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历史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逍遥学能  2013-08-15 18:27

M
一、: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合计60分。
1.观察下列图片,图一到图三的变化反映出的信息最准确的是:
A 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  B 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C 工具改良是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  D 生产工具的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
2.《旧唐书》:“(唐朝)长安(年号)中,(苏环)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江、淮之间,广陵(扬州)大镇,富甲天下。”材料没有反映出的信息是,扬州
A.地处交通要道 B.出产精美工艺品
C.是繁华的都市 D.市场受官府控制
3.“布衣”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
A 丝 B 麻 C 棉 D 毛
4.在我国传统的诞生礼仪式中存在着生男仪式繁,生女仪式简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
A 儒家思想的影响 B 封建制度的存在
C 小农经济的制约 D 佛教文化的浸润
5.下列不属于清王朝实行抑商与禁海政策的理由的是:
A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B “开矿必当聚众,聚众必当妨乱”
C “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D 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的反清斗争
6.“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上海开放为通商口岸,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生丝
B.清政府废止“重农抑商”政策,工商业发展
C.中国纺丝业使用机器生产,自然经济瓦解
D.苏杭地区传统纺丝业衰弱,上海近代纺丝业发展
7.对于中国近代化,有人这样说:“广东人立言,湖南人流血,江浙人摸钱。”上述评价中“江浙人摸钱”的本质含义是
A.江浙是近代中国财阀的聚集地
B.江浙地区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C.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在江浙等地发展较快
D.江浙人具有经商发家致富的优良传统
8.小李查资料时发现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经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该公司是:
A 洋务企业 B 外商企业 C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 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9.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决定在三年时间内减少2000万城镇人口。其主要目的是:
A 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B 加快城市化进程
C 支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D 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
10.中国人有过年写对联的习惯,一副好对联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对联反映时间先后排列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③“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观喜桑田好雨,鹏程丽日三十载促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 ④“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11.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村长带人搜查各家各户私养的羊,兔,割资本主义尾巴”,女主人公菊香说:“都说上头政策已经放宽了,你们怎么还这样做呢?”该情节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
A、20世纪50年代初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初期 D、20世纪70年代末
12.2006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全面实行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13.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哀启”,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等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改行鞠躬礼。李叔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整个仪式简朴感人。这反映当时中国
A.文明简洁的葬礼成为主流 B.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比较低
C.知识分子已抛弃纲常礼教 D.中西文化产生碰撞和交融
14.下表是对上海、哈尔滨两地居民择偶标准的调查统计,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 单位:%
项目年代
1948—19661967—19761977—19861987—1996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26.628.812.6615.6
本人成份、政治面貌30.523.515.513.9
学历10.611.712.625.3
A.计划经济时代更注重家庭出身和本人政治面貌
B.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更注重个人能力和文化水平
C.婚姻观念很大成程度上受社会政治和经济影响
D.新中国成立后西方思想文化深深影响婚姻习俗
15.20世纪50~60年代,苏式服装一度备受青睐主要取决于:
A 新中国与美国关系紧张 B 新中国实行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 广大人民追求艰苦朴素 D 苏式服装体现了时代潮流
16.创刊于清咸丰年间(1861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以上可看出其创办的目的是:
A 娱乐大众 B 报道国内外大事
C 宣传政治主张 D 传播商业信息
17.“价格革命”的后果之一是削弱了西欧封建主阶级,这是因为:
A 固定地租贬值 B 封建主奢侈享乐
C 专制王权的腐败 D 劳动者日益贫困
18.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一材料说明了
A.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B.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C.西方文明比非洲文明更易接受新事物 D.自然条件在国家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
19.“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材料中的“发明”是指:
A 蒸汽机 B 发电机 C 电动机 D 内燃机
20.下列对世界一体化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促进了人群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 ②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③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 ④促进了全球文化交流的扩大⑤缓解了资本主义世界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矛盾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21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
A.1927—1928年,股市上涨过快加剧金融市场风险
B.1929年,纽约股市崩溃直接导致股市下跌
C.1930-1932年,股市持续下跌主要是因胡佛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D.1932年,股市上涨主要是因罗斯福开始推行新政
22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经济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经济活动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服务,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23罗斯福认为:“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要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帮助都难以为生的公民……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罗斯福新政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A.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B.实行社会保障,增加就业
C.规定工人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 D.恢复银行信用,保护储户利益
24有人概括战后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原因是“基础殷实,决策正确,动力巨大,高新技术”。下列图示中比较符合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是
25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都收走了。你们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按上述材料进行情景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①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包围
②内容: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余粮收集制,导致农民的不满
③后果:促使苏维埃政府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④结论:落后的俄国难以建成社会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某同学在关于苏联(俄)的历史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以下两段材料,其最合适的主题是( )
A.由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 B.由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C.由余粮收集制到农业集体化 D.由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
27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极为相似的是
A.建国初期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B.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D.二战后欧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8苏联时期,曾流传一则笑话:一个美国代表团访苏,参观“伟大的建设成就”。陪同的苏联官员得意地说:“到下一个五年计划时,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你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我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我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请问:造成当时苏联家庭要“开着飞机”赶去“排队”买面包的主要原因是
A.长期战争严重破坏社会经济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食品短缺
C.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消极影响 D.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
29.1987年《欧洲一体化文件》正式生效后,美国明确表示这“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认为这将是“拒美国商品于国门之外的欧洲堡垒”。美国商务部副部长莫尔说:“如果欧洲共同体的计划成为保护主义的产物,美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将危存旦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欧洲联合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B.欧洲开始摆脱美国控制
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裂 D.美国将失去海外市场
30.2014年7月22日,欧盟领导人召开紧急峰会,讨论对希腊的第二轮救助方案。峰会公布的最新草案显示,各国已就新的希腊救助达成一致,这进一步消除了市场对欧元区的担忧情绪。以下对欧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国的联合初衷是为了加强成员国间的防务合作
B.其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欧洲共同体
C.对当今国际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是冲击美国单极企图的重要力量
D.2001年欧元的正式启用使欧洲的联合再次迈出关键步伐
二、非:本大题共3题,满分40分,其中31题16分、32题9分、33题15分、
25.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 ——《淮南子?主术训》
材料二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唐?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三 宋人陈亮曾言:“农商一事也……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相病。”
材料四 (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农业技术怎样的进步?有什么作用?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生产方式?它有什么特点?(6分)
(2)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哪些条件?(4分)
(3)根据材料三、四,分别指出陈亮与雍正帝认为应实行什么样的农工商政策?其理由各是什么?(6分)
32.材料:
材料一 妇女的地位因为经济的关系而有相当大的变化。科技本身已改变并大大增加了妇女就业赚取工资的空间。……最惊人的变化首推出现了许多以女性为主要从业人员的职业:商店和办公室中的职业。……在1914年以前的几十年间,妇女的地位和希望无疑有惊人的陡变。这个情形最明显的征兆是女子中学教育不寻常的扩展。在法国,我们所讨论的这个时期,女子公立中学,由1880年的一所也没有,增加到1913年的138所。
——[英]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
材料二 在英国,妇女争取选举权的斗争也迅速兴起。1903年成立的妇女社会政治联合会在1912年和1914年发动了争取选举权的暴力活动,迫使议会不得不多次讨论妇女选举权问题,1918年30岁以上的妇女终于获得了选举权。……在美国,1900年已有五个州给予妇女选举权,1918年通过了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禁止各州以性别为由拒绝给予选举权。
——金重远《20世纪的世界》`
材料三 在封建家长制下的农妇,……依于资本主义的更深的发展,于是她们“不得不”远离家乡。……虽然她们是破坏了封建家长制的家庭和与丈夫们竞争工作,她们却获得自己的独立自由,增加了家庭的收入,增进了社会的劳动生产力。
——汪疑今《中国近代人口移动之经济的研究》
材料四 清末民初,近代中国第一部论述妇女问题的专著《女界钟》(1903年出版,作者为兴中会员)将婚姻自由与追求自由平等的革命要求结合起来,认为“婚姻之自由而不能夺。……所以,在清末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女子解放运动的高涨,婚姻变革的浪潮汹涌而起。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以上四则材料,概括指出19世纪中叶到20纪初期妇女地位发生变化的表现。(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近代中国妇女解放的社会原因。(3分)
(3)根据以上材料,指出近代妇女地位的变化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2分)
33.英国对现代世界的先导作用是无可否定的,现代社会的许多特征都从英国开始,是英国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
材料一 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这种模式,成为它给后世留下的最独特的遗产。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的改革,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出现了一个相对宽松、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
——中国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
材料二 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当时就使英国一个国家能够对抗整个世界。工业革命,还使英国走进了现代化的大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这也就迫使整个世界追随着英国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大国崛起?工业先声》
材料三 19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状况(部分)一览表
成  员占全国人口占国民收入年  代穷人数目
工业、金融 资产阶级等2%36.5%1855年85(万)
1856年87(万)
普通群众80%40%1863年109(万)
1866年130(万)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四 19世纪上半叶在英格兰是一个盗匪肆虐的黄金时代,是一个因无法控制犯罪及暴力事件而威胁到现政权的时代,一个犯罪有暴力冲突四处蔓延并难以遏制的时代。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15年,7898起;1825年,14437起;1835年,20731起;1842年达到31309起。不难发现,在短短的37后中,犯罪数字竟增加了6倍多。
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的工匠、农业工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在工业城市格拉斯哥,1821年工人因疾病而死亡的比例为2.89%,1838年上升为3.8%,1843年达到4%。在兰开斯特郡1841年死亡的102025名工人中,有83216人不到20岁,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22.1岁。这些人大部分因可以医治的疾病而死,只是由于贫困而无法得到治疗。国民体质下降,在19世纪已成为关系到全民族命运的大事。布尔战争爆发后,人们突然发现堂堂英国居然难以征集到足够的合格士兵。
——钱乘旦主编《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五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英国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在“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法国1892年的法律为所有工人确定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时间10小时;1893年的法律为工人繁荣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工伤保险法法案”、“老年及残疾保险法”,保障工人的权益。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科技三方面概括说明“是英国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3分)
(2)根据材料三、四,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了哪些社会问题?(4分)
(3)根据材料五,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内所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措施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有利影响。(5分)
(4)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借鉴哪些有益经验。(3分)
参考答案
CDBCC ACCDD DCDDB DABAB DBBAA ABCAC
31. (16分)
(1)作用牛耕;有利深挖土地,精耕细作,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产品主要用于消费和赋税,农业与手工业结合。(6分)
(2)农业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兴修水利,足够的劳动力,政府重视。(4分)
(3)工商皆本和重农抑商政策。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会互相促进互相补充;人口不断增长而土地有限,必须投入最多的劳动力尽全力耕作,工商业发展会夺农业劳动力。(6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2014届高考历史必修单元复习检测试题(有答案)
下一篇:2014届高考历史复习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及外交关系的突破单元测试题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2014届高三历史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相关文章
【2014届高三历史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