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五首教案
1. 文本全解。
山居秋暝
(1) 作者简介
王维 (701 — 761) ,字摩诘,蒲州 ( 今山西永济县 ) 人。盛唐山水诗派的代表诗人,与孟浩然并称王孟。 15 岁起,游学长安, 21 岁进士及第。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任职。安史之乱时,两京沦陷,他被叛军俘获,被迫接受伪职。两京收复后,以谄贼官论罪。因曾作《凝碧池诗》思念王室,只受到降官的处分。后为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隐居蓝田辋川,以禅悟诗,故有“诗佛”之称。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早年奉使出塞,写有边塞诗,如《观猎》、《使至塞上》等,意气慷慨,情思壮大,都是传诵不衰的佳作。成就最高的是他的山水田园诗,或壮丽雄阔,或清幽恬澹。其人多才多艺,诗歌而外,兼善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见长,被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作诗能将绘画、音乐之理通于其中,善于运用自然而又准确、精炼、富于特征性的语言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苏轼说:“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 《书蓝田烟雨图》 ) 他的诗各体擅长,其中以五言律绝成就最高。著有《王右丞集》 28 卷。
(2) 基本解读。
这是王维的一首山水诗。大概是他后半生隐居辋川别墅时写的。这首诗写了山中秋雨过后黄昏的迷人景色,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闲怡自适的心境。诗境空明宁静而又充满勃勃生机,动与静完美结合。
首联铺设了整个画面的基调。寥寥数字,精炼准确,极富表现力。空山、新雨、晚来、秋,几个平淡朴实的词语,不仅交代了时间地点、季节天气,更营造出一种清幽境界。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是多么宜人 ! 这一联中,一个“空”字不仅用以描绘山村的寂静空旷,而且借“空”字以抒发归隐的情怀。
颔联写山中的具体景色。与上联山中秋日黄昏新雨的大背景紧密相连。雨后碧空无尘,松针如洗,皎洁的月光铺洒在松林上。诗人特别用一“照”字,启示人们去体会那珠水晶莹的景象。一场秋雨之后,山泉水势必增,诗人又特别用一“流”字,让人们去体味那水石相激的净净淙淙的声音。月色泉声,视听交织,可触可感。清泉而云“石上流”,则月光下涧水清澄见底
高中学习方法。这一联给山中清幽之景又涂上了一层明洁的色调。
颈联写山中的人事生活。竹林深处传来一阵嬉闹的笑语声,那是洗衣的妇女们结伴归去;莲叶摇动,渔船返航顺水而下。只听见竹林中的喧声而不见其人,只见到莲株的摇动而不见行舟。不打破山中的静谧,却有一层生动温馨之美。有静有动,动静结合,生机盎然。
尾联借《楚辞•招隐士 ) 末句之词: “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原意是招王孙出山,说山中不可久留。而在王维的笔下,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春芳虽然自然而然地消歇了,但秋光一样美丽, “王孙”自可不必归去了。反用其意,构思巧妙,趣味横生。诗人对山中生活的迷恋之情,跃然纸上。同时也暗寓了作者的隐逸之情。这一联中“春芳歇”与首联的“晚来秋”形成对照,相得益彰。对句中的最末一字“留”,又和首联中起头一字“空”,遥相呼应,见出“自可留”于“空山”之意,使全诗的意境更加完美。
(3) 精华鉴赏。
苏轼说: “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本诗就是“诗中有画”的一个典型例子。首联点明了季节 ( “秋” ) 、时间 ( “晚” ) 、地点 ( “空山” ) 、天气 ( “新雨后” ) ,为画面定好了基本色调和轮廓。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联的景物描写,动静相衬,视听相兼,俯仰结合,具备了画的各项要素,的确具有画的特点,写出了山间居民的日常生活图景,不但画意盎然,且流溢着诗人陶然其中的怡悦之情,诗情画意融为一体。
王维精通音律,在音乐方面有很高造诣,他的诗也有音调和谐、节奏铿锵,富于音乐性的显著特点。本诗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联,前者用二二一节奏句式,后者却换了二一二节奏句式,造成了音节上的节奏变化。颔联中的动词“照”和“流”用在句末,颈联中的动词“归”和“下”用在句中,不只是避免了句式的重复,而且使诗歌音调和谐铿锵,富有音乐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鲜明,富有音乐感。
从军行 ( 之四 )
(1) 作者简介。
王昌龄 (698 一约 757) ,字少伯,太原 ( 今山西太原 ) 人,一说京兆万年 ( 今陕西西安市 ) 人,唐代著名诗人。唐开元十五年 (727) 进士,授汜水尉。开元二十二年 (734) 又中博学宏词科,官秘书省校书郎,天宝元年 (742) 迁江宁丞,后贬龙标 ( 今湖南省黔阳县 ) 尉。故后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安史之乱起,在流离途中,为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与李白、王维、高适等人交游酬唱,诗名轰动一时。擅长绝句,有“七绝圣手”、 “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其边塞军旅、宫怨、闺情及送别之作深厚婉丽、风神摇曳,为后人所赞誉。
《从军行》为乐府旧题,屑《相和歌辞•平调曲》,共有 7 首,这里所选的是第四首。
(2) 基本解读。
内容叙述军旅战争之事。王昌龄的《从军行》首句写出边塞的荒凉艰苦,写景壮阔悲凉。 “青海”,我国最大的内陆湖。 “雪山”,祁连山,在青海东北;又青海南有积石山,亦称雪山。长云,指天空大片的阴云。青海湖上升起大片浓云,绵亘低垂,遮蔽着远处的雪山。
次句写孤城戍守,四望荒凉,遥望来路上玉关屹立,而思乡之情因之倍增。正常的语序应为“遥望孤城玉门关”。孤城,即玉门关 ( 今甘肃敦煌西北 ) 。因为关隘是筑在边境的险要地方,用以防御敌人进攻的,所以总给人孤零零的感觉。玉门关自古为出入西域的要道,汉武帝曾遣使者把守,不准西征将士擅人。东汉班超久在西域,年老思归,上书说: “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人玉门关。”所以玉门在当时已成了远戍将士思乡盼归的情怀所寄。
末两句,写万里边塞虽然环境艰苦,但男儿卫国的一腔热血,并不因此而削减。大漠百战,金甲磨穿,不灭强敌,誓不归还。一股豪勇壮烈之气撼人心扉。 “楼兰”,西域古国名 ( 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 ) ,此处指侵扰西北的敌人。汉时楼兰王勾结匈奴,数次截杀汉使。傅介子出使西域时,袭杀匈奴王。这里用典故,借汉喻唐,表明为国捐躯的大无畏精神和必胜的信心,豪气冲天,令人振奋。一个“还”字,又把战争的正义性交代得清清楚楚。
一般认为,这首诗主要抒写了身经百战的将士誓扫边尘,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但也有不同的理解。如清沈德潜《唐诗别裁》评“不破楼兰终不还”句日: “作豪语看亦可,然作归期五日看,倍有诗味。”今人刘永济也说: “用一‘终'字,而使人读之凄然。盖‘终不还'者,终不得还也。连上句金甲着穿观之,久戍之苦益明。如以为思破敌立功而归,则非诗人本意矣。” ( 《唐人绝句精华》 ) 故此诗可作多种阅读理解。
(3) 精华鉴赏。
①精炼是王昌龄七绝的一大特点。本诗仅仅四句二十八字,却包含很丰富的内容。边塞景色的荒凉,孤城戍守的艰苦、漫长,战争的频繁和残酷,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和思归之情等,都浓缩在这短短的几句诗中,言少意多,内涵丰富。
②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作者却将之组合在一个画面之中,犹如中国画中的散点透视,突破了空间的界限,有一种磅礴的气势,旨在形容战区之广阔,从而气象浑茫、,含蕴丰富地展现了边塞将士的生活和战斗环境。
登高
(1) 作者与写作背景简介。
杜甫 (712 — 770) ,字子美,祖上曾从原籍京兆迁往襄阳 ( 今湖北襄樊市 ) ,曾祖时迁居巩县 ( 今河南巩县 ) 。初唐诗人杜审言是他的祖父。青少年时期,南游吴越,北游齐赵。后到长安,困顿十年。
安史之乱起,颠沛流亡。肃宗时曾任左拾遗。后弃官西行到成都,曾在西川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因称“杜工部”。晚年漂泊鄂、湘一带,最后病死于赴郴州途中。
杜甫一生贫困潦倒,饱经忧患。他的诗歌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广阔的社会生活和民生疾苦,有很强的人民性,被誉为“诗史”。在诗歌创作上,他各体兼善,精益求精,形成独特的沉郁顿挫的诗风。元稹评其诗“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式,而兼人人之所独专” ( 《杜工部墓系铭并序》 ) 。在唐代诗坛与李白双峰并峙,并称“李杜”,影响深远。今存诗一千四百多首。
这首诗作于唐代大历二年 (767) 秋天,杜甫客居夔州 ( 今四川奉节 ) 期间,其时距他去世只有三年时间。当年吐蕃入侵,唐王朝内忧外患,而诗人也身患严重的肺病,生活困顿。重阳之节,登高望远,想到国事不宁,自己又贫病交加,不禁悲从中来。全诗通过写登高所见凄清的秋江景色,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逝寄寓异乡的悲苦,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清杨伦赞曰: “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明胡应麟推重此诗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2) 基本解读。
首联和颔联写景。
首联写秋风劲急、天朗气清,远处传来一声声悲哀的猿啼;江边洲渚沙滩历历在目,空中飞鸟盘旋。这一联中,诗人写了风、天、猿、渚、沙、鸟,用急、高、哀、清、白、飞六字形容,指明了季节与环境,写出了秋天的肃杀凄厉。这两句不仅句与句之间是工整的偶对,而且是句中自对,如“风急”对“天高”, “渚清”对“沙白”。句法严谨,语言精炼。
颔联写四周秋山重叠,远望秋山,俯瞰江水,无边无际的树木落叶飘零,如细雨般沙沙作响;万里长江奔腾澎湃,滚滚东流。 “无边”、 “不尽”,使 “萧萧”、 “滚滚”更加形象化,空间在横向纵向无限扩大,不仅使世人联想到落木寒寒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气势磅礴,沉郁悲凉。此句被人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江水流来又去,岁月也如水一样,不断流走消逝,引起下面两联的迟暮之叹。
颈联和尾联点出了“悲秋”的中心。缘情写景,借景抒情。
颈联: “万里”指远离家乡。 “常”表明常年如此;百年指年老。一生四处漂泊,客居他乡,年暮多病,在这样萧索的秋天,独自一人登上高处。贫病交加、孤独无援的困境可以想像。这一联写悲秋之情,包含了好多层“悲”的意思,高度浓缩,极为精炼。
尾联: “艰难”,指时局艰难。 “苦恨”,痛苦地抱恨,遗憾。 “潦倒”,指生活困苦而衰颓。时世艰辛,自己一无所就,只落得满头白发,以致抱恨终生。在这样的境况中,企图以酒解愁,但穷困潦倒,又加上有病,最近连酒也喝不成了。其悲痛之情,更加深了一层。诗人忧国伤时的悲情到了极致。
(3) 精华鉴赏。
全诗以一、二句写景“起”,着重刻画眼前具象,似画中工笔,形、色、态俱备,境界高阔,气象宏大,气氛悲凉。三、四句“承”上写景,重在渲染气氛,似画中写意,贵在神,留给读者丰富的想像补充空间。五、六句“转”而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身,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表。忧愁苦闷,本可借酒消愁,得到暂时的解脱,但贫病交加,连酒也喝不上了,亦即借酒浇愁的权力都没有了。末联以哀病愁苦的自我形象收合,使情悲到了顶点。睹景——登高——伤情——黯神,全诗起承转合,一气呵成,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格律精严,不着痕迹,也是本诗显著特点。诗人把博大深沉的感情纳入严格的七律诗形式中,全诗四联都对仗,而且句中还有对,对仗非常工整精美。以这种严密的形式创造出如此高妙的艺术境界,无怪受到历代评论家的推崇。
本诗语言极为精炼。宋人罗大经《鹤林玉器》称此诗颔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十四字之间,含有八层意思: “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集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其实,诗的末联意蕴也极为丰富。由此可见,杜甫诗的语言是非常精炼、准确的,简直到了“难易一字”的地步。
石 头 城
(1) 作者简介。
刘禹锡 (772 — 842) ,字梦得,洛阳人 ( 今河南洛阳人 ) ,中唐著名诗人。德宗贞元九年( 793 )进士,又举博学宏词科,授太子校书,后迁监察御史。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贬郎州司马,历连州、夔州、和州刺史。后入朝为主客郎中,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世称刘宾客。官终检校礼部尚书,晚年有“诗豪”之称。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刘白。其诗沉着稳练,风调自然,而格律精切,其仿民歌的《竹枝词》等,于唐诗中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存诗 800 余首。
有《刘梦得文集》 10 卷。
(2) 基本解读。
刘禹锡任和州刺史时作《金陵五题》组诗,以联章的方式歌咏五处古迹,总结教训。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一首。
石头城在今南京市清凉山,原为楚国金陵邑,孙权重建后改用此名。
它北临长江,南濒秦淮河。相传诸葛亮观看山头形势,叹息“钟山龙盘,石头虎踞,帝王之宅也”。 六朝 ( 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 ) 都以此为都城。当时殿阁富丽、声色喧嚣,一班君臣不惜以亡国作代价来追欢逐笑。但自从隋朝灭陈,唐高祖又把扬州都督府从金陵移到扬州后,这里便逐渐荒芜,成为历代文人凭吊历史的对象。
据小序,诗人写作此诗时并未到过石头城,因此诗中所写都是凭空虚构的。空城与寂寞表达一个历史朝代的消亡,好似一篇金陵的历史浓缩小结。
首联写石头城的险要形势与眼下的冷落荒凉。偶句发端,笔势雄浑。 “山围”、 “潮打”仅四字,便标出石头城的位置。而地形之险见于言外。故国,因金陵乃六朝故都,所以唐人常以“故国”称之。南朝视为重地,不断地加固城墙,因此,尽管历经数百年之久,而城墙依然完好。诗中对石头城的具体形状和景象,不事刻画,只是准确地选择了“故国”、 “周遭”等浑朴的实词,暗暗透露出作者的内心活动:六朝君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利用山川地形,可谓煞费心机。
但当年统治者苦心经营的坚城犹在,大江依旧,唯独六朝无存。空城,唐高宗武德年间开始废弃石头城,到刘禹锡写这首诗时已经有 200 年的历史了,石头城早巳成为“空城”。这句以人的情思赋予江潮,因感知所拍打的是一座空城,故寂寞地退回,而昔日此城灯火楼台、金迷纸醉之时,它自然并不感到寂寞。盛衰之感由人及物,由物及人。这句的“空”与上句的“故”两相呼应,使空间与时间结合,唤起苍茫惆怅的吊古意识。六朝繁华早已消歇,见得人事不修,则地形之险不足恃。
末联把哲理与事情融为一体,抒发了更为深沉的感慨;石头城上,女墙仍在,却无人戍守,空荡荒芜。只有曾照旧时的繁华明月,在夜深人静之时,仍从淮水东边升起,照见这久已残破的都城。淮水,指秦淮河,淮河两岸是六朝繁华之地。诗人请明月来做古今历史的见证,月亮亘古不变,然历史因人事不断兴衰更迭。又特别把今人眼中之月,称为旧时月,增加了吊古的情韵,引读者去回顾六朝兴亡的历史。从山围故国,潮打空城涌出波澜迭起,至此月照女墙,余音袅袅,怀古深思,引发读者无穷叹想。
(3) 精华鉴赏。
此诗景中寓情,言外见意。诗中句句写景,以沉寂的群山,悲凉的涛声,朦胧的月色,烘托和渲染石头城的没落荒芜,暗示六朝繁华已一去不复返,寄寓了诗人对山川萧条、人生凄凉的伤感和对历史兴亡的思考。白居易读此诗后,曾“掉头苦吟,叹赏良久”,赞曰: “我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辞矣。”
锦 瑟
(1) 作者简介。
李商隐 (812 — 858) ,字义山,号玉器生,又号樊南生。中晚唐诗人。怀州河南 ( 今河南沁阳 ) 人。自祖父迁居郑州 ( 今属河南省 ) 。开成二年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补弘农尉。当时牛 ( 僧孺 ) 、李 ( 德裕 ) 党争激烈,他被卷入政治漩涡,在牛、李两党的夹缝当中生活。一生困顿失意,在政治上屡遭排挤,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李商隐是晚唐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和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诗多抒写时代乱离的感慨,个人失意的心情。其中有不少借古讽今的咏史诗和缠绵深挚的爱情诗。在诗歌艺术上,能广泛地前人,特别是杜甫。诗风精密华丽、沉郁顿挫。但有时用典太多,晦涩难解。有《李义山诗集》三卷。
(2) 基本解读。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一般认为它是诗人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于郑州所作。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比较有影响的有咏瑟说 ( 苏轼 ) 、悼亡说 ( 朱鹤龄 ) 、自伤身世说 ( 元好问、何焯 ) 、自序其诗说 ( 程湘蘅 ) ,钱钟书又有自寓创作说等等。现在多倾向于认为它是诗人晚年追叙平生、自伤身世之辞。全诗意境朦胧,但情真感人。
首联两句;因瑟起兴。瑟,是一种弹奏乐器。古瑟五十弦,后改为二十五弦。锦瑟,雕饰精美的瑟。多喜用华美的字眼,这是诗人作诗的一个特点。无端,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表示心惊、出乎意料之意。这是诗人的痴话,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可是诗人偏偏发问:锦瑟为什么有这么多条弦 ? “一弦一柱思华年”:弹起锦瑟,它的每一根弦都会令人勾起对美好青春年华的追忆。
颔联的出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子梦里发现自己化成了蝴蝶,醒来时又发现化成了庄子,因而他感到迷惑:不知是自己在梦里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子。这里面隐约包含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对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因为德薄,失去帝位,死后化为杜鹃,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此句意思为:我只能将伤感思念之情托给杜鹃。这联中的一“迷”、一“托”极富表现力,正是它们点化了两个典故的意义,透露出作者的功力,精当地概括出了诗人无端陷入困境,又无力自拔寻求寄托的真实心态。
颈联写沧海月明,蓝田玉烟,寄托对美好往事的伤感和对理想的向往。 “珠有泪”来自一个古代传说,相传南海外有鲛人,哭泣时流下的眼泪能化为珍珠。 诗人遥望沧海,对景伤情,哭悼美好往事。
“蓝田”即蓝田山,在今陕西蓝田,产良玉。烟,这里指玉气。据传说蓝田山在日光照射下,有玉气生成。古人认为宝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观如在,近看却无,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诸眉睫之下——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近的。 “蓝田日暖”和上句“沧海月明”造成了异样鲜明强烈的对比,相映成辉。而就字面讲,蓝田对沧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为“沧”字本义是青色。由此可见李商隐对词藻的考究。
尾联总结全篇,意思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巳是令人不胜惘惘了——话是说的“岂待回忆”,意思正在: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 ! 诗人用两句话表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是为了表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诗句如泣如诉,甚是感人。
(3) 精华鉴赏。
本诗托物比兴,抒情委婉含蓄。诗歌通过吟咏“锦瑟”这一物象的今昔、古今变化,暗示世事的沧桑,委婉地倾诉了作者华年流逝的伤痛之情,自身遭际的悲哀之意,以及对美好往事的追怀,理想境界的向往和渴望。古瑟多弦,也暗示作者思绪的纷繁,情感的复杂。诗作寄托很深,意蕴也很丰富,极富艺术魅力。
本诗用典也较多。中间两联连用了四个典故,以“庄生梦蝶”、 “望帝伤春”、 “鲛人泪珠”和“蓝田玉烟”等四幅静谧迷离又颇带凄伤的景象,寓托自己的遭遇和心情意绪,使人既有所感知体会,但又难以指实言明,使得诗意深幽朦胧,抒情更加委婉含蓄,给读者一个很大的想像空间。
2 .习题解说。
(1) 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背诵是学习古典诗歌的好方式。
(2) 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第 1 小题,命题意图:认识、理解王维山水田园诗的风格和特色, 并具体品味 ( 山居秋暝 ) “诗中有画”的意趣。
参考答案:参考该诗“精华鉴赏”。
第 2 小题,命题意图:体会老杜速一首 “古今七言律第一”的佳作格律精工、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参考答案;律诗一般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而本诗四联都对仗,这在古代格律诗中是极为罕见的,不仅两句相对,而且还有句中相对,如首联出句“风急”对“天高”,对句“渚清”对“沙白”。全诗的对仗贴切工整,严谨精美,体现出诗人写作律诗的炉火纯青的技艺。
诗歌前两联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这种万物萧条凋零的秋景,与诗人忧时伤世、万念俱灰的心境一致,因此,这种景致着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是谓情中景。后两联围绕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流离他乡、穷愁潦倒、年老多病的悲哀。这种悲哀固然是早已有之,但因登高远眺,为眼下秋景所激发,置身其间,悲哀之感更加浓烈、更加凝重,是谓景中情。诗歌情景交融,相辅相成,意境极为深远。 •
第 3 小题,命题意图:理解、体会李商隐诗歌意旨朦胧,寄托遥深的艺术风格,并试图让摆脱以往只有一种理解、一种标准,或者非此即彼的方式的约束,开阔思路和视野,敢于发表新参考答案:参考“基本解读”首段,并结合课文的讲读、理解,畅所欲言。
命题意图:本课所选的五个作品,分别是五位诗人的代表作品。题目旨在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比较明确地把握这五位诗人的基本风格特征。
参考答案: 《山居秋暝》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风格比较优雅清新,色彩秀丽明静,充满诗情画意;•《从军行》写边塞生活和景色,湖光山色,大漠风尘,金戈铁马,画面开阔大气,风格雄放,有阳刚之美; 《登高》写悲秋之情,忧国忧民忧己,沉郁顿挫,景中见情,寓情于景,风格悲凉深沉;刘禹锡的 ( 石头城》为咏史之作,追昔抚今,感慨盛衰兴亡,有独到之见,笔势雄浑,慷慨激昂,精警动人;李商隐《锦瑟 ) 托物抒情,如泣如诉,充满伤感情调,寄托深远,含蓄凄美。
(4) 第四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熟练掌握诗歌的章法、句法和字法,深入理解作品的意蕴。
参考答案:
①“归浣女”、 “下渔舟”的正常语序应该是“浣女归”、 “渔舟下”,意为妇女们洗完衣衫回家,小渔船顺流而下。该诗的上一联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本联把动词“归”和“下”提前,变动词序,是为了使诗句的节奏有所变化,造成一种错落美。
②“常作客”:意为常年在异乡漂泊,长时间旅居他乡。此为夸张,极言在外时间久长。
③“艰难”:一指个人生活艰辛,遭遇坎坷;一指国家不宁,社会动乱。语带双关。
④“暗”:遮蔽,掩映之意。形容词作动词。
3 .相关。
(1) 《从军行 ( 之四 ) 》相关资料。
O 王龙标七言绝句自是唐人骚语,深情苦恨,襞积重重,使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惜后人不善读耳。 ( 陆时雍 ( 诗镜总•论 ))
O 七言绝句古今当推李白王昌龄。 ( 清•叶燮 < 原诗 ))
(2) 《登高》相关资料。
此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移,沈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宇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此当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 明•胡应麟 )
(3) 《石头城》相关资料。
①山水月色皆无异于东晋,而东晋之宗庙、宫室、英雄豪杰,俱不可见矣。意在言外,寄有于无。 ( 《唐诗品汇》 )
②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华,俱归乌有,令人于言外思之。 (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 )
③余少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 尝有遗恨。后为历阳守,而望之。适有客以金陵五题相示,迪尔生思,效然有得。他日友人白乐天掉头苦吟, 叹赏良久,且日《石头》诗云“潮湿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余四咏虽不及此,亦不孤乐天之言耳。 ( 刘禹锡《金陵五题》序 )
(4) 《锦瑟》相关资料。
自题其诗,开宗明义,略同编集之自序。拈锦瑟发兴,犹杜甫《西阁 ) “新诗近玉琴”,锦瑟玉琴,殊堪比类。首二句言年华已逝,篇什犹留。次言作诗之法,寓言假物,譬喻拟象,均义归比兴。
三言诗成之风格和境界,虽化珠园,仍含泪热,已成珍玩,尚带酸辛。喻己诗虽琢炼精莹,而真情流露,生气蓬勃,异于雕绘夺情、工巧伤气之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