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3-10-23 11:27
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
快乐的记忆永远不忘 ,讨厌的记忆眨眼消失。相信这是人们从经验中得出来的不争的共识。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 孔子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都是这个道理。兴趣的有无,绝对是学习、记忆过程中举足轻重的因素。
学习如果充满了趣味,有谁还会厌学呢?记忆如果洋溢着乐趣,大脑皮层就会产生更强的兴奋中心,主动积极地去参与学习、记忆。注意力更集中,思维更活跃,效率更高,保持更久。
联想记忆法显然使枯燥的知识变成了有趣的,使记忆过程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情趣。创造出的形象,或奇特,或风趣,成为取之不尽的快乐源泉。
联想记忆法鼓励使用者在记忆中尽量把知识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建立联系,这就更加增强了记忆的趣味性。日本有个叫青柳修道的人,在辅导六个儿女成才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基于联想的记忆法。比如对于车迷,他会建议他把需要记忆的东西概略地用小字写在汽车广告画上挂起来,时常欣赏品味,就在赏车的同时记住了挂于其上的知识。"爱屋及乌",爱车也就把爱顺便扩展到了车上的ABC或点线面上了。这样就使记忆成了逍遥自在的活动。
其实,即使不加要求,人们在联想时,也往往首先想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这样,联想记忆就是不断地与你的兴趣中心打交道,自然容易乐此不疲。
古人常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现代人也往往引以自励。但是,掌握了记忆的技巧之后,你会体会到学习的另外一种境界:"书山有捷径,学海乐无穷。"
需要多说一句:体味其中真趣,要有一颗童心。有的学生反馈说,已届成人的他,用这类有如幼儿过家家的方法来学习,打心眼儿里觉得幼稚,总有排斥心理。如果你也"大人所见略同",奉劝阁下想想两位前人:一是苏东坡,人家"老夫"还会偶尔"聊发少年狂"呢;另一个是我们的总工程师,他几乎把那句民间俗语变成了他的口头禅,"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耗子就是好猫"。再想想两个"何必":一是何必人未老而心先衰呢?二是何必自讨苦吃,放着自在不自在呢?若是乐在其中,幼稚一把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