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导学案复习 原子和原子核
逍遥学能 2013-10-18 17:57
2012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
十八、原子和原子核(2)
【课题】原子核
【目标】
1、了解天然放射现象,知道三种射线的本质和特性,掌握核衰变的特点和规律;
2、知道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原理,了解质子、中子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发现过程。
3、知道原子核的组成和核力的概念;理解核能的概念,知道获得核能的两种途径。
【导入】
一、天然放射现象
1、发现过程:1896年贝克勤耳发现天然放射现象,从此,揭开了人类研究原于核结构的序幕.居里夫妇对铀和铀的各种矿石的研究发现了钋和镭.之后,人们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了原子序数大于83的所有天然存在的元素,都有放射性.原子序数小于83的天然存在的元素,有的也有放射性.放射出来的射线共有三种: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
2、三种射线的本质和特性
二、原子核的衰变
1、衰变:原子核自发地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为新核的变化.
2、衰变规律:α衰变 X→ Y+ He ; β衰变 X→ Y+ e
3、α衰变和β衰变的实质
4、γ射线:总是伴随α衰变或β衰变产生的,不能单独放出γ射线.γ射线不改变原子核的电荷数和质量数.实质是元素在发生α衰变或β衰变时产生的某些新核由于具有过多的能量(核处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而辐射出光子.
5、半衰期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它是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结果,不是一个原子发生衰变所需经历的时间.
决定因素:由原子核内部的因素决定,与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如压强、温度等)或化学状态(如单质或化合物)无关.
四、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用高能粒子轰击靶核,产生另一种新核的反应过程,其核反应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1、质子、中子的发现: N+ He→ O+ H; Be+ He→ C+ n
2、放射性同位素和正电子的发现: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a粒子轰击铝核产生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此后人们认识到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人工核反应制取.
Al+ He→ P+ n P→ Si+ e
3、探测射线的方法:
(1)威耳逊云室;(2)气泡室;(3)盖革计数器等(见课本P73-74)
4、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1)利用它的射线;(2)做示踪原子。(见课本P76-78)
五、核反应
某种元素的原子核变为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核的过程叫做核反应.常见的核反应分为衰变、人工转变、裂变和聚变等几种类型.
六、核力和核能
1、核力是核子之间的引力.核力与核子是否带电无关;是一种强相互作用;也是一种近程力(当两个核子间距r<2×10-15m时才发生作用).只有相邻的核子间才有核力作用.
2、核能.克服核力做功,使原子核分解为单个核子时吸收的能量,或若干个单个核子在核力作用下结合成原子核时放出的能量,叫原子核的结合能,简称核能.
例如 H+ n→ H+△E (△E=2.22 MeV)
2.核能的计算
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E=mc2或△E=△m c2
3.获得核能的两种途径:
(1)重核的裂变:重核分裂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中等质量核时要释放能量,这种核反应叫裂变.
铀核裂变的反应为: U+ n→ Xe+ Sr+ 2 n +217MeV
在一定条件下,如铀块大于临界体积时,裂变反应是链式反应,会放出大量能量.原子弹爆炸是激烈的裂变反应.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也是利用裂变反应.
(2)轻核的聚变: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的变化.
例如氘核和氚核聚合成氦核. H+ H→ He+ n+17.6MeV
【导研】
[例1] (1) 如图所示,a为未知的天然放射源,b为一张黑纸,C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板间有竖直方向较强的匀强电场,d为荧光屏,e为固定不动的显微镜筒.整个装置放在真空中,实验时,如果将电场E撤去,从显微镜内观察到荧光屏上每分钟闪烁的亮点数没有变化.如果再将黑纸b移开,则从显微镜筒内观察到的每分钟闪烁的亮点数大为增加,由此可判定放射源a发出的射线为( )
A.β射线和γ射线 B.α射线和β射线
C.α射线和γ射线 D.α射线和X射线
(2)如图,在有小孔的铅盘中,放有能连续放出α、β、γ三种射线的放射性元素,放出的三种射线都打在孔对面屏M上的A点.要使三种射线分开,分别打在屏上的A、B、C三点(其中B到A的距离大于C到A的距离)可采取的措施是在屏与孔之间加上( )
A.重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B.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
C.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 D.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
[例2] 镅( Am)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在其分裂过程中,会释放出一种新的粒子,变成镎( NP),由于放出的这种粒子很容易被空气阻隔,因此不会对人体构成任何的危害,火警的报警系统就是利用这种粒子作为报警的重要工具,这种粒子是( )
A. 粒子 B.质子 C.中子 D.正电子
[例3] “轨道电子俘获”也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原子核(称为母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其内部一个质子变为中子,从而变成一个新核(称为子核),并且放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中微子的质量极小,不带电,很难被探测到,人们最早是通过子核的反冲而间接证明中微子的存在的.关于一个静止的母核发生“轨道电子俘获”,衰变为子核并放出中微子,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子核的动量与中微子的动量相同 B.母核的电荷数小于子核的电荷数
C.母核的质量数等于子核的质量数 D.子核的动能大于中微子的动能
[例4] 对下列四个方程理解正确的是 ( )
① ; ②
③ ④
A.方程①是衰变方程,其中X是β粒子
B.方程②是裂变方程,其中X是质子,且释放出核能
C.方程③是聚变方程,其中X是α粒子,且要吸收能量
D.方程④是人工核转变方程,其中X是α粒子
[例5] 科学家发现在月球上含有丰富的 (氦3)。它是一种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聚变燃料其参与的一种核聚变反应的方程式为 。关于 聚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聚变反应不会释放能量 B.聚变反应产生了新的原子核
C.聚变反应没有质量亏损 D.目前核电站都采用 聚变反应发电
[例6] 在原子物理的研究中经常用到核子平均结合能的概念,核子平均结合能是指质子、中子结合成某原子核时每个核子放出核能的平均值。下图为核子平均结合能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原子核的核子平均结合能大,则其核子的平均质量小
B.某原子核的核子平均结合能大,则其核子的平均质量大
C.若D、E能结合成F,结合过程一定放出能量
D.若A能分裂成B、C,分裂过程一定吸收能量
【导练】
1、有关放射性元素半衰期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
B.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全部发生衰变所用的时间的一半
C.两个原子核有一个原子核发生衰变所用的时间
D.做示踪原子的物质尽可能选用半衰期长一些的放射性元素
2、(08重庆卷)放射性同位素钍232经α、β衰变会生成氧,其衰变方程为
,其中( )
A.x=1,y=3 B.x=2,y=3 C.x=3,y=1 D.x=3,y=2
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钍)经过一系列的α和β衰变,成为 ,铅核比钍核少12个中子
B.β衰变的实质是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C.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的贯穿能力很大
D.利用γ射线的电离作用,可检查金属内部有无砂眼或裂纹
4、(吉林省长白县2010届高三质量检测)(1)写出下列两个核反应的反应方程
Al(铝核)俘获一个α粒子后放出一个中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α粒子轰击 N (氮核)放出一个质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