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3-07-22 09:30
体验式教学最初是在对心理品质教育教学实践考察调研基础上依据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归纳总结出来的。具体地说,它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即提出问题(通过创设情境来完成)──方法探讨(通过生生、师生协作完成)──实践运用。
一堂课就是由多个基本环节的重复叠加完成的。即由师生共同开发和设计的一系列相关事件构成的。这里最关键的就是学生必须借助体验来达到意义建构。师生的活动或创设的事件都是为学生的体验服务的。
.精心剪辑情境素材
在思想品德体验式教学中,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是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情境设置非常重要,隐含着本课的教学目标,对教学起导向作用。思想品德体验式教学中精心剪辑情境素材是教师备课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个好的情境素材的运用,对体验式教学的实施和提升教学效果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促进作用。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选择剪辑情境素材时应科学处理以下几对关系。
(1)经典与时尚的关系。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它能准确反映某个问题,反映一个时代的特征,同时许多经典素材经过许多人反复剪辑,其科学性严密性得到公认,许多素材可以直接引用,而且可以省却很多编辑的时间。但一些经典素材由于时代久远,与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学生易产生不现实、不真实的感觉,影响学生理解和悦纳。时尚的素材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时代感强,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和共鸣,但可能存在不严密、不能直接准确反映问题,同时还有编辑整理的压力。在实际处理上,二者均可成为教学素材,但要把握好使用的度和时机,教师要善于把二者有机整合使用。一般来说在讲授带有历史积淀问题时应多使用经典素材,呈现问题的历史本色;在讲授现实问题特别是和学生生活有关问题时应多使用时尚素材;在讲授具有历史跨度问题时,应把经典和时尚的素材有机结合起来使用。从总体上说,由于我们面对的是初中学生,从其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来看,课堂教学应主要使用时尚性素材,能用时代感强的素材解决的问题绝不用陈旧的素材。
(2)教材内与教材外的关系。教材内的素材是教材编写者精心挑选用来表达相关问题,一般来说都已经经过编者认真审核和处理的,具有权威性的特点,上课可以直接引用,但教材素材也有其明显局限性,同时时代性也相对滞后。教材外的素材丰富多彩,视野开阔,类型广泛,引入课堂可以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但存在甄别、剪辑的任务。在处理二者的关系上,应坚持兼顾的原则,防止只用其一的倾向。
(3)真实与虚构的关系。虚构的素材留给学生的只能是假的世界,只能让学生产生怀疑和背离。只有真实存在素材的才是有意义的,只有真实素材才能触动和感动人,只有真实的素材才能解决真的问题,只有真实的素材才能真正达成教育目的。因此,在剪辑素材时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即使必须虚构也应是基于真实生活的模拟,切不可简单虚构不真实的东西。
(4)小社会和大社会的关系。小社会素材指的是学生直接视野中的生活,主要是学校、班级、家庭、社区中的素材;大社会素材指的是学生间接视野中的素材,即发生在成人世界、国家国际生活中的素材。在剪辑素材时要很好兼顾二者,偏废其中一方面都是错误的。从促进学生自我成长角度看,应多引用小社会素材,引用大社会素材时应注意其与小社会素材的联系,进而使学生的直接视野与间接视野实现有意义的链接。
(5)趣味性和思想性的关系。从思想品德新课程性质看,剪辑素材必须坚持思想性、德育性原则,要减少或避免过多使用负面素材,即使使用负面素材,也应引导学生从负面事件中提取积极信息。以善育善、以德育德是必须坚持的基本规律。在处理趣味性和思想性关系上,应突出思想性,兼顾趣味性。
剪辑素材的能力是教师常规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磨炼提升,需要教师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需要注重日常积累。
.创新情境呈现方式
(1)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情境。思想品德课教材有一些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的事例来体现一定的道德要求,并通过道德认识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教师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对这些事例进行描绘、渲染,使其富有情趣,用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以情激情,以情动人的教育效果。如讲故事、朗诵诗歌、引用格言等。教师为此必须钻研教材、熟记教材内容,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变书面语言为口头语言,再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使语言形象生动,使学生深入理解故事的含义,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
(2)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创设情境。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感知而产生的,情感因素的作用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尽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道德情景,使他们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采用多媒体手段,实现影像、声音完美结合,或以QQ、博客、动漫等基于现代技术的方式,再现、模拟相关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对道德规范和要求的认识。
(3)运用学生自身的表演或参与互动游戏进入情境。学生道德情感的建立,往往与年龄的差异,理解能力的强弱有关,这就使学生道德认识形成具有一定的难度。要突破这一难关,可以采取让学生自身表演或参与互动游戏,通过做一做、想一想、乐一乐,慢慢体会,从中悟出道理,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通过学生的自身表演或参与互动游戏进入情境,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加深了学生的道德认识。如在讲授“换一种眼看看老师”一课时,以“师生对对碰”一个互动游戏导入,既活跃了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自然而然的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教学内容的展开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4)运用观察、演示进入情境。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紧扣教学要点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图表,接触实物,可以进行小演示,小操作等,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及进一步深化。如用一双筷子和十双筷子作比较,哪个更容易折断的演示,让学生明白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演示进入情境,做到眼有所观,心有所感。
.优化教学情境运用
恰当地运用设计好的情境,才能充分发挥情境的价值。否则即使再好的情境素材,再好的呈现方式也只能是明珠投暗。优化教学情境运用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教师要善于根据需要和教学进程恰当地展示教学情境。在体验式教学中,情境的运用一般有三种基本形式。
(1)在问题探讨前展示,用于引情激趣、引出问题、促进思考。如在《换个眼光看老师》一课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运用题为《我和我们的老师》的电子相册创设情境,起到了激发学生兴趣,并在其中暗示本课探讨的问题就是师生交往。
(2)在问题探讨中逐步展示,用于引导学生逐层剖析问题,使问题探讨层层深入。如在《换个眼光看老师》一课教学中我们发现了某班的一个真实事件:南京某校艺术节上,初三(2)班的同学们积极排练热情四射的“街舞”,准备参加比赛。这时其班主任(50多岁的老先生)要求班级排练民族舞蹈《北京的金山上》。同学们非常不满,在QQ空间渲泄自己的情绪。后来没想到的是,比赛那天,多数班级都排练的是“街舞”,而他们班的班主任身穿藏袍出现在舞台上领舞,出其制胜,获得了一等奖。同学们转怒为喜。
如何用好这个情境,备课中先设计出了两个步骤:
第一步:先只出示情境前半部分的矛盾冲突:班主任强行要求改排传统民族舞蹈。
提问:如果你是这个班舞蹈队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办?
──将学生带入情境,引出不同的观点,这些都是学生身上与教师交往中常见的各种做法。学生的答案有:老班太霸道,我们不能说服他就自己干;老班实在坚持,那我们就听他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表面听他的,其实排练自己的……
第二步:再出示情境后半部分的结局:老班领舞,出其制胜,获得一等奖。
提问:现在你们又怎么看待老班的决定呢?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刚才的想法。学生开始反思:原来老班有他的考虑;姜还是老的辣;……
讨论到这里学生的思想中出现了另一个极端:看来老班“山人自有妙计”,由于获了一等奖,大家对老班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这里仍有认识上的误区。于是紧接着设计了一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老班的做法无可挑剔吗?引出“如果老班也主动跟同学们进行沟通,那么无论是排练街舞,还是《北京的金山上》,甚至无论是否获奖,在排练的过程中师生都会愉快很多。”
──点出了“获奖”并不是判断“老班”做法对错的标准,而沟通才是师生愉快交往的前提。
这个问题似乎可以完全结束了,然而紧接着的一句留白的追问,更是点到了学生的盲区,可以引起学生更多思索:“获了一等奖,这个班的同学能反思自己先前的做法,肯定老班的做法,学会了换位思考。如果事情并没有这么顺利,相反地演砸了,丢脸了,那么同学们还能这样换位思考,去理解老班做法中合理的地方吗?这恐怕是对我们师生交往提出的更高要求。”
整个环节一气呵成,层层深入,没有一点生硬的环节,提问与追问都能引发学生新一轮的思考,在不断地否定之否定中提升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度。
(3)在问题探讨后展示,用于引导帮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感悟,提升认识。如在《换个眼光看老师》一课探讨完该班师生交往中的问题和师生交往具体方法后,授课老师再次通过电子相册展示一则由古今中外教育家、汶川地震中舍命救学生的教师们、很多无名教师组成教学情境,老师在《最好的未来》背景音乐中深情告白:“从孔子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到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斯霞的‘童心母爱’到苏霍姆林斯基的‘用心灵塑造心灵’。我们发现,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教师都是一个重要的伴随者。他们有的为学生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有的为学生奉献了毕生的智慧,有的甚至为学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无论他们是名满天下,还是默默无闻,教师,应该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尊重!”
这则教学情境的运用,引导学生由关注身边个体教师,扩展到对整个教师群体的理解和尊重,起到了丰富提升学生感悟和认识的作用。
.体验式教学中课堂协助探讨的组织与管理的技术
在实践体验式教学过程中,为有效地解决了思想品德课的课堂秩序问题,完善课堂协作探讨的组织与管理,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并实践了小组合作教学方式。
(1)运用小组合作的课堂组织形式
在学科教学法中,历来就有“讨论法”一说。而思想品德课上的小组讨论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基本的课堂组织形式。有人把“它”看作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是教师、学生生命价值的体现形式。我认为,如果把这一课堂组织形式利用好,就能使专家(教材的编写者)、教师和不同学生的思维、情感、态度流动起来。根据近几年的心理课的实践,我认为组织好课堂讨论,可注意以下的技术。
①讨论的组织保证──小组建设技术
学生由单向的与教师的交流(听讲)变成能与老师、其他同学的随时的、经常的交流,需要进行专门的讨论习惯的养成训练。而对于讨论习惯,最好莫过于在频繁的小组活动中得到体验、改正与巩固。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运用四人或六人小组进行讨论。如果想把协助探讨作为思想品德课的主要方法,应对小组进行专门的建设,增强小组成员的相融性和新建小组的凝聚力。小组建设可包括“小组名称、自荐组长、小组口号、小组成长目标、小组纪律。”小组建设可在第二节心理课上进行。具体要求如下。
小组名称:要新颖,有内涵,体现小组特色与追求。如反“恐”精英,其内涵就是反恐惧心理,追求心理健康。“泡泡下午茶”就是借用英国剑桥大学教授们利用喝下午茶的机会进行跨学科的交流,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科学成就,他们小组也希望通过大家的合作与互助,产生新颖奇特的想法。“H?E?O”就是“help each other”(互相帮助)的三个英文字母的缩写,体现了小组成员强烈的合作意识。
组长自荐:目的是运用责任感与荣誉感来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有些学生习惯于推荐别人当组长,其想法是不想找麻烦。我们在小组建设刚开始时,就提出小组长必须自荐,这样可以更加实实在在为同学服务,为小组争光。真正成为核心人物。小组中只有有了核心人物,在小组遇到困难时才不致于整个小组“瘫痪”,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我们提出,当小组长看起来是挺麻烦的事情,但经过一年的锻炼,小组长的收获将是双倍的。学生在这样的思想动员下,很乐意当小组长。并决心当好小组长。有位胆怯却勇敢的男孩“厚着脸皮拉选票让别人推荐自己当组长,就是想大胆地锻炼自己”,结果在学期结束时,不仅自己变得积极活跃,而且把一个陌生的小组带成优秀团队,其快乐与喜悦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也有极个别的小组在组建时,大家心还不齐,也没人敢自荐,大家就顺水推舟选一位。但当他们发现这位组长不能给他们小组带来荣誉,影响大家的利益时,他们中的真正“英雄”会主动请缨,这常常发生在第4、第5课时。
小组口号:要求是激发士气,凝聚人心。如《时空炫人类》,炫出新风采,炫,炫,炫;《亮点七人行》,做生活中的亮点,做人群中的亮点;《笑傲猪》,爱我小组,给我优+。
小组成长目标:要求一是拟订集体成长目标,二是拟订个人成长目标。目标必须具体,有可操作性。如《笑傲猪》的小组成长目标就是:七乘优加。个人成长目标分别是:何薇薇:个性变得开朗;程思婕:个性变得更活泼;李莉:和在座的每一位成为朋友;刘晓涛:约束自己的行动;史瑞昌:和同学们相处得融洽些;陈文聪:个性变得开朗;王旭东:和同学们更好地相处。在学期结束时,能对照评价。不符合要求,都必须重新拟订。这对于个人与小组建设都非常关键。没有目标,或没有具体目标,思想品德课容易变成无关紧要的课。这类学生因为自己没有清晰可见的目标的追求,在课堂讨论中容易无所事事。遇到任务,总是推三阻四,极不情愿。他们完全凭心情与意愿上课。这样的学习态度对本组同学的干扰很大。影响整个集体的前进。因此,必须与这类学生进行私下沟通,定下目标。有了目标的约束与提醒,每个同学都愿意把思想品德课上的每次活动当作是最好的锻炼机会。对后面组织课堂教学、积极完成教学任务非常有益。
小组纪律:要求是约束小组成员的不合格课堂行为,并且出现更多的合格与出色的课堂行为。这就把教师的课堂控制权下放给每个人,尤其是下放给小组。让他们自己相互提醒。教师不再是他们的对立面。某校获得“优星团队”称号的“STRANGERSFOREVER”组长马悦写道:“良好的纪律是小组建设取得成绩的重要前提,是必不可少的。”
在随后的几堂课上,还要对小组建设的成果回忆一下,以变成所有成员的共同信念,并用其中蕴涵的目标、纪律和个人责任感约束小组成员的课堂行为。这对于调皮的、课堂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尤其有效。一般在3-4次心理课后,全班同学都能熟练地进行小组讨论了。
②讨论的评价保证──小组的考评技术
有教学就要有评价。因此,必要的考评措施可以很好地帮助教师约束学生的不合格课堂行为,从而保证思想品德课的正常开展。我们提出日常课堂教学只进行小组考评,小组成绩就是每个人的成绩;同时每节课可评选两位积极参与明星,即使小组成绩不好,你个人尽力了,你就可以得到自己的成绩。”
而且,在每堂课结束前3-5分钟,就是小组考评与积极参与明星评选时间。小组成绩分优+、优、优-、良+等。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没有纪律问题,可得优。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包括观念的创新、汇报形式的新颖性,完成的时间短、积极参与以及小组合作好都可以。每个小组自己对照标准,申报成绩。别的小组可以质疑与挑刺。最后老师根据他们的课堂情况作出判断,把成绩记在墙上的记分栏里。大部分小组都能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
对于有些“落后”小组,老师在他们有明显改进的情况下,在他们的请求下,可征询别的小组的意见,并叮嘱他们下次一定改掉毛病,可以适当放宽政策,这对激发这部分学生的进取心是有益的,而且也是转变这股“消极力量”的天赐良机。这样做,就是充分考虑了形成性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随着课的进行,学生越来越适应这样的考评方式,为了进一步巩固与肯定他们的进步与成绩,在还剩3堂课时,把他们已有的成绩告诉他们,并且提出另一条激励措施,如果最后一堂总结课的成绩为优+,就等于有两个优+。这对于那些在一开始被扣分的小组有很强的吸引力。因为按这样的做法,他们离“全优团队”或“优星团队”的距离并不遥远,跳一跳就能摘“桃子”。因此,他们一听到这样的优惠条件,大多跃跃欲试,立即就与本小组成员互相鼓励,力争拿到最后的双优+。而这样的动员,对于保证最后3堂课的教学质量起了很好的发动作用。在学生快要放松懈怠的时候,及时给予强化,最后,部分小组就是抓住了这样的机遇,跃升为优星团队。从教学实践来看实行课堂考评的课堂效率比不实行考评制度明显提高。
考评环节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它实在具有意想不到的诸多妙处:
A.它蕴涵着无形的课堂规则。
即课上不能随意讲话、不能做其他作业、不能不团结、不能不积极参与,否则,会被扣分,扣大家的分。课上积极配合,主动发言与参与,还有创新之举,一定会加分。加大家的分。个人还有机会被本小组推为积极参与明星。时间长了,这样的“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就会深入人心,每个上心理课的同学已将之内化成自己小组的纪律。
B.它规范着每个人的课堂行为。
正向的一定受肯定与鼓励,反向的一定受批评与负强化,而且,肯定的幅度很大,负强化的强度也很大,因此,组员很快学会控制自己的不合适行为而表现出较好的合格行为来。这是行为训练中强化原理的正确运用。
C.它利用了中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满足其心理需要。
只要按要求做到,就能得到老师及时的肯定和同学们的欣赏与肯定。这有助于同学们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D.它运用了教学过程的反馈机制。
有目标,有计划,有执行,就要有检查,有考评,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正问题。考评环节是师生对话、小组对话的最好时机。他们发现问题,互相帮助,因此,整个班级变得特别富有理性、谦虚,有一说一,不仅能互相发现问题,也能做自我批评。对于中学生而言,在集体活动中,主动做自我反省与批评是很了不起的。这对于形成他们的良好自我意识是非常有益的。同时,具有这样的反省态度,对他们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很有利,对集体建设同样如此。
E.它释放了群体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在这样的群体中,大家易于认同追求卓越的集体目标,易于认同为群体所接受的个性发扬,易于克服小我的种种缺点。因此,这样的群体的战斗力是强大的。有组长在小组建设小结中写道:我们为优+而来,我们为荣誉而战。体现了极强的团队精神与可贵的进取心态。
教师的角色就是运用评价手段来“煽风点火”,及时调控学生的学习心态,将之引向积极,引向健康,引向创造。
③小组活力持续的保障──小组再建和维护的技术。
在小组合作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有一个现象值得引起关注,即开始之初轰轰烈烈,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很高,一段时间后,问题迭出,学生参与热情逐步消退,最后教师只得放弃小组合作教学。究其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教学中忽视了对小组的维护和再建设工作。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的一项重要的新的任务就是要对小组进行持续维护,分阶段进行再建设工作。
小组维护技术方面:及时维护,即教师教学中要始终关注小组活动的状况,发现问题苗头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任务维护,即教师应布置适切的活动任务,用有意义、需合作才可完成学习活动任务来促进组内成员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成长;榜样激励,即对一些小组合作开展得好的小组给予肯定和激励,树立榜样,对一些表现欠佳的小组,教师也要创造条件,给予展示机会,并及时发现“亮点”,给予表扬激励;特别维护,即对一些表现持续不佳的小组,教师要给予特别维护。教师可利用课后时间和该小组成员一起认真查找问题,制定改进对策,特别跟进维护等等。
小组日常维护工作是纷繁复杂的,同时也是至关重要的,小组维护工作做得好,小组活动的活力就能得到持续发展,小组合作教学就能持续发展,教学实效就能得到稳定提高。
小组再建设技术方面:教师应根据班级小组合作状况,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小组再建设工作。一般来说小组再建设分为二种方式,一是在小组成员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可半学期一次)或不定期安排专门开课时,组织小组自主巩固优点、查找问题、提出发展方向和新的行动方案;二是重新调整分组,即教师根据小组发展状况,定期(一般一学期或一学年)开展重新分组,再建设工作。
小组再建设工作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充分相信和依靠学生,不可把教师意志简单强加给学生,任何一项行动均应与学生充分协商;大面积的重新分组不宜过于频繁。
(2)完善小组合作教学方式。
小组合作教学的实施释放了师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课堂气氛活跃,课堂讨论精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大大提高。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在已有的基础上,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研究,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技术。
①小组纪律方面:我们提出了小组纪律的促进性、动态性原则。所谓促进性原则是指,小组纪律应有利于小组讨论的顺利进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有利于小组成员团队合作意识的增长;所谓动态性原则是指小组纪律不是固定不变的,应更具小组实际运行状况针对小组运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而制定。
②小组讨论规则方面:我们提出了“讨论礼仪训练”的技术。对“讨论礼仪”的研究是完善小组合作教学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具体提炼和总结了以下几项“讨论礼仪”。
乐于与人分享自己的见解。即引导小组成员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小组的积极参与者,是小组快乐与优异成绩的创造者,而不是旁观者与享受者。
发表自己的观点时紧扣话题。即培养学生应紧扣讨论话题发表观点,并控制自己的发言时间,注意发言的机会均等。避免小组讨论时浪费宝贵的时间,从而导致小组任务完成不了,影响大家利益的。
一定的范围内一次只有一人发言。我们提出两人课堂上 “一个声音原则”。在小组讨论时是这样,在大组汇报时是这样,在老师讲课时也是这样。否则,就会出现发言时的“交通阻塞”,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尊重他人的观点。思想品德课要变成心灵交流的温馨场所,没有安全的心理气氛是不行的。而每个人说出的自己真实心理感受又不可能是人人都能接受的。有些就可能是明显错误的观点,或者很个人化的观点。因此,课堂上提出“对别人的观点要求同存异”,不要急于否定与批判。允许别人有说出来交流的权利。不讽刺挖苦。
能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建设性的批评。同学参与小组讨论很易忽视的就是不善于倾听,不善于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故而我们在小组汇报后设计了一个“大家质疑”环节,专门给大家就不同观点进行辩论。汇报的那组学生大大方方地对大家说,“请你们提问。”老师给下面的同学“加温”,问题提得精彩,可以加分。因此,同学的质疑热情很高,质疑的水平也逐渐提高。常常能抓住问题的关键之处进行设问。这一环节的增设,一方面可以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消除单个小组讨论中的盲点,活跃思维,而且对培养学生在倾听中学习与思考的习惯非常有好处。
规定讨论时间与汇报讨论结果的时间。我们在思想品德课上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同学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如果任其发言下去,一堂课就可能成为他们几位同学的天下。因此,在讨论开始,我们就规定时间。在小组汇报时,也要规定时间。否则,别的小组没有时间发言。这对形成他们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和尊重他人的观念是很有效果的。
③小组的考评技术:我们组织教师深入认识了小组考评在小组合作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提出了小组考评应体现发展性评价原则,操作上应体现组间互评和师评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小组考评的相关操作技术:
小组考评的目的是完善小组建设与课堂组织管理,考评内容应依据完善小组建设与课堂组织管理的要求制定,并根据需要逐步修订。
考评内容和标准应遵循师生共同协商的原则,考评内容和标准制订应清晰、科学,便于操作。
让小组自评、互评发挥应用的作用,指导学生学会既肯定优势,又发现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方法。
课堂考评活动应先慢后快,即在不熟悉考评标准时需要花多一点时间来考评,逐步熟悉后只需点到为止。
小组考评应遵循逐步深入的原则。
.提升体验式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实效性的技术
在小组合作教学的试验尝试中,我们最有感触的是,小组教学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实效性,所以,自始至终我们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它的实效性问题上。为此,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1)准确把握小组学习活动的时机
教师首先要明确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进行小组教学,有些教学内容进行班级教学和个体教学会获得更大的教学效益。我们进行小组教学并不是要追求以小组教学来取代班级教学或个别教学,何时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关键是看学生有没有合作的需求。当更多的学生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满足学生倾诉的欲望,鼓励更多的学生畅所欲言,体验交流的喜悦,树立信心;当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相互启发时,通过合作交流,从同伴那里获得生活经验及解决问题的灵感和方法,解决靠个体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当形成了不同的观点需要交换时,通过在小组内的讨论交流,让学生充分了解他人的观点,更加深入全面地看待问题;当有些活动需要集体的智慧共同完成时,通过小组合作,充分激活每位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体验集体的力量和同学的友谊……你会惊喜地发现,把握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课堂教学的实效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2)精心设计小组学习活动的内容
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活动时,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活动内容,这些活动可以是课前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收集相关学习资料、参与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是课堂上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示资料、讨论交流问题、开展表演、辩论等课堂活动;也可以是课后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一些宣传教育等活动,或布置一些相关的行为作业。无论是进行哪一种小组学习活动,教师都必须精心策划准备,如在组织学生课前收集资料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必须让每个小组明确自己收集资料的主题,建议小组收集资料的方法途径,提醒小组活动的注意事项,只有在学生活动任务和要求明确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较好的活动效果;又如在组织小组课堂讨论的活动中,教师应精心准备讨论的内容,所提问题既要有一定的梯度性,让学生有话可说,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思辨性、开放性和延伸性,这样才能提高课堂讨论的质量。
(3)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的特点是学习者的个人目标和小组目标之间是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即只有小组所有成员都完成各自的目标,自己才能获得成功,这是一种荣辱与共的交互方式。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首先要注意培养小组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给小组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小组去独立、主动找出学习中的问题,并通过小组间相互质疑、相互研究的形式让学生们独立解决。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个体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在合作学习中,我们一方面要让所有的学生积极参与,特别关注小组学习中保持沉默的人,让每个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中的责任,并积极主动地承担起这个责任。另一方面,教师不宜过多或过早地对方法和策略进行评价和择优,而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已有的经验去自主探究合理的、最佳的方法与策略,这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适时使用激励机制
小组合作学习对于组内成员来说,主要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对于组与组之间来说,更多的却是一种竞争的关系,只有建立“组内是合作,组间有竞争”的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效。在小组教学的实践中,激励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及时的肯定。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要善于把握机遇,对于学生中的智慧火花,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对学生个体而言,及时的肯定,可以巩固他的这一项良好行为;对学生群体而言,及时的肯定,就意味着树立了榜样,对其他同学的行为是一种积极的约束。二是进行小组考评。在每节课最后,让各小组从亮点与不足两方面总结自我的表现,通过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法,对每个小组进行考评,在考评中,我们强调坚持“亮点原则”,即要看到自己和他人的闪光之处,这对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不仅可以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更可以增强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小组教学中要创设多种机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在小组成员内形成一种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产生一种“同舟共济”的责任感。在实践研究中,我们把小组合作技能归结为学会倾听和交流,彼此了解和信任,互相接受和帮助,建设性地解决冲突等方面。
为了提高小组合作教学的实效性,我们还强调必须有效地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指导作用,要求老师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适时点评;强调必须强化小组讨论的规则,使小组教学有一个良好的纪律保证……在小组合作教学的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提高小组合作教学实效性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关键是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这是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最重要的一点。
.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特殊学生的行为处理的技术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问题行为的获得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只不过是在用错误的方式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学会的。正确行为同样是可以通过学习得来并取代错误行为。团体动力学认为,团体的问题可以通过团体来解决。团体是有足够的动力来处理自己组员的问题的。只要小组力量足够。在实施思想品德体验式教学中,我们借鉴心理学中团体辅导研究的成果重点对以下七类学生的表现及处理对策做了研究:
类别
可观察的表现
处理对策
攻击者/自卫者
在质疑阶段,较多的以个人喜好为标准,对他人或他人行为进行肆意评价。他们的言论都有强烈的火药味,易于激起对方的防卫与反击,破坏课堂中尊重、信任与支持的融洽气氛。
告诉正确的行为是什么。在小组质疑阶段,我们可以以描述事实的设问句询问探讨,目的是澄清我们的疑问,同时帮助对方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而不是批评评价他人,更不是“修理”对方。
不给机会。如果老师在课堂中观察到,每次这位同学的质疑都以非理性的情绪化方式出现,在下次发言时,不提问,或者强调“新面孔”原则。听听其他人的声音。
给予惩罚。一是要求他(她)的质疑意见要征求小组其他成员的同意,先在组内通过。也就是代表小组意见。这样,可以约束的他(她)肆意行为。二是如果他(她)的言行造成明显伤害,属违纪行为,要扣分。
退缩者/沉默者
在小组没有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时,内向、退缩的学生倾向于责任泛化,推给别人。同时,也害怕自己因承担责任而没有做好受到责备。在小组建设的初期,有较重的防卫心理。在需要小组采取行动时,他们常常低着头,一动不动。一旦被推选中,脸涨得通红,手伸出去要抓住谁似的。如果大家催逼得紧,他就紧张得说不出话来。
压力变动力。如果他(她)被小组选中,大家正等着他(她)发言,他(她)却窘迫得愣在那儿。老师不必替他(她)说些什么。只要告知他们小组只有三分钟发言时间,时间一过,如果他(她)不发言,算自动放弃,他们小组的成绩就要被扣分。这时,其他小组的同学就会催促,“快点,别浪费大家时间。”老师可以说“不是浪费大家的时间,是浪费他们小组的时间。”同时,他们小组的同学心理同样很着急,说不定就有“拯救者”出现。这样,组内组外对这位同学造成的压力是会迫使他思考并采取行动的。即使当时仍是僵局,但内里却发生着排山倒海的变化。如果课堂整体气氛是轻松愉快,充满期待的,一般在下一次活动时,他(她)就有力量站起来表达自己。
强调个人责任。随着小组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在第4节课要求各组明确个人在组内的分工。只要在团队中承担责任,他就不可能退缩。是无处可以藏身啊!否则,团队会对他产生各种各样的压力。强调“新面孔”原则。轮流锻炼,保证每个人的权利,不享受不行。
局外人
不投入、不关注,独缩一隅,想自己的心事,做自己的小动作,或偶尔抬起茫然的眼睛,无目标地东瞧瞧西瞧瞧。小组同学询问他的意见,回答是“随便。”
调整他的座位,让其坐在同学之间。从空间上保证他融入团体。
分配工作给他。
建议行动起来。什么是学习?学习就是允许新东西进来,让自己体验到快乐。因此,不妨投入地试一次:专注到看一次同学的讨论,仔细地听一次同学的发言,大胆地说一次自己的看法;开心地大笑一次。这样,心门就会徐徐打开,快乐就会汩汩地涌入。
导师/垄断者
小组内的一切都由他定夺。是小组的灵魂人物。但不一定是组长。性急,反映快,喜欢待人做决定。在小组刚开始时,可保证小组迅速完成任务,但时间一长,他个人能力越来越强,组员的参与欲望越来越低,他侵占了其他组员发展的很多机会。
强调组内分工,不逾权。
强调新面孔原则。
允许尝试,但制止包办。
代罪者
一团和气,嘻嘻哈哈,无明显的荣辱之心,以游戏的心理来上课。别人的错误栽在他身上,不解释,不生气,完全不以为然。心不在课上。
坚持谁出错谁负责原则。
强调他对小组的意义与价值,激发动机,学会合作。
强调责任到人,找到自己的事情。
自命不凡者
凡事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别人有不同意见,就生气。动辄我不管了。
告知团队工作的方法──求同存异。任何人都有权表达自己的看法,就像你有你确信的看法。但团队要合作完成一件复杂的事情,不必等意见完全一致。每个人都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但为了团队的利益,必须尽快采取措施,只要大多数同意,我们就要执行。否则,事情永远搁置在那儿。
学会倾听。仔细听听别人怎么说,也许是有道理的。谁对就听谁的。
在合作中体验合作的重要与快乐。独裁与合作是绝然相反的事。
讲故事者/超理智者
一开口,洋洋洒洒,抓不住重点,总是超过发言规定时间,或者用华丽的、口号式的辞藻,说一些听起来有道理但抓不住人的感觉的废话,像一台冷冰冰的电脑在说话。听众很快出现哄笑声。这样的同学,感觉系统封闭,人际敏感性低。与人相处,不带感情。
强调代表小组发言。事先征求其他组员的意见。因而,能促使他学会多角度地分析事情。
规定发言时间与次数。
给予简化的提示。如:你们的论点究竟是什么?有几点?一是?二是?三是?迫使他学会根据具体的情境做简要发言。
.防止《思想品德》课堂活动的缺失性的技术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提出,教师要“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这种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开展课堂活动已成为我们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课程性质的要求看,课堂活动强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悟、探究、求知,并形成和发展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反思我们目前开展的课堂活动,层次参差不齐,一些课堂活动还停留在“肢体活动”的浅层面上,“思维激活”、“情感释放”的要求远远没有达到,这要求我们对这些课堂活动进行缺失性研究,并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活动策略,让课堂活动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下面,让我们从课堂活动缺失性的角度来审视一个教学片段。
【案例】
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片断)
(《思想品德》(人教版)九年级第二课)
环节一:慎重许诺
情境思考:秦文君《一诺千金》。
课堂讨论: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
活动总结: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
小组活动:交流我们的诚信口号。(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环节二:勇担过错
情境思考:王某归还一年前拾得的一万元钱。
课堂讨论: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
活动总结:承认错误并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
小组活动:回忆自己做错事的一次经历,当时你是如何做的,说说你这样做的理由和感受。
环节三:自觉承担
情境思考:一中学生主动关闭校园内一正在哗哗流水的自来水龙头。
课堂讨论: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
活动总结: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意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同时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
小组活动:交流生活中自觉承担责任带来的快乐。
环节四:活动总结
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要信守承诺,勇担过错,我们许下诺言,也就意味着自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还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从上面的教学片断中我们不难看出,在目前课堂活动过程中,在活动目标、活动过程、活动形式、活动延伸,甚至活动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下面就这节课,结合我市对课堂活动缺失性研究的实践,逐一进行分析。
(1)针对活动目标中的缺失,坚持目标引领策略
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同样,有效的活动必须是活动目标明确的活动,课堂活动从设计、实施,再到评价,都应在活动目标的引领下完成。没有目标的活动是盲目的,偏离目标的活动是低效的,只有目标明确的活动才能是有效的。
反思我们的课堂活动,在目标上存在很多的缺失:有的课堂活动目标层次不分明,或侧重于知识,或侧重于能力,或侧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缺少有机的整合;有的课堂活动目标定位不准确,脱离教材,脱离学生实际,或高或低;有的课堂活动目标落实不到位,游离于活动设计、实施、评价之外,形同虚设;更有甚者,有的课堂活动随意性很大,单纯追求表面上的热闹,根本没有活动目标的设计,纯粹是“为了课堂有活动而搞活动”……这些林林总总的目标缺失问题,让我们的课堂活动失去了灵魂。例如,在上述案例中,环节一中进行的“交流我们的诚信口号”就是一个偏离主题的活动,活动的主题是“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强调的是慎重许诺,这是诚信的一个下位概念,如果因此来讨论诚信,那就偏离了主题,达不到应有的活动目的。
针对活动目标中的缺失,我们在实践中提出了目标引领的策略,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活动设计环节,坚持目标的引领作用。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形成了“设计活动四步法”:第一步,依据课标、学情确定活动目标;第二步,依据活动目标,整合活动内容,制定活动环节;第三步,为每个活动环节设计细化的活动步骤;第四步,对照活动目标,反思活动环节及活动步骤的价值。这一方法确保了活动目标的明确性。
第二,在活动实施环节,坚持目标的导向作用。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和学生清楚认识并紧紧围绕活动目标开展活动,通过活动过程的参与,不仅要让学生发现知识、提高技能,更要让学生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及时反思活动中目标的达成情况,分析每一个活动环节对达成目标的价值,并及时调整活动过程,以期最大限度地达成目标。
第三,在活动评价环节,坚持目标的反馈作用。评价课堂活动,不能简单地看有没有开展活动,开展了多少活动,而是要看活动的实际效果,从活动过程、活动结果等方面全方位地评价活动目标的达成情况。
(2)针对活动过程中的缺失,坚持整体设计策略
“活动”作为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它应该包括情境创设——问题探讨——意义建构等环节,这其中,“肢体活动”、“思维激活”、“情感释放”等要求应兼而有之,同时还要紧紧围绕课程标准的指向,把相应的教材教学内容贯彻、渗透于活动过程之中。
审视我们目前的课堂活动,过程中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第一,活动主题模糊,热热闹闹之后学生不知道活动是为了什么;第二,活动内容肤浅,追求单纯的肢体活动,不能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有效思维;第三,活动程序粗放,对每个活动环节缺少细致地考虑,导致活动匆匆收场,不能深入开展;第四,活动总结随意,三言两语,忽视了引导学生从活动中发现知识的过程。例如,在上述案例中,环节三中“交流生活中自觉承担责任带来的快乐”的小组活动就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其实在生活中自觉承担责任,在很多时候带来的会是痛苦,这里的活动应该是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看待承担责任带来的快乐和痛苦,这样的引导不仅真实,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针对活动过程中的缺失,我们在实践中提出了整体设计的策略,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情境创设环节,从呈现情境的内容看,强调情境要符合教学的目标,隐含有效的问题,切合学生的实际;从呈现情境的主体看,有教师精心选择的情境,也有学生自己展示的情境;从呈现情境的方式看,有游戏、小品表演等活动呈现的情境,也有文字、学生经历等呈现的情境。这些有针对性、感染性、深刻性、真实性、趣味性的情境,为课堂教学过程高效地开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在问题探讨环节,一方面要精心设计探讨的问题,强调问题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能力,不能偏难或偏浅;问题要隐含思路的启发,注意思考性;问题要根据教学内容,注意材料和观点的结合。另一方面要精心组织探讨的过程,坚持问题驱动的原则,强调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三,在意义建构环节,一方面强调教学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即在情境创设和问题探讨后,通过学生的体验感悟,发现知识、提升能力、健全人格,这里强调的是“学生通过活动领悟了什么”;另一方面强调引导学生提出自身或周围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解决这些问题,这里强调的是“学生通过活动解决了什么”。
(3)针对活动形式中的缺失,坚持服务内容策略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表现在课堂活动上,采取什么样的活动形式,主要取决于活动的内容,思想品德课堂活动内容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决定了课堂活动开展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而且每种形式都应采用各具特色、积极有效的策略。
反思我们的课堂活动,在形式上存在很多的缺失:有的课堂活动形式单一,几乎所有的活动都采取同一模式,减弱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有的课堂活动频度过高,一节课里各种形式的活动接踵而至,学生无暇应接,无暇思考,使活动流于形式;有的课堂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拘泥于教材,缺少教师自己的思考和加工,针对性不够;有的课堂活动矫揉造作,活动形式不符合活动内容的需求,不能有效地为活动内容服务……例如,在上述案例中,三个环节的活动形式如出一辙,就连设问的内容都一样,我们并不是否认这种活动形式,相反我们认为这种活动形式符合新课改要求,只是使用的频度过高,影响了课堂活动的效果。
针对活动形式中的缺失,我们在实践中提出了服务内容的策略,主要表现在:
一要精选活动形式。开展课堂活动要选择适合的活动形式,活动形式的选择必须依据活动内容,只有符合活动内容的活动形式才是有效的,因此,在活动形式的选择上,我们坚决杜绝随心所欲、脱离主题的活动。
二要丰富活动形式。活动形式具有多样性、灵活性的特点,我们在开展课堂活动时首先要避免的就是活动形式单一性的问题,同时,还要明确每种活动形式的具体操作策略,并积极寻求变式,即使经常使用同一种活动形式,也要确保每次活动形式有新的变化。例如,课改以来,很多教师喜欢使用课前让学生收集资料的活动形式,操作策略基本上包括确定主题、学生收集资料、课堂展示交流、总结得出结论等环节,如果不分活动内容,千篇一律地使用这一固定的活动形式和操作策略,其结果必然是导致学生的倦怠和应付。
三要整合活动形式。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活动时,不能活动频度过高,应本着适当、精细的原则,充分地开展每一次活动。基于此,在每一次的课堂活动中,应力求整合不同的活动的形式,例如,在上述课前收集资料的活动中,可以辅之以小组活动、调查研究、课堂讨论等活动形式,以保证课堂活动在充分开展的基础上获得最大效益。
(4)针对活动管理中的缺失,坚持人文关怀策略
课堂活动实施的有效性是实现课堂活动有效性的必备条件,课堂活动设计得再好,如果没有相应的实现环境和实施策略,是不可能实现课堂活动整体的有效性的。因此,教师要加强对课堂活动的管理,做课堂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确保活动主体关系的和谐,促进学生思维火化的提升,调控好学生课堂活动的节奏。
反思我们的课堂活动,管理上的缺失表现在:有的活动准备内容不充分,活动过程中的组织和调控不力;有的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不及时;有的活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涨……例如,在上述案例中,情境呈现、问题设置、课堂讨论、活动总结的任务不能由老师全部代办,而应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承担这些任务,教师在这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应该是引导者、帮助者,并协助学生积极组织、调控好课堂活动的进程。
针对活动管理中的缺失,我们在实践中提出了人文关怀的策略,主要表现在:
第一,创设有效课堂活动的外部、内部环境。有效课堂活动的实现首先来自必需的外部条件,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活动氛围,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参与活动;有效课堂活动的实现还来自于必需的内在条件,教师要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内部动因,在课堂上充分地表现自己,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二,发挥学生、教师在课堂活动中主体、主导作用。在课堂活动中,教师一方面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主性,积极主动在活动中亲历和体验;另一方面要重视和加强对活动的组织和调控,准确把握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实际状况,及时、恰当地评估学生完成任务的效果。
(5)针对活动延伸中的缺失,坚持渗透德育策略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会做负责任的公民,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我们知道,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更不是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几次课堂活动所能达到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对课堂活动进行必要的延伸和拓展。
反思我们的课堂活动,在延伸上存在很多的缺失:一是缺少提升,弱化活动后的总结,对知与行的转化关注不够;二是忽视实践,对学生的现实生活、社会实践关注不够;三是拓展无度,远离课标和教材的要求,不切合学生的实际……例如,在上述案例中,对三个活动环节的总结仅仅局限于知识的获得,缺乏对学生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缺乏对学生践行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课堂活动进行必要的延伸,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负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并在一段时间了进行整改,最后在班级进行交流。
针对活动延伸中的缺失,我们在实践中提出了渗透德育的策略,主要表现在:
在课堂活动中,强调深化活动总结。课堂活动是一个“走进教材”──“走出教材”──“回归教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强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对活动内容感悟内化,以达到建构知识、提升能力、提高觉悟的目的。
在课外活动中,强调拓展行为实践。课外活动既是课堂活动的延伸,也是课堂活动的前提,我们既要运用课堂活动获得的知识去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又要把课外活动中获得的资料和收获带进课堂进行研究反馈,由此,我们在课外活动中遵循生活教育的原则,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方面,我们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主题为中心,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或策略;另一方面,我们以社会参与性为特征,开展社会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融入到整个社会生活之中;此外,我们还引导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帮助学生进行行为偏差的纠正,促进学生知、情、行的转化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这样的生活教育中,彻底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满足学生生成发展的需要,极大地提高了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实践运用环节是体验式教学中一个教学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体验式教学中,通过师生有效的协作探讨学生获得的新知识、或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或是自身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新认识需要借助实践运用这一环节实现新知识的深入理解运用,新方法的在新问题中的推广实践,新认识的进一步强化巩固,真正达成教学任务。
.课堂感悟的提升技术
课堂感悟是体验式教学活动中实现协作探讨环节向实践运用环节过渡的重要桥梁,它主要是提升课堂体验中的有价值的重要的内容,承担总结提升体验的任务,是达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一环。如果说体验是一个“放”的环节,课堂感悟则是一个“收”的环节,课堂感悟一般有以下几种基本方式。
(1)小组内交流:即在参与体验活动后在小组内交流自身的收获,实现认识共享并在交流中互相教育,共同提升,有必要时可组织小组代表参与班级交流。
(2)自我反思提升:即个人就自身参与体验活动中的各种收获进行自我整理,并结合自身生活需要、自身成长发展需要进行反思总结,有必要时可自行做一些反思记录和自我生活提醒。
(3)教师引领提升:即教师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就一些重要的问题或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作出是非的判断、帮助学生进一步澄清认识,实现主流价值观的引领。
上述几种基本方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应视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教学反馈的主要方法
教学反馈是常规教学的一项重要活动,我们在体验式教学研究中发现教学反馈可以成为提高实践运用环节教学实效的重要手段,在具体的体验教学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反馈的内容和形式,使之成为体验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操作中,我们一方面继承了传统教学反馈中知识性目标反馈的方法和手段,同时创新了一些新形式,如
(1)新情境分析:讲完自律,提供各种有诱惑的新情境,让学生分析解决;讲完诚信,提供同学们正面临的各种困难让学生自主思考等等。
(2)指导学生自我建设:讲完理想,请学生谈谈自己的心愿和自己对未来的愿景;学习完自信,指导学生制定优化自己这一方面的心理品质方案。
(3)开展经验分享:谈谈自己的收获;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等等。
我们认为,教学反馈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是必须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体验式教学反馈活动应是对教学“三维”目标的反馈,反馈活动形式应是多样而丰富的,我们反对只把教学反馈集中在知识性目标上,把教学反馈理解成完成几道试题。
.行为养成的主要途径
“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这一思想品德新课程的理念反映了关注行为养成是思想品德新课程特别关注的问题。在体验式教学研究中,行为养成是实践运用环节中的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我们认为:关注学生行为养成,就是关注道德认知向道德践行的转变,促进学生做到知行统一,提升德育实效;关注学生行为养成,就是实现思想品德教学基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生活、服务生活、指导生活的目的;关注学生行为养成,就是拓展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延展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价值,实现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的有机整合。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行为养成主要分为课内和课外两个部分。
(1)课内部分:主要是结合相关教育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及时给予行为指导,养成建议,对一些特别重要的生活问题,在课堂上还可帮助学生制定行为养成行动方案,便于学生课后行动。
(2)课外部分:主要是补充和延续课堂教育教学中的行为指导,督促指导学生践行。主要工作内容有:①接受咨询,个别辅导:即思想品德教师课后应对课堂教学中发现的个别学生的特殊生活问题给予个别辅导和帮助,有针对性地帮助那些学生释疑解惑,健康生活。②督促指导学生完成行为作业,认真实施课堂教学中制定的行动方案。
案例:南京市24中行为作业集锦
①践行式作业,教育学生要知行统一
在《人生需自立》框题中,学生明白了自立人生应从少年开始,因此,我们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是,每一个同学都要找到自己在培养自立品质中的一个立足点,如每天按时起床,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自己的衣服自己洗等,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并设计了一个行为跟踪表,看谁能长期坚持下来。一个月以后,带上父母的寄语,到课堂上来在进行交流,有许多孩子变化很大,父母的鼓励和肯定也给孩子增添了信心。
在学习“爱在屋檐下”这一课时,我们设计了两个行为作业,一个是“爱要大声说出来”,既要求每一个学生回家都要对父母说一声“我爱你”,一开始有些学生觉得没必要,觉得做作,也有的学生不好意思。可是第二天在课堂反馈时,很多孩子都讲到父母听到这句话时非常激动,很多同学也被深深的感动了。老师这时要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对父母的爱,并且敢于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非常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增进我们与父母的感情。然后告诉学生我们不仅要善于表达自己的爱,更应该要学会感恩,于是我们又布置了第二个作业“爱要大胆地表现出来”,我们要求孩子们回家为父母做一件事,有的孩子为父母洗脚、有的给父母捶背等等。
②合作型作业,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合作型作业就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作业。它与“个体学习”,独立完成的作业相对应,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分工、合作,完成共同的任务。如,我组会根据教学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布置学生调查身边的环境问题,学校周边的网吧问题,并引导学生根据调查的资料,提出合理化建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在初一进行“心理小报”、初二进行“法制小报”的手抄报比赛,要求手抄报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成员各自分工,责任明确,有的抄写、有的收集资料、有的排版、有的画画,在出手抄报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③体验式作业,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
“一次体验,胜过十次说教”只有亲身体验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研究表明,首先学习是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意行整合学习,品德建构是在现实的人际互动中通过道德的体悟学习实现的。为此,我组开展了许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初一开始进行“生命教育”,对于十三四岁的孩子如何让他们深刻体会到生命的内涵,我们亲自动手,买来种子,和学生一起培育生命。在动手养花的过程中,大家不仅仅在关注生命成长的过程,也在养心──培养孩子们的善心、恒心、细心、耐心、责任心。看着一颗颗种子破土而出,从嫩芽一点点长大,到结出美丽的小花,从而让学生感悟生命的美好,学会珍爱生命。
初二讲到与父母的关系,对于正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如何让他们体会到做父母的艰辛与不容易呢?我们设计了“护蛋行动”,发给每个学生一颗鹌鹑蛋,要求要时刻带在身上,看谁能保管时间最长。开始学生都认为比较容易,但实践起来却感受到其中不易,一天里就有不少学生的鹌鹑蛋有了损坏,一个月后,班里几乎所有同学的蛋都不再了,通过事后的总结小报,很多学生都感概到,我们照顾小小的一个鹌鹑蛋就如此不易,父母照顾我们这么多年是多么的伟大啊!
在上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时,我们专门安排学生进行了盲人活动,两两结对,一人闷眼一人指挥围绕学校走一圈,然后交换。在活动中,学生体会到盲人失去光明的感受,更有同学说到,我在指挥同学时没想到他是闷着眼的,带着他一路飞快,等我闷眼的时候才知道看不到光明的可怕,根本不敢迈出脚步,刚才我真的不应该只顾自己。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感悟到我们平时应该“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学会宽容。
讲到“竞争与合作”时,为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竞争也应该要双赢,只有合作才能取得成功,我们进行了很多团体性游戏,“合作过河”、“车轮前行”、“网上排球”,并请来同学们非常喜爱的麦当劳叔叔做裁判,让大家在欢笑中感受到要想成功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发挥团队的精神,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排除万难,取得成功和胜利。
思想品德中提到我们要做负责任的人,要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要不计报酬与回报,要保护环境。为让学生更深刻体会这点,我们与金陵晚报联合进行公益活动“虎凤蝶行动”,来到紫金山捡拾垃圾,通过自己的劳动,使我们的母亲山更加整洁,更加美丽,用实际行动履行了一个南京市民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也让学生感悟到“关爱社会,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分析:我们以南京24中作为试验学校,开展了学生行为作业的专项研究,在学生行为作业布置方面进行了一些有效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行为作业的布置,形式要灵活,内容要丰富,针对性要强,要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完成,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知情行的转化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才能彰显思品课的魅力。
③指导协助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等。如南航附属初级中学教师指导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法律及其它相关知识,围绕学校周边明御河的污染问题组织学生开展“法律伴我成长──明御河的污染与治理”的公民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地方现实问题,引导学以致用,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成长。