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2-07 14:05
每天,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健康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姚志洪和他93岁的母亲,都会用智能血压仪量一量血压,通过蓝牙把数据传送到手机APP软件上,再借助3G网络传送到健康云平台。这个个性化血压管理系统,正是姚志洪努力了数年的一项成果。
在国内,像姚志洪一样,在移动健康(mHealth)研究领域努力着、实践着的科研人员,不在少数。早在本世纪初,国内外科研人员就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这一领域。
2014年,智能手机的普及,再掀移动健康的研究热潮。根据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与汤森路透联合发布的《2014研究前沿》报告,移动健康技术研究已然是经济学、心理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最热前沿。
智能化获取人体数据,个性化健康管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十多年来,移动健康的优势被科研人员反复强调。但是,从目前来看,要真正达成这一目标,路似乎还很长。无论国内外,这个面向应用的新兴研究仍在起步阶段。
国内的“拓荒者”
1994年,姚志洪成为上海瑞金医院的科研人员,那时,他的主要任务是建一个医院信息系统。
12年后,作为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元老级”人物,退休后的姚志洪选择到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从事移动健康研究。“转行”的理由是,“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已经比较成熟,关心的人很多,但移动健康领域还有待开发”。
不过,姚志洪并非“白手起家”。在他看来,凡是以移动互联网为平台的健康服务,都可以归到移动健康的范畴,它是医疗卫生信息化组成的一部分,只不过是一种健康服务新手段。
同为移动健康“拓荒者”的,还有中科院健康信息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创所所长张元亭。就在姚志洪进入中科院1年后,2007年12月17日,中科院批准依托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中科院生物医学信息与健康工程重点实验室,后更名为“中科院健康信息学重点实验室”。拉起这支队伍的人,正是张元亭。
如今,这个重点实验室主攻用于移动健康的可穿戴无扰式多参数监测关键技术,还有多模多媒体移动健康信息融合及疾病早期预警系统;基于国家“973”项目和广创队(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的科研成果,通过产学研医结合,实施以可穿戴移动健康技术为核心的心脑血管“健康使命2020”,探索健康新范式。
颠覆传统医疗
移动健康研究领域,中国的起步不算晚。
“中国香港地区和其他国家,几乎同时在2000年关注到移动健康技术。”张元亭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2000年,他的团队就在美国华盛顿举办的IEEE-EMBS专题学术会议上,发表了利用手机与互联网无线连接的模拟与实验方案,不仅实现了短信、语音与数据传输,还在移动手机上首次获取并显示了存储在互联网上的生理数据,例如心电、血压等。
2004年年底,张元亭和英国科学家RobertS.H.Istepanian、美国科学家EmilJovanov合作,在《IEEE生物医学信息技术学报》上对“移动健康”作了较早的界定,也是国际上首次将可穿戴技术引入移动健康。
10多年后的今天,全球在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已开始聚焦。“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微型化、超低功耗的小模块设计,新型传感技术等都是研究热点,科学家试图在不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情况下,采集到数据。”医工所副所长王磊说。
健康信息的传输通讯也是研究重点。“从可穿戴的人体通讯系统,到几百公里的移动互联网,移动网络传输范围不同,对数据的准确率和界定也有所不同。这方面需要科学家的参与。”王磊说。
此外,海量的数据信息,等待处理。“最受关注的是大数据挖掘。”王磊说。
如今,热点中隐藏着共性难题。在姚志洪看来,移动健康,全世界都在“起步”阶段。“大多处于研究阶段,有影响的成功案例不多。”姚志洪说。
首当其冲的,是信息标准化问题。“不同设备的数据缺少统一标准。国内没有,国外也没有,数据的可用性和共享存在一定问题。”姚志洪感慨。
数据挖掘也不容易。“要把移动健康采集的海量健康信息转变为健康预测和健康干预,还有相当难度。在建立健康大数据分析模型方面,需要科学家付出更大的努力。”姚志洪说。
尽管如此,对未来,张元亭还是充满信心。他预计,可穿戴技术或将成为该领域的方向之一。
“未来,移动健康技术不但可以实时、连续、无扰式地监测人体物理量和生理参数,而且可以实现无损测量血液的生化参数和心脑血管斑块生物标记物等,甚至可以进行疾病预测和闭环给药。”张元亭说。
不仅如此,移动健康还将融合生物传感信息、医学影像、基因信息与生物标记物,通过移动计算和互联网实现个性化和普适化医疗健康的“超级聚敛”。
“这一天到来之时,也将是移动健康颠覆传统医疗之时。”张元亭说。
路长而道远
与一些长期在象牙塔里的研究人员不同,姚志洪有特殊的研究经历。早期从事自动化研究的他,拥有包括瑞金医院在内的诸多医学界资源。这使他既能驾驭工程技术问题,又拥有足够充裕的医学背景。
移动健康领域的7年研究经历,让姚志洪发现一个问题:国内大多数移动健康研究机构里的科研人员,缺乏对医疗知识及其体系的了解。既有工程技术背景,又有医疗卫生背景的创新型人才,可遇不可求。
“移动健康研究者的医疗知识普遍很薄弱。”姚志洪叹惋,“科研人员大多从工程技术角度考虑问题,对医疗行业特殊性的了解不深,医疗的基本知识也欠缺,这是非常可惜的。”
王磊也同样看到此问题。“医工结合,是目前我国移动健康研究遇到的一大难题。”
不仅如此,具体可操作标准的缺失,也影响了科研工作。在王磊看来,与国外相比,“中国在应用方面的战场更好”,移动健康拥有更大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对于基层卫生机构而言。但是,目前国家仅从宏观层面对移动健康进行了规范,药监局、标委会等层面还缺乏可操作性较强的规范,这直接影响了科研工作及成果应用。
“总之,移动健康任重而道远,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用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造福于人民。”姚志洪感慨。
微议
移动互联网的火爆,点燃了人们随时随地关注健康的热情。国家政策也推动着移动健康走向应用。
2011年,国务院发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预计到2050年,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医疗服务需求特别是能够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的移动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将急剧增长。
2013年,国务院又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逐步扩大数字化医疗设备配备,探索发展便携式健康数据采集设备,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融合,不断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健康信息服务水平。
有需求就有市场。2014年,越来越多的资本在移动健康领域跑马圈地。阿里巴巴推出“未来医院”计划、腾讯1.7亿美元参与丁香园和挂号网融资、小米2500万美元入股九安医疗、新浪微博推出爱问医生……
火热的市场,需要技术支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已经将发展数字化理疗工程技术列为优先发展主题,并专门设立“个人健康信息智能获取技术及系统开发”课题。
国际上,早在2012年,国际电信联盟和世界卫生组织,就联合推出了“移动健康”计划,旨在借助手机短信和手机应用技术,帮助各国抗击非传染性疾病。
科学,总是走在应用的前面。当下,一方面,从庞大的健康数据中挖掘有效信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成为考验科研界的课题;另一方面,便捷无扰的体验追求,让科研人员把研发热情集中于可穿戴医疗设备。
“一大一小”两个课题,构成了移动健康的研究热点。而借助医工结合的力量,“超级聚敛”的发展,个性化医疗的实现,颠覆传统医疗,或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