.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B.天命论、生知论C.天下为主,君为客 D.工商皆民生之本5.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傩戏面具 杂剧佣 京剧脸谱① 图片是研究古代戏曲艺术的有利史料②傩戏蕴含着中国古代戏曲的萌芽③杂剧融合了汉调、秦腔等形式④三幅图片体现了时代的先后顺序A.①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齐民要术》中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功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句话所反映的农学思想是A.商品生产 B.多种经营 C.因地制宜D.重农抑商7.下表是我国古代教育的记载情况,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时期文字材料文物材料夏《孟子》记载“夏曰校。”尚无商《礼记》记载“殷曰学。”出土的殷墟甲骨文周《学记》“家有塾、党有庠、国有学”。出土的殷墟甲骨文A.对夏朝学校的研究,还有待于充实史料B. 殷墟甲骨文为研究商朝教育提供了文物史料C. 商周的学校制度具有相当的规模D. 周朝出现了供贵族子弟就学的官学8. 某同学购买了一本书,章节包括“个人的发展”、“古典的复兴”、“世界和人的发现”、“社会和节庆”等。此书最可能是A.《地理大发现》 B.《科学与启蒙运动》C.《论自由与代议政治》 D.《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9. 下列这三幅画反映的主题是A.人文主义 B.殖民扩张 C.人和世界被发现 D.基督教统治世界10.“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不包括A.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B.“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C.“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D.“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最有可能在世界性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实践活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A. ①⑤ B. ②④C. ③⑤ D. ①③12. 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A.批判神权统治 B. 主张法治,构建理性王国C.倡导思想自由 D. 鼓吹人性解放13.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些运动的共同之处是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确立14.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是A.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B.“三个有利于”标准C.阶级斗争分析法 D.人民是造历史的主体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贽笔下的孔子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16.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演讲:“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体现了他主张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共和主义17. 近代中国思想界的“西学东渐”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照搬到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发展历程。下面体现这两个步骤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洋务运动、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18. 有学者指出:“民国三四年的时候,复古主义披靡一时,什么忠孝节义,什么八德的建议案,连篇累牍地披露出来,到后来便有□□的结果。可见这种顽旧的思想,与恶浊的政治,往往相因而至。”文中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A.帝制 B.尊孔 C.亡国 D.革命19. 在近代,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会阻碍社会主义进行。”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20. “这一定律体现了天上运动与地上运动的统一性,它把天体运动纳入到根据地面上的实验得到的力学原理之中。这是物理学史上第一次伟大的综合,也是人类认识上一次巨大的飞跃。”引文中“一次巨大的飞跃”指的是A. 电磁学理论的建立 B.进化论的出现C. 牛顿力学的建立 D.“日心说”的提出21. “我有时自问,为什么我会是那个发现相对论的人。我想原因在于,一个正常的成年人绝不会停下来思考有关空间和时间的问题。这些是小孩子想的东西。但当我长大成人以后,我才开始对空间和时间产生疑问。自然,我要比一个孩子思考得更深入些”。爱因斯坦发现的革命性的科学观念是A.真理存在于人的童贞的状态B.时间和空间都是相对的,否定经典物理学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C.要用于思考怀疑一切习以为常的事物D.科学真理面前不分年龄大小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B.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C.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D.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23.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拉斐尔的《圣母像》都具有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是A.画家个人爱好 B.人文主义传播C.社会上层倡导 D.商品经济发展24.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A.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 D.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25. “当前我国在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理所当然在文化上也应该采取同样的政策” 。文化上的对内搞活政策,主要是指A.三个代表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科学发展观 D.义务教育二、材料题26.(16分)东西方的思想智慧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孔子一生为培养治国人才而进行贤能教育,他主张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是“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就是知识”,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并提出“美德由教育而来”。 ——百度?百科(1)依据材料一,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之处?(分)(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马丁.路德的“意见”是什么,并指出其实质。(4分)材料三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的国家蓝图。——张岱年主编《中国文化概论》()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的主要表现。(6分)27. (18分)近代以来,中国思想潮流的嬗变,深刻影响了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个多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变化最为剧烈,思想观念更新最为迅速的时期,中国人民从古代中世纪走向了现代社会。——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1)哪些进步思潮或主张使“中国人民从古代中世纪走向了现代社会”?(6分)材料二 戊戌变法与五四运动前后相隔21年,它们有什么联系?大家知道,“戊戌”在思想文化上是启蒙,在反对民族压迫上是救亡,在政治运动上是革新。启蒙、救亡、革新是相互联接、相互促进的。“五四”比“戊戌”大大的前进了,“戊戌”是中国近代启蒙的发端,“五四”则是启蒙运动的推进。——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2)对于“五四则是启蒙运动的推进”,你是怎样理解的?(6分)材料三毛泽东和邓小平知名学者的评价他作为革命领袖,对于中国的前途如同列宁对苏联所具有的类似历史意义。经济学家 施密特德“邓小平富有远见,他清楚他想让中国走向何方。他拥有一种情感,我认为这种情感十分重要。他认为中国社会发展要依赖于中国人民和自己的领导人。——麦克纳马拉(世界银行前行长)(3)围绕“毛泽东作为革命领袖”和“邓小平清楚他想让中国走向何方”,请举出两人的思想贡献。(4分)“这种情感十分重要”,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28. (16分)科技的不断进步,使人类一次又一次更新了飞翔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正如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湖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寒假作业 历史 四 Word版含答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