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6-12-31 16:30
一、超级保龄新人
游戏目的:
这个游戏主要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加强触觉刺激。
游戏步骤:
1、大人先将三个宝特瓶依序摆好,间距不要太大。
2、然后扶着宝宝面对瓶子站好。
3、接着由大人扶握宝宝腋下,并担起离地悬空,前后轻轻摇晃,好像荡秋千一样。
4、当宝贝习惯了摇晃的感觉,大人可稍微用力,并在往前时,协助小宝宝踢倒球瓶。
游戏互动:
宝宝感到身体悬空的刺激会有些害怕,大人要及时以愉快的口气说:“真好啊,摇摇晃晃真好玩。”等宝宝渐渐平静下情绪,甚至有些高兴的时候,大人再进行游戏下一步。见到球瓶倒了,大人要抱着宝宝高声欢呼,并观察其表情。宝宝很喜欢把物体撞到的感觉,他会感到自己的强大,同时也加强了触觉的刺激。如果小宝宝喜欢玩,不妨重复进行,并试着增加瓶数或调整瓶子之间的距离。
温馨提示:
把宝宝担起离地时,要当心不要把宝宝的胳膊弄疼了,在踢宝特瓶时不要太用力晃宝宝,避免扭到宝宝的身体,更不要摔到宝宝。
妈妈须知:宝宝有怕高心理
6-8个月的婴儿对高度已经有了感知,到了8个月,宝宝一般都可以翻身和爬行了,但这些运动能力的掌握不足以使他们应付对高度产生的恐惧,因为对高度的恐惧几乎是天生的。但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身体控制能力的增强,这种恐惧会慢慢消失。所以,在婴儿期,父母应该避免让宝宝面临这种高度恐惧,尽量让宝宝待在安全的环境。
二、和小鸭鸭躲猫猫
游戏目的:
发展宝宝由部分推断整体的初步的思维能力。
游戏步骤:
1、准备橡皮小鸭子一只,最好是黄色的大鸭子。
2、家长和宝宝一直在床上玩小鸭子玩具,趁宝宝不注意时把小鸭子藏在被子或枕头下面。
3、故意露出小鸭子的头或脚,问宝宝:“小鸭子呢?”指引宝宝寻找小鸭子。
4、如果宝宝即使看见了小鸭子的一只脚也不知道这就是小鸭子,家长可以指着那只脚问宝宝这是什么?并建议宝宝:“拉出来看看。”
5、在家长的帮助下,宝宝终于拿到了小鸭子,这时家长要及时称赞宝宝。
游戏互动:
当宝宝看到小鸭子突然不见会很困惑,不知道要怎么办。大人要引导宝宝的思维,并且脸上表情不要过于惊奇,还要适当的带着微笑,给宝宝安抚作用。宝宝会根据大人的引导找到小鸭子,这个时候大人再把小鸭子藏起来,宝宝就可以根据一条腿来找到小鸭子。宝宝喜欢掌控物体的感觉,所以,宝宝通常会催促你再次把小鸭子藏起来,这个时候家长可以用毛巾盖住整个小鸭子,让宝宝根据鼓起的毛巾找到被盖住的玩具。
温馨提示:
由部分而知整体是推断的结果,对宝宝而言,是思维的一个飞跃。这样的游戏应该经常做。做游戏过程中,大人要注意,不要让宝宝把找到的玩具放到嘴里。
妈妈须知:
不同材质的玩具清洗方法各不相同。塑料玩具,先用肥皂水浸泡半小时,然后用清水刷洗干净,再自然晾干;布质玩具,可用肥皂水或洗衣粉水刷洗,清水冲净后,放在太阳下暴晒;木制玩具,用肥皂水浸泡半小时后,用清水冲净,晒干即可;铁制玩具,在阳光下暴晒6小时即可达到杀菌效果。
三、哪个是大肚子
游戏目的:
通过宝宝自己的视觉和操作,让宝宝体会物品的大小概念以及认知物体的差异性。
游戏步骤:
1、套杯三个(大、中、小)。
2、先让宝宝看到套叠在一起的杯子,然后一个一个拿出来,排成一排,示范给宝宝看。
3、也可以用大小套的塑料盒、硬纸盒(圆形、方形都可以的),让宝宝接触大小套的玩具。按大小放进去,又变成一个重叠起来的杯子,让宝宝去拿取,协助宝宝拿出来,放进去。
游戏互动:
宝宝看到三个杯子因为他的移动而变成一个,他会感到很新奇和兴奋。大人这个时候也要表现得很惊奇,鼓励宝宝自己去发现杯子大小的差异。大人可以把这个游戏重复几遍,宝宝如果不懂,他会主动让你再次做这个游戏。当然,如果宝宝已经明白了,大人就要退出游戏,以宝宝为主,让宝宝亲自做几次。争取把这个游戏玩很长时间,让宝宝能够熟练地玩这个游戏。
温馨提示:
如果宝宝不喜欢套杯,那么可以换成别的玩具。要告诉宝宝哪个最大,大的才能套小的。
妈妈须知:
无论何时玩具的安全性应该是家长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宝宝探索世界的方式和大人是不一样的,除了去玩去看去听,他还会去闻一闻,甚至最经常把玩具放到嘴里咬一咬,使劲敲打一下,所以要求玩具不能存在安全隐患。如果是一些颜料容易驳脱的玩具,或者玩具边角有锋利的毛刺,都对宝宝不适合。
四、大力士找饼干
游戏目的:
训练宝宝的观察能力,同时让宝宝体会努力之后获得食物的快乐。
游戏步骤:
1、准备好小饼干、磨牙小饼(宝宝吃过的牌子)。
2、大人先张开手掌,让宝宝看到手心里有一块小小饼干。
3、当着宝宝的面把手轻轻握起来,手心向上伸到宝宝面前,让宝宝的小手来拿。
4、协助宝宝去抠和掰动大人的手指,找出饼干,表扬宝宝是大力士,用饼干奖励宝宝。
游戏互动:
有时宝宝的反应比较慢,大人可以把握饼干的速度放慢,或者多做几次。宝宝明白之后就会自动去掰开大人的手。刚开始不要让宝宝得逞,要让宝宝多做几次努力,然后再把饼干给他。宝宝拿到饼干后会很高兴,大人要及时鼓励他。大人的鼓励是宝宝最好的动力,宝宝在吃完后,会满怀期望地看着你。这个时候再换另一只手,做同样的游戏。也可以用一些小玩具,让宝宝掰开获得。
温馨提示:
主要是引起宝宝的兴趣,如果宝宝不感兴趣则要换成其他宝宝喜欢的东西。宝宝掰手时,不要太容易让他掰开,否则会让宝宝没有成就感。
妈妈须知:
游戏可以促进宝宝记忆能力的发展。在游戏中往往重复地反映宝宝经历过的事件,从而加深其对事件的理解,起到巩固记忆的作用;由于扮演角色的需要,宝宝必须自觉地、积极地、有目的地去记忆某些游戏规则或追忆事件的情节,这样就发展了宝宝的有意识记忆。
五、抓起来放下去
游戏目的:
培养宝宝的手脑协调和手的灵活性以及拿取物体的准确性。
游戏步骤:
1、准备小饼干和小枣若干,大碗一个。
2、把小饼干和红枣放在碗里,让宝宝去抓。
3、慢慢减少饼干和小枣,让宝宝准确地去抓。
4、再训练宝宝将抓到的东西放下,让宝宝从无意识的松手到有意识的放下。
游戏互动:
宝宝刚开始只是无意识地抓取东西,大人要让宝宝注意到这个动作,就要不断的做出惊奇开心的表情,这样宝宝才会探索你为什么会高兴,从而慢慢注意到自己的抓取动作。然后宝宝会对抓到东西的感觉作出反应,大人这个时候可以告诉宝宝哪个是饼干,哪个是小枣。鼓励宝宝多做几次这个游戏,让宝宝的抓取动作更熟练。
温馨提示:
不要让宝宝把东西放到嘴里,当然,如果可以吃的东西当然可以;但如果东西太大也一定要抢下来。
妈妈须知:
“快乐”是游戏的第一要务。不要让宝宝为了学习而游戏,更不要强迫他们玩不喜欢的游戏。玩耍要自然,只要快乐就好!宝宝成功时应多鼓励,失败时要为他们多创造练习的机会,不应操之过急。
六、摇摇晃晃真好听
游戏目的:
这一时期的宝宝大脑中正形成一种概念:即使看不见的物体,它也仍然存在。这个游戏正是帮助他寻找被移出视线范围的物体。
游戏步骤:
1、准备一个铃铛,一个拨浪鼓和两根汤匙。
2、把这三样东西都放进一个纸袋里。
3、摇晃纸袋子使其发出声音,再将袋子交给宝宝,让他去摇晃翻弄。
游戏互动:
当宝宝碰到纸袋时,纸袋会发出声音。这时宝宝的表情也不一样。有的宝宝会好奇,有的宝宝则会害怕地丢掉袋子。大人要露出非常兴奋的表情,拿起袋子摇晃几下,然后递给宝宝,说:“摇摇看看,响不响?”当宝宝了解到这个袋子并没有危险时,就会非常好奇地要打开袋子。大人要阻止宝宝撕扯袋子,让宝宝看大人是怎样把东西拿出来的,然后再把袋子给宝宝,宝宝就会非常高兴地摇晃袋子。
温馨提示:
如果宝宝因弄不出声音而变得急躁的时候,大人要及时帮助他。不要总让宝宝着急,否则他以后就不会再喜欢这种游戏了。
妈妈须知:
良好的听觉功能是宝宝智力开发的重要条件,特别对语言能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七、小刷子真舒服
游戏目的:
这个小游戏有利于宝宝触觉系统的发育。
游戏步骤:
1、准备一把颜料刷或者大号的油画笔(超市里就能买到),要注意质量,不要买容易掉毛的。
2、游戏应该在家里的床上或者地板上(最好有软垫)上进行。
3、室内温度要舒适,因为要和宝宝肌肤接触的,宝宝不能穿太多。
4、首先把宝宝抱在怀里,游戏先从宝宝的脚趾头开始。用颜料刷轻轻的刷宝宝的脚趾头,一边刷一边唱儿歌;也可以一面刷一面告诉宝宝“这是宝宝的脚趾头”之类。
游戏互动:
当刷子刚刚接触宝宝的皮肤时,宝宝会很惊讶。这个时候大人要在宝宝哭泣之前,给宝宝一个大笑脸,告诉宝宝这样很舒服,没有危险。然后等宝宝表情柔和后,再用刷子继续刷。宝宝如果感到很舒服,大人可以继续轻刷宝宝的脚心,脚背。如果宝宝很开心,就可以继续向上刷,比如宝宝的小脸颊、手指、手心、手背以及前胸、后背。
温馨提示:
关键点是要一边刷一边和宝宝对话或者唱歌,让他感受欢快的氛围,真正互动起来。刷的时候不要太用力,以免伤害到宝宝。同时也要注意室温,不要让宝宝着凉了。
妈妈须知:
宝宝脑部的发展在胎儿期就开始了,触觉是其最早发展的感觉器官。触摸按摩可以刺激神经末梢的感受器,引起神经冲动,经由脊髓传到脑部,让人产生松弛舒畅的感觉。所以通过触摸,不但可以刺激宝宝的感觉器官,更能够调节宝宝的情绪反应。
@_@我是分割线@_@
八、盒盒里面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