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逍遥学能  2013-09-08 15:35

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亚非拉民族运动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体系。这是殖民地人民共同团结、坚持不懈斗争取得的。只有民族强盛国家才能久安,才能发展壮大。企盼和平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心声。

知识与能力

了解印度独立运动史实,探讨印巴分治的历史根源及其影响。

通过埃及独立运动、非洲独立日,分析归纳民族解放运动的线索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能够讲述古巴革命和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的故事,并探讨其国际意义。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亚洲国家振兴对整个世界民族独立运动起了什么作用、印巴冲突的根源是什么、非洲独立、古巴革命、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的意义及其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用分类比较法分析亚非拉国家在争取独立运动中的不同特点,并于二战后诞生一系列独立国家走上不同性质的道路,培养学生比较、概括不同历史特征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对整个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作用和影响。

难点:印巴分治在历史上产生的后果;亚非拉民族独立和振兴给我们的启示。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准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一些国家独立形势图》。2.《非洲独立进程图》。3.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

1.《世界形势图》(自己绘制)。

2.按教师所给预习提纲,预习课文内容。

3.搜集有关资料。

--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在学习本课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二战前亚洲人民掀起的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向学生说明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首先在亚洲形成高潮,较突出的事件是印巴分治和印度、巴基斯坦的独立。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问题。

教师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详尽的事实让学生了解印巴分治所产生的历史根源是什么,形成历史概念。

印巴分治给两国带来的严重危害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要联系南亚次大陆的紧张局势分析出印巴分治埋下的祸根。

引导学生了解印度独立后工农业、科技的发展以及亚洲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经济的迅速发展状况。

学习本节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文,了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形势。特别是二战后,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最先在北非展开。

纳赛尔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武装起义是有领导、有组织、有军队的反帝、反封性质的斗争,赢得了埃及真正的独立,这一胜利鼓舞了非洲国家争取独立斗争的信心,迅速掀起独立运动浪潮,推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瓦解了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

组织学生通过课本或者非洲独立进程图,了解非洲独立国家的地理位置、独立时间,并从中了解到非洲国家争取独立斗争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斗争浪潮极为高涨。
18世纪末19世纪初,许多拉美国家已纷纷独立,但由于领导权还掌握在地主和官吏手中,许多国家没有真正摆脱欧洲殖民者的控制,因此拉丁美洲国家人民进行了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古巴人民通过武装斗争,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权。

学生自学教材,弄清古巴革命的经过,古巴是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

了解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的斗争经历。明确收回巴拿马运河,是巴拿马人民捍卫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的伟大胜利。

学生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一些国家独立形势图》,了解二战后亚洲一些国家的独立和独立的时间。

回忆: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印度人民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民族运动,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讨论:在欧洲人统治下的所有亚洲殖民地当中,印度是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而印度的独立,对英国殖民主义者有什么影响?(对英国殖民统治是一个沉重打击,结束了英国对这一地区近200年的统治)

让学生看《印度独立和分治图》制图说明,巴基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即今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学生讨论印巴分治的原因。英国殖民者有何意图?印巴分治的后果是什么?

通过多媒体使学生欣赏印度、韩国、新加坡等国的农业、文化、科技发展状况以及旅游业、风土人情、韩国的汽车制造业等。组织学生自己介绍某方面的材料。
学生思考:19世纪非洲形势是什么样的?在晚期有哪些重大斗争?

学生通过看课本,了解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形势。

学生看课本了解埃及独立的情况,同时思考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武装起义,赢得埃及真正独立的斗争性质、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学生看“非洲独立进程图”,理清非洲民族独立的国家及独立时间(也可列表整理清楚)以便形成其历史概念。

组织学生自由发言,说说非洲民族独立的历史意义。
学生思考:回忆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美国家独立战争后的局势,从中了解古巴原是西班牙殖民地,美西战争后,西班牙战败,古巴就成了美国殖民地。

学生回答:拉丁美洲惟一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哪国?领导人是谁?

通过看教材,明确古巴是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

学生讨论古巴革命胜利的意义。

学生看图片和电子地图,了解巴拿马运河的地理位置、地形,并欣赏运河风光。

通过地图知道,由于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航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与经济价值。
一、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印巴分治和印度独立

历史上,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人民在十几个世纪中一起生活在南亚次大陆。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独立前,这里是英国的殖民地。二战后印度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长期的斗争,迫使英国在1947年同意印度独立。但英殖民者有意挑动印度教徒与穆斯林间的对立,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以便最大限度地维护英国的殖民利益。因此,“自由印度”的诞生是以印巴分治这种国家分裂为代价的。

2.印巴分治是根据宗教的原则的分治,在分治过程中,数以万计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离开故土。同时也给印巴两国人民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克什米尔问题至今没有解决。分治制造了南亚地区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3.亚洲国家独立意义重大,不仅增强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对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起了先锋示范作用,动摇与瓦解了殖民地统治体系。

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1.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非洲的浪潮,整个非洲几乎全部沦为殖民地,因此,非洲被称为“黑暗大陆”“殖民大陆”。非洲人民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2.二战前,埃及名义上是“独立国家”,但实际上仍受英国控制,是英国的殖民地。受世界反殖民主义战争胜利的影响,以纳赛尔为首的爱国青年军官组成的“自由军官组织”在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下推翻了封建王朝,使埃及获得了真正独立。

3.埃及独立具有深远的影响:不仅在本国推翻了殖民统治,有了自己的主权,而且大大鼓舞了非洲国家争取独立的信心和斗志,由此掀起了民族独立的浪潮,促使殖民体系瓦解。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有30多个非洲国家独立,出现了“非洲独立年”。20世纪七八十年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深入发展,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4.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非洲独立的意义。非洲国家的纷纷独立,不仅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夺回了国家主权,而且改变了非洲的面貌,宣告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非洲的独立国家也在国际上形成了一支反帝反殖民主义的重要力量。

三、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1.古巴革命的胜利

二战后,拉丁美洲人民捍卫民族主权斗争迅速发展。古巴长期处于美国奴役之下,古巴人民开展了武装斗争,其经过是:在卡斯特罗领导下,潜入山区,开展游击战,建立革命根据地,占领哈瓦那,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府,取得革命成功。

2.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古巴革命胜利后,革命政府努力发展经济,实行土改,废除封建大庄园制,没收美国垄断资本家在古巴的工矿企业,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挫败了美国的封锁和入侵,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3.古巴革命的胜利,摧毁了帝国主义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体系,给美国的霸权主义以沉重打击。在古巴革命胜利的影响下,巴拿马人民开展了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斗争。

4.对于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斗争,教师要适当补充一些史实及材料,如巴拿马运河的地理位置、地形;运河的战略价值与经济价值;美国的不平等条约;以及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斗争的经过。巴拿马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逐步收回了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权力;到1999年底,收回运河的全部主权,取得了斗争的最后胜利。

背景资料

苏伊士运河

位于埃及境内,连接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连结起来,大大缩短了东西方航程。与绕道非洲好望角相比,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缩短5 500~8 000千米;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缩短8 000~10 000千米;对黑海沿岸来说,则缩短了12 000千米。它是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际海运航道,每年承担着全世界14%的海运贸易。

苏伊士运河全长170多千米,河面平均宽度为135米,平均深度为13米。苏伊士运河从1859年开凿,到1869年竣工。运河开通后,英法两国就垄断苏伊士运河公司96%的股份,每年获得巨额利润。

从1882年起,英国在运河地区建立了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驻扎了将近10万军队。二次大战后,埃及人民坚决要求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54年10月,英国被迫同意把它的占领军在1956年6月13日以前完全撤离埃及领土。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1976年1月,埃及政府开始着手进行运河的扩建工程。1980年10月25日,埃及第一条苏伊士运河海底隧道通车,从而大大缩短了往返运河西岸所需时间。这条在苏伊士以北17千米处的隧道,加上两边进口,共长5.9千米,隧道本身长1.64千米。隧道内公路宽7.5米,来往车辆往返并行,每小时可以通过2 000辆汽车,这是经过苏伊士运河海底下连接亚洲和非洲的第一条陆地通道。

苏伊士运河的收入是埃及仅次于侨汇和旅游的第三大外汇收入来源。

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是通过巴拿马地峡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通航运河,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两大洋之间的航程,与苏伊士运河同样具有世界战略意义,因此素有“世界桥梁”之称。

巴拿马运河全长81.3千米,最窄处为152米,最宽处为304米,从运河中线分别向两侧延伸16.09千米所包括的地带为巴拿马运河区,总面积为1 432平方千米。

这条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534年,当时的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就曾下令对巴拿马地峡进行勘察,计划在其最窄的地段开凿一条运河,但因当时有限的技术条件和施工能力,西班牙人只能沿山脚用鹅卵石铺就了一条穿越地峡的驿道。1881年,曾成功开通苏伊士运河的法国运河公司首先获得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但由于当地恶劣的自然条件,此项工程于1889年被迫中断。1903年,美国策动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独立,并与刚刚成立的巴拿马政府签订了《巴拿马运河条约》,根据该条约,美国享有在巴拿马开凿运河和“永久使用、占领及控制”运河和运河区的权利。美国一次性支付给巴拿马1 000万美元作为所谓“签约补偿”。1914年,50多个国家的劳工终于用他们的血泪换来了巴拿马运河的通航。

开通后的巴拿马运河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海运业的发展。目前,已有占全球贸易运输量5%的货物通过该运河被送往世界各地。美国、日本和中国是巴拿马运河最大的三个使用国。1996年,香港和记黄埔集团有限公司获得了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波亚和克里斯托瓦尔港的经营权。管理期限为25年,到期后可再延长25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下一篇:第19课 现代音乐和电影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相关文章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